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703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衬胶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金属管道的规格,选择将支撑骨架和牵引件安装在具有不同规格压实部的弹性橡胶套内,从而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管道内衬的压实操作,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无需准备多个整体式的压实工装,可减少大量库存堆积,从而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从而合理利用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衬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管道内粘贴一层或多层防腐耐磨橡胶内衬,是防止金属管道被腐蚀介质或磨损型介质损坏的非常有效的防护方法。
[0003]现有专利CN 202122073305.3提供一种管道内高分子防腐层压实工装,包括支撑骨架、牵拉件和弹性橡胶套;所述牵拉件包括固定块、牵引杆和牵引环,所述弹性橡胶套包括同轴设置的连接部、安装部、压实部和密封部,所述支撑骨架为圆柱体结构,本技术中的支撑骨架设置在弹性橡胶套内的容纳区中,且弹性橡胶套的安装部设置在支撑骨架内侧的容纳槽内,牵引件通过固定块卡接在弹性橡胶套的安装部上,利用牵引件将弹性橡胶套与支撑骨架压实,防止弹性橡胶套脱离支撑骨架,保证本工装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中的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增大弹性橡胶套与管道内壁的橡胶管坯的接触面,提高压实效果,且压实部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弧形凹槽,便于压实部受力收缩,实用性强。
[0004]但是上述专利仍存在以下缺陷:每种规格的金属管道衬胶都为整体结构,都需要准备相应规格的内衬压实工装,容易造成大量库存堆积,导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解决现有技术中每种规格的金属管道衬胶都需要准备相应规格的内衬压实工装,容易造成大量库存堆积,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
[0007]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压实部以及密封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压实部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的外径不同,所述密封部密封固定在所述压实部远离所述第一卡装部的一侧处,使得该弹性橡胶套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容纳区的通道;
[0008]所述支撑骨架为自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弹性橡胶套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二卡装部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卡接突起,第二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二开口,且在支撑骨架顶部内壁还设有导向凹槽;
[0009]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部以及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刚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的导向块,所述牵引部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底部与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其顶部自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延伸出所述弹
性橡胶套。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所述第一卡装部为两个环形体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的一L形结构体,且其水平端处于其垂直端的顶部,且第一卡装部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采用S型圆弧过渡,所述密封部为一圆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在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装凹槽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所述卡接突起为刚好完全设置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等腰梯形突块。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装部与所述支撑部均为一环形体结构,且所述第二卡装部的外径与所述支撑部的外径一致,且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
[0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金属管道的规格,选择将支撑骨架和牵引件安装在具有不同规格压实部的弹性橡胶套内,从而进行不同规格金属管道内衬的压实操作,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无需准备多个整体式的压实工装,可减少大量库存堆积,从而合理利用资源;
[0017]2)压实部为一环形体结构,增大弹性橡胶套与管道内壁的橡胶管坯的接触面,提高压实效果,第一卡装部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采用S型圆弧过渡,提升其使用过程中的流畅程度;
[0018]3)在所述密封部上位于所述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方便空气流进或流出弹性橡胶套与支撑骨架之间,用于平衡其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气压差,消除安全隐患;
[0019]4)本技术中利用牵引件将支撑骨架压实在弹性橡胶套内壁顶部位置处,防止弹性橡胶套脱离支撑骨架,保证本工装的结构稳定性;
[0020]5)所述卡装凹槽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所述卡接突起为刚好完全设置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等腰梯形突块,用于确保支撑骨架与弹性橡胶套之间的卡接稳定性,防止后续使用过程中支撑骨架脱离弹性橡胶套;
[0021]6)第一开口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从而增大第二卡装部顶端与第一卡装部底端之间的接触面,提升二者卡接稳定性;
[0022]7)导向块与所述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还设有一限位件,用于实现导向块与第二卡装部内壁之间的限位,从而防止导向块在导向凹槽内滑动,从而防止牵引件脱离支撑骨架。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的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1、支撑骨架2和牵引件3。
[0026]弹性橡胶套1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11、压实部12以及密封部13。
[0027]第一卡装部11为两个环形体互相垂直固定而成的一L形结构体,且其水平端处于其垂直端的顶部,则第一卡装部11的顶部中央形成第一开口14。
[0028]压实部12为一环形体结构,且压实部12的直径大于第一卡装部11,且第一卡装部11的垂直端底部与压实部12采用S型圆弧过渡,压实部12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12的外径不同。
[0029]密封部13为密封固定在压实部12远离第一卡装部11的一侧处的一圆形结构,在密封部13上位于通道的外侧设有若干通风口。
[0030]在第一卡装部11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15,卡装凹槽15为一开口朝下的等腰梯形凹槽,且该卡装凹糟的上底小于其下底,密封部13,使得该弹性橡胶套1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13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容纳区的通道。
[0031]支撑骨架2为自通道进入弹性橡胶套1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21以及支撑部22。
[0032]第二卡装部21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卡装凹槽15内的卡接突起23,卡接突起23为刚好完全设置在卡装凹槽15内的等腰梯形突块。
[0033]第二卡装部21与支撑部22均为一环形体结构,且第二卡装部21的外径与支撑部22的外径一致,且第一开口14的内径小于第二开口24,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替换的管道内衬压实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活动连接的弹性橡胶套、支撑骨架和牵引件;所述弹性橡胶套为一体化结构,包括同轴且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卡装部、压实部以及密封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卡装部的内壁上开设有卡装凹槽,所述压实部设有多种规格,每种规格的压实部的外径不同,所述密封部密封固定在所述压实部远离所述第一卡装部的一侧处,使得该弹性橡胶套内部形成一顶部开口的容纳区,且密封部的中央还开设有一连通所述容纳区的通道;所述支撑骨架为自所述通道进入所述弹性橡胶套的容纳区内部的一体化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卡装部以及支撑部,所述第二卡装部的顶部设有刚好容纳在所述卡装凹槽内的卡接突起,第二卡装部的顶部中央具有第二开口,且在支撑骨架顶部内壁还设有导向凹槽;所述牵引件包括牵引部以及导向限位部,所述导向限位部包括一水平设置的、刚好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凹槽内的导向块,所述牵引部包括一垂直设置的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底部与所述导向块的中部螺纹连接,其顶部自所述第二开口、第一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跃清何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泓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