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CD7的工程化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D7阻断分子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09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靶向CD7的工程化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D7阻断分子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人源CD7的天然配体取代抗体序列作为CD7特异性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靶向CD7的工程化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D7阻断分子及应用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110036169.2,申请日为2021年1月12日,专利技术名称为《靶向CD7的工程化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D7阻断分子及应用》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免疫治疗
,具体地,涉及靶向CD7的免疫治疗方法,尤其是一种靶向CD7的工程化免疫细胞、嵌合抗原受体、CD7阻断分子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3]T细胞恶性肿瘤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克隆性生长和T细胞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分为T细胞淋巴瘤(T-cel llymphomas,TCLs)和T细胞白血病,具有成熟和前体亚型。这类疾病代表了一类极其恶性的血液系统癌症,在儿童和成人中复发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目前还没有有效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尽管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多种的化疗方案,在患有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 l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T

ALL)的病患中,只有不到50%的成人和75%的儿童能够存活5年以上。对于初次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挽救性化疗方案只是对20%

40%的病例能够起到诱导缓解效果。在复发或化疗难治性T细胞恶性肿瘤患者中,治疗预后较差,而有效且可耐受的治疗方法有限。对于10

50%在挽救性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的患者,唯一的治疗选择仍然是异基因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stem cel ltransplantation,ASCT)。然而,ASCT的治愈率仍保持在30%或更低,而且并非所有CR患者都有资格接受移植。其他T细胞恶性肿瘤,包括皮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分别为CTCL和PTCL)对化疗的初始反应率更低,即使在有反应的患者中,无进展生存率仍保持在40

50%。因此,尽管在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是仍然需要新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来改善预后,特别是对于复发和难治的患者。除了T细胞恶性肿瘤,如T

ALL和T

NHL,必须认识到还有其他CD7+血液恶性肿瘤仍然缺乏有效治疗和靶向治疗方案,如20%

30%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以及绝大部分的NK和NKT淋巴瘤。
[0004]嵌合抗原受体T(CAR

T)细胞是最有前途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之一,对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患者能够产生显著的应答率。因此,以CD19(一种在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中广泛表达的抗原)为靶点的CAR

T细胞已成为首个获得许可的癌症T细胞疗法。CD19 CAR

T细胞在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B细胞恶性肿瘤方面的成功使其在其他肿瘤中的应用更加广泛。鉴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恶性肿瘤之间的相似性,将CAR

T细胞治疗扩展到这些疾病似乎很简单。然而,针对T细胞恶性肿瘤的CAR

T细胞治疗已被证明很难开发和实施。这主要是由于在工程化T细胞上同时表达靶抗原可导致CAR

T细胞在制备过程中自相残杀;同时,CAR

T细胞回输后正常外周血T细胞的清除可导致严重的免疫缺陷。
[0005]CD7是一种跨膜糖蛋白,通常表达在大多数外周血T细胞和NK细胞(N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及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肺和淋巴结;NK细胞不同于T、B细胞,是一类无需预先致敏就能非特异性
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淋巴细胞)及其前体细胞上,作为一种辅助T细胞活化和与其他免疫亚群相互作用的共刺激蛋白。95%以上的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以及部分外周T细胞淋巴瘤表达CD7。在小鼠动物模型中,缺乏CD7的T细胞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不受干扰的发育、稳态和保护功能。由于CD7对外周血T细胞功能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很有前途的CAR

T细胞治疗靶标。CD7曾被作为单克隆抗体(mAb)的靶标采用免疫毒素治疗T细胞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过评估。这种单克隆抗体的偶联物没有产生严重的CD7相关的毒副作用,但抗肿瘤反应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鼠源抗体在患者治疗上的有限活性所致。
[0006]现有技术中,关于靶向CD7的治疗研究进展如下:
[0007]i)CD7

CAR

T细胞治疗;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这种靶向治疗在获得B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缓解甚至长期无复发生存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最近已有几个研究小组报告了CD7特异性CAR

T细胞治疗在T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前模型中的研究进展。在所有这些研究中,CD7

