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32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机筒基体,机筒基体的内孔壁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机筒基体两端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第二耐腐蚀层为不锈钢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机筒基体可能与电池浆料接触的端面设置耐腐蚀的第二耐腐蚀层,第二耐腐蚀层采用不锈钢材质,用于抵抗电池浆料的腐蚀,防止机筒基体的端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铁锈,避免铁锈沿交接面渗入筒体内对电池浆料造成污染;制得的挤出机筒体耐腐蚀,内壁合金层耐磨耐腐蚀性能好,整体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性价比高。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机
,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代表,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动力来源于电池。三元锂电池由于其高储能密度,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占比逐年增加。锂电池的电极材料生产一般有两种工艺,一种是搅拌釜生产,一种是双螺杆挤出机生产。搅拌釜生产是一种断续生产工艺,电极原材料按比例投入到搅拌釜中搅抖均匀后出料;双螺杆挤出机生产是一种连续生产工艺,电极原材料通过喂料机设置流量,在挤出机中混合均匀,连续出料。
[0003]相比较而言,双螺杆挤出机生产具有生产效率高,对电极浆料混合均匀度高,设备易清洁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锂电池电极材料生产的主流工艺。双螺杆挤出机不仅在电池领域有应用,在塑料、食品、化工等领域均有应用,不同的产品对设备有着不同的要求。而筒体作为挤出机的核心部件,电池浆料的混合在筒体内进行,筒体内壁与电池浆料直接接触,并不可避免地受到电池浆料的腐蚀与磨损作用。且由于电池浆料承载着储能的作用,其充放电的过程均是化学反应,因此电池浆料不允许受到污染,否则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0004]目前市场上的应用于锂电池挤出生产的合金筒体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碳钢(一般为45#钢)为外壳,在碳钢的外壳上镀镍以防止锈蚀,内部镶嵌一个椭圆形的合金内衬套;该内衬套全部用合金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但由于外壳镀镍层较薄,只有20

30微米厚,筒体使用一定时间后,在局部镀镍层薄弱区域会产生铁锈,从而影响物料的纯度。另一种类型是以不锈钢为外壳,内部镶嵌一个椭圆形的合金衬套,该合金衬套全部用合金加工而成;这种筒体外壳为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内衬套为合金,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因此其性能优良;唯一的缺点是价格高昂,由于其外壳为不锈钢,内衬套全部为合金,代价过高,用户很难接受。
[0005]因此,在锂电池的电极材料挤出生产工艺中,市场现在迫切需求一种性能好,性价比高的合金筒体产品。该合金筒体产品要求具有以下特点:1)基体可能与物料接触的部位具有耐腐蚀性,不会生锈;2)工作面具有耐磨和耐腐蚀性的合金筒体;3)成本低,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而本专利技术即针对该需求而研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锂电池电极材料挤出用合金筒体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性能好、性价比高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机筒基体,所述机筒基体的内孔壁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所述机筒基体两端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为不锈钢材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机筒基体为碳钢材质,其内孔为“8”字型通孔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腐蚀层采用粉末冶金烧结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所述机筒基体的“8”字型通孔的内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腐蚀层为镍基合金材质或钴基合金材质。
[0012]进一步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镍基合金材质的化学成分为:B:1.50~4.00%、C:0.20~1.50%、Cr:8.00~18.00%、Fe:0.00~15.00%、Si:2.50~4.50%、Ni:余量。
[0013]进一步优选地,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钴基合金材质的化学成分为:B:0.50~3.20%、C:0.80~3.50%、Cr:15.00~

32.00%、Fe:0.00~5.00%、W:3~17%、Si:0.30~3.20%、Mo:0.00~1.50%、Ni:0.00~4.00%、Co:余量。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腐蚀层的厚度为2

5mm。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耐腐蚀层于“8”字型通孔结构的内壁尖角部位作加厚处理,厚度为8

10mm。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耐腐蚀层所采用的不锈钢材质为304不锈钢或316L不锈钢。
[001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耐腐蚀层厚度为0.5

2mm。
[0018]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9](1)在机筒基体可能与电池浆料接触的端面设置耐腐蚀的第二耐腐蚀层,第二耐腐蚀层采用不锈钢材质,用于抵抗电池浆料的腐蚀,防止机筒基体的端面在生产过程中产生铁锈,避免铁锈沿交接面渗入筒体内对电池浆料造成污染;
[0020](2)在机筒基体内壁的工作面设置第一耐腐蚀层,第一耐腐蚀层采用镍基合金材质或钴基合金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用于抵抗电池浆料的腐蚀和磨损;
[0021](3)将机筒基体内部尖角部位的第一耐腐蚀层作加厚处理,增强双螺杆挤出交界处的耐磨和耐腐蚀性,提高挤出机筒体的整体使用寿命;
[0022](4)机筒基体采用低成本的碳钢材质,仅在其内壁设置耐腐蚀的镍基合金层或钴基合金层及在两端端面设置不锈钢层,整体成本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0023](5)该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在机筒基体的内壁具有防腐蚀、耐磨损功能的同时,通过端面设置的不锈钢层,可防止基体端面产生铁锈,形成独特的性价比高的新产品,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中内壁厚度均匀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中内壁尖角处加厚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中第一耐腐蚀层尖角处作加厚处理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一种应用于塑料双螺杆挤出机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具有应用于锂电池的电极材料生产,其主要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机筒基体100,塑料双螺杆挤出机一般采用11至16节机筒基体100串联使用。
[0030]该串联使用的若干机筒基体100在相互之间接触的端面处如果产生铁锈,将会沿交接面渗入筒体内,影响物料的纯度。对此,在所述机筒基体100的内孔壁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200。通过在所述机筒基体100两端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300,所述第二耐腐蚀层300为不锈钢材质。
[0031]同时内部第一耐腐蚀层200的设置和端面第二耐腐蚀层300的设置,使得第一耐腐蚀层200在具有防腐蚀、耐磨损功能的同时,利用第二耐腐蚀层300的设置防止机筒基体100的端面产生铁锈,从而形成独特的挤出机筒体新产品,这也正是是本专利技术的创新之处。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包括若干串联连接的机筒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基体的内孔壁设置有第一耐腐蚀层,所述机筒基体两端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二耐腐蚀层,所述第二耐腐蚀层为不锈钢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基体为碳钢材质,其内孔为“8”字型通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腐蚀层采用粉末冶金烧结的方式一体成型于所述机筒基体的“8”字型通孔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腐蚀层为镍基合金材质或钴基合金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镍基合金材质的化学成分为:B:1.50~4.00%、C:0.20~1.50%、Cr:8.00~18.00%、Fe:0.00~15.00%、Si:2.50~4.50%、Ni:余量。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腐蚀双螺杆挤出机筒体,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建明彭刚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艾盾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