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06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包括环状的第一刹车片和环状的第二刹车片,以及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径向自外向内设置的散热片环状部和散热片内延部;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散热片环状部、所述第二刹车片直接或间接贴合形成一体件;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导气内通道;在所述散热片内延部上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入口邻近所述导流结构设置;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上、所述第二刹车片上和/或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外缘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应用于轮式部件制动技术领域,可靠性高。可靠性高。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盘式刹车转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轮式部件的盘式刹车系统,特别是设置在车辆的轮上的盘式刹车系统的转子。

技术介绍

[0002]行驶的车辆的制动,需要刹车系统来实现。盘式刹车系统是应用日益广泛的一种刹车系统。盘式刹车系统包括盘状转子和定子。在非刹车时段,定子不与盘状转子接触,盘状转子随车轮自由转动;在刹车制动时,定子夹持盘状转子的两个摩擦面,利用摩擦力强制与车轮固定连接的盘式转子降低转速或停止转动,从而对车轮进行减速或制动。
[0003]在制动过程中,盘式转子和定子进行高强度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如果不能及时被传导出去,盘式转子会由于升温较高而变形或损坏,从而造成刹车系统失灵,带来交通隐患。为此,有必要提升盘式刹车系统的散热效率,以提升其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升盘式刹车系统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盘式刹车转子。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包括环状的第一刹车片和环状的第二刹车片,以及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径向自外向内设置的散热片环状部和散热片内延部;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散热片环状部、所述第二刹车片直接或间接贴合形成一体件;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导气内通道;在所述散热片内延部上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入口邻近所述导流结构设置;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上、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刹车片上和/或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外缘处。
[0007]可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片内延部上,且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所述轴线方向凸凹形成的导流槽。
[0008]可选地,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导气内通道的所述入口连通。
[0009]可选地,在所述导流槽上设置有贯穿所述散热片内延部的分流孔;所述分流孔邻近所述导气内通道的所述入口处设置。
[0010]可选地,所述导流槽包括弧形导流槽。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刹车片背向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为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刹车片背向所述散热片的表面为第二摩擦面;在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或所述第二摩擦面上设置有内凹结构。
[0012]可选地,所述内凹结构包括弧形槽。
[0013]可选地,所述内凹结构利用冲压焊接方式或铆接方式形成。
[0014]可选地,所述导气内通道设置在所述散热片环状部上。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散热片环状部、所述第二刹车片通过焊接方式贴合。
[001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盘式刹车转子,包括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以及设置在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之间的散热片。在制动过程中,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与盘式刹车系统的定子摩擦,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散热片包括散热片环状部和散热片内延部。散热片环状部与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贴合(即面结合),及时将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上的热量传导到散热片内延部。由于散热片内延部可以直接与空气接触,能够更为高效地散热。同时,在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之间还设置了导气内通道,与之相匹配地在散热片内延部上设置有导流结构,在盘式刹车转子转动时,导流结构能够将气流导入到导气内通道,导气内通道内的气流产生了流动的冷却介质的作用,直接对第一刹车片与第二刹车片进行散热,进一步提升了盘式刹车转子的散热效率,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
[0018]另外,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和/或盘式刹车转子的外缘处。在定子与盘式刹车转子摩擦时,会产生金属碎屑粘附在定子的摩擦面上。这些金属碎屑在定子与盘式刹车转子再次摩擦时会对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的摩擦面造成损伤,降低使用寿命。导气内通道的出口的设置,使得导气内通道的气流能够周期性地直接吹扫定子的摩擦面,从而清理了金属碎屑,提升了盘式刹车系统的使用寿命。
[0019]上述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刹车片的正视图。
[0022]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散热片的正视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4]图5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6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第一刹车片的正视图。
[0026]图7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散热片的正视图。
[0027]图8为图4所示实施例的散热片的立体图。
[0028]图中标识说明如下:
[0029]101、分流孔;102、导流槽;103、冲压点;104、冲压槽;105、第一刹车片;106、散热片内延部;
[0030]201、第一刹车片摩擦面;
[0031]301、导气内通道;
[0032]401、导气内通道;402、导气内通道;403、冲压槽;404、第一刹车片;405、导流槽;406、分流孔;407、散热片内延部;
[0033]501、第一刹车片摩擦面;502、导气内通道出口;
[0034]701、冲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6]图1至图3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盘式刹车转子包括环状的第一刹车片105和环状的第二刹车片(图1中第二刹车片在第一刹车片105的背面,未示出),以及设置在第一刹车片105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的散热片。第一刹车片105和第二刹车片采用具有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而散热片采用散热效率高的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第一刹车片105、所述第二刹车片和散热片均为片状结构体。三个片状结构体层叠贴合在一起形成一体的盘式刹车转子。三者贴合的方式,典型的如扩散焊、钎焊等焊接方式。在盘式刹车转子中,第一刹车片105显露在外的片的表面为第一刹车片摩擦面201(参看图2),在制动时,第一刹车片摩擦面201与定子摩擦制动。同样的,所述第二刹车片也具有第二刹车片摩擦面,与第一刹车片摩擦面201的功能相同。所述第二刹车片与第一刹车片105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结构与第一刹车片105的结构相隔所述散热片对称设置。
[0037]从图1和图3可见,散热片整体呈环状,其中设置在该环状的径向的外沿部分(图1中与第一刹车片105贴合并被第一刹车片105遮挡的部分)为散热片环状部,散热片其余设置在该环状的径向的内延部分为散热片内延部106。从图1中可见,在散热片内延部106上设置有导流槽102。导流槽102为在散热片内延部106的表面内凹的弧形长槽,在盘式刹车转子转动时,导流槽102的侧壁引导气流沿导流槽102的长轴方向沿盘式刹车转子的径向由内向外流动。从图3可见,接续导流槽102的长轴方向,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状的第一刹车片和环状的第二刹车片,以及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包括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径向自外向内设置的散热片环状部和散热片内延部;所述第一刹车片、所述散热片环状部、所述第二刹车片直接或间接贴合形成一体件;在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之间设置有导气内通道;在所述散热片内延部上设置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入口邻近所述导流结构设置;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刹车片上、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刹车片上和/或所述导气内通道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外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散热片内延部上,且沿所述盘式刹车转子的所述轴线方向凸凹形成的导流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盘式刹车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的一端与所述导气内通道的所述入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贵锋杨晶崔一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瀚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