CAR在T细胞上的表达导致严重的自杀现象,造成CAR

T细胞无法在体外扩增。
[0008]靶标特异性的CAR在所转导T细胞上的表达可以造成因持续的配体结合引起的CAR受体激活,可导致转导T细胞的自杀和加速细胞的终末分化使其在体内不能长期存活。由于CD7是一种泛T细胞抗原,在大部分T细胞上均有表达。因此CD7抗原特异性的CAR

T细胞在制备过程中可产生严重的自杀现象,从而造成CAR

T细胞无法有效地扩增。现有两种策略来减少这种自杀现象:1)使用基因组编辑工具敲除CD7靶抗原的基因;2)通过CD7结合域在内质网锚定的方法阻止CD7蛋白在细胞内表达过程中转运到细胞表面。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CD7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靶向CD7

CAR

T细胞的自杀现象。重要的是,CD7的缺失并不影响CAR

T细胞的增殖和短期效应功能,使具有高抗肿瘤活性的功能性CAR

T细胞得以扩增。
[0009]从细胞表面上去除CD7后,CD7

CAR

T细胞在体外和体内对原发性CD7阳性T

ALL和淋巴瘤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CD7

CAR

T细胞对外周血CD7阳性T细胞和NK细胞也具有杀伤性,这表明这些细胞亚群也将成为CD7

CAR

T细胞的靶点。
[0010]使用自体细胞进行过继性细胞治疗的一个风险是无意中将外周血的恶性肿瘤细胞也同时进行基因修饰。用CAR基因修饰的恶性T细胞,在某些情况下,允许它们进行基因编辑以降低目标分子的表达可能是一个真实存在的风险,因此需要在使用这些治疗的知情同意书中加以说明。然而,考虑到在制造过程中恶性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和扩增性较差,这些不必要的恶性细胞基因修饰应该以较低的频率发生。此外,在缺乏基因编辑以降低靶抗原表达的情况下,表达靶抗原的恶性肿瘤细胞在转导后和输注到患者体内之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合抗原受体中靶向CD7的抗原识别域,其特征是,所述抗原识别域的序列包括部分或全部序列的人源CD7

L细胞外结构域,或者与人源CD7

L细胞外结构域至少具有90%序列一致性;所述人源CD7

L细胞外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向CD7的抗原识别域在制备抗CD7阳性血液恶性肿瘤的免疫毒素中的应用。3.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中靶向CD7的抗原识别域的核酸分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靶向CD7的抗原识别域的核酸分子,其特征是,所述核酸分子编码序列为CD7BB

002,所述CD7BB

002的核酸分子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5.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是,包含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码嵌合抗原受体中靶向CD7的抗原识别域的核酸分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是,载体选自逆转录病毒、慢病毒或转座子。7.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载体在制备工程化免疫细胞中的用途。8.一种用于制备工程化免疫细胞的CD7阻断分子,其特征是,所述CD7阻断分子的CD7结合域包括部分或全部序列的人源CD7

L细胞外结构域,或与人源CD7

L细胞外结构域至少具有90%序列一致性的蛋白质。9.一种编码权利要求8所述的CD7阻断分子的核酸序列。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CD7阻断分子的核酸序列,其特征是,所述核酸序列为CD7

L

ER2.1,所述CD7

L

ER2.1的核酸分子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11.一种用于制备工程化免疫细胞的CD7阻断分子,其特征是,所述CD7阻断分子的CD7结合域为抗CD7的单克隆抗体TH69的scFv,或者与抗CD7的单克隆抗体TH69的scFv至少具有90%的序列一致性。12.一种编码权利要求11所述的CD7阻断分子的核酸序列,其特征是,所述CD7阻断分子的核酸分子的编码序列为TH69

ER2.1,所述TH69

ER2.1的核酸分子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13.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是,包括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核酸序列。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是,所述载体选自逆转录病毒、慢病毒或转座子。15.一种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重组载体在制备工程化免疫细胞中的用途。16.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包括:(1)编码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识别域序列的核酸序列;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