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61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包括依次布置的至少2个均热板,每个均热板内均设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设有吸液芯、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并灌注有工质,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传热层,柔性传热层两端分别与相邻均热板连接。由于相邻均热板通过柔性传热层连接,均热板的热量能够通过柔性传热层互相传递,有效地提升了整体均温性能。柔性传热层具有柔性特点,使得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能够在柔性传热层处进行弯折,从而可以应用于需要弯折安装的场景;能够满足更复杂的散热要求。均热板为扁平状结构,满足现代工程对相变传热器件的薄化要求,有利于实现电子器件小型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的制备方法。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的制备方法。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板状散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散热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热流密度较大的设备,经常需要使用相变传热器件进行散热。从用户到研发人员都开始追求散热设备的柔性化。
[0003]传统的相变传热器件包括热管和均热板等。热管和均热板通常为刚性结构,难以满足柔性化的要求。
[0004]为了增加柔性化,现有技术设计了三段式柔性热管,将多个热管通过铰链连接。但由于热管多为圆柱形,受到形状的限制而无法应用于扁平化需求场合。
[0005]均热板通常为扁平状结构,能够应用于扁平化需求场合。其真空腔体内设有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并灌注有工质。有些均热板采用聚合物材料制造以实现柔性化,但聚合物本身导热性能不佳,影响了均热板整体的性能效果。
[0006]还有部分均热板被预先加工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虽然能满足特定场合装配时的需要,但是由于不能改变其几何尺寸,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0007]由于现在电子器件往小型化方向发展,这对相变传热器件的厚度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薄化要求。基于此,现代工程技术急需要研发一种具有柔性结构的超薄均热板构造,以满足扁平化应用场合且具有柔性可弯折的散热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整体传热性能好,能够满足扁平化和柔性可弯折的散热要求。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的制备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1]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包括依次布置的至少2个均热板,每个均热板内均设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设有吸液芯、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并灌注有工质,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传热层,柔性传热层两端分别与相邻均热板连接。
[0012]进一步,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结构,柔性结构两端分别固接于相邻均热板,每个柔性结构表面至少覆盖有一层柔性传热层。
[0013]进一步,柔性结构为镂空结构或薄板结构。
[0014]进一步,柔性传热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
[0015]进一步,均热板内设有阵列布置的支撑柱,吸液芯一端固接于密封腔体一端,支撑柱两端分别抵接于吸液芯另一端和密封腔体另一端,蒸汽通道形成于阵列布置的支撑柱之
间。
[0016]进一步,支撑柱包括条形支撑柱,其延伸方向平行于吸液芯延伸方向。
[0017]进一步,支撑柱之间设有辅助吸液芯。
[0018]进一步,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相间分布。
[0019]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制备至少2个均热板,在每个均热板的密封腔体内设置吸液芯、液体通道、蒸汽通道并灌注工质;
[0021]将相邻均热板通过柔性传热层连接,使均热板的热量通过柔性传热层互相传递。
[0022]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一,制备至少2个均热板的上壳板和下壳板,在相邻下壳板之间加工出柔性结构;
[0024]步骤二,在上壳板或下壳板上烧结吸液芯;
[0025]步骤三,加工出上壳板和下壳板的注液口和点胶槽;
[0026]步骤四,沿点胶槽进行点胶并盖合上壳板和下壳板形成均热板;
[0027]步骤五,将均热板和柔性结构进行高温焊接;
[0028]步骤六,在柔性结构上设置柔性传热层,并使柔性传热层与相邻均热板连接;
[0029]步骤七,在负压环境下进行气密性检测;
[0030]步骤八,在均热板内注入工质并放入低温环境下使工质凝固;
[0031]步骤九,对均热板内部空间进行抽真空;
[0032]步骤十,将均热板压扁密封。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4]由于相邻均热板通过柔性传热层连接,均热板的热量能够通过柔性传热层互相传递,相较于采用聚合物材料制造均热板存在的导热性能不佳,本专利技术更有效地提升了整体均温性能。柔性传热层具有柔性特点,使得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能够在柔性传热层处进行弯折,从而可以应用于需要弯折安装的场景;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均热板并通过多个柔性传热层进行连接,从而可以获得多个弯折铰链,能够满足更复杂的散热要求。均热板为扁平状结构,满足现代工程对相变传热器件的薄化要求,有利于实现电子器件小型化,可应用于柔性电子设备和空间站柔性太阳翼等工作环境中。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下壳板和柔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是图2中H处放大示意图。
[0038]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上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0]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柔性传热层与柔性结构贴敷示意图。
[0041]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004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3]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截面示意图。
[0044]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45]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制造工艺流程图。
[0046]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下壳板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7具有薄板结构柔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中:
[0050]100

下壳板,101

辅助吸液芯,102

柔性结构,103

下点胶槽,104

支撑柱,105

下注液口;
[0051]200

上壳板,202

上点胶槽,203

上注液口;
[0052]300

主吸液芯;
[0053]400

共面吸液芯;
[0054]500

柔性传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56]如图1所示,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包括依次布置的至少2个均热板,每个均热板内均设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设有吸液芯、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并灌注有工质,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传热层500,柔性传热层500两端分别与相邻均热板连接。
[0057]由于相邻均热板通过柔性传热层500连接,均热板的热量能够通过柔性传热层500互相传递,相较于采用聚合物材料制造均热板存在的导热性能不佳,本专利技术更有效地提升了整体均温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布置的至少2个均热板,每个均热板内均设有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设有吸液芯、液体通道和蒸汽通道并灌注有工质,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传热层,柔性传热层两端分别与相邻均热板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相邻均热板之间设有柔性结构,柔性结构两端分别固接于相邻均热板,每个柔性结构表面至少覆盖有一层柔性传热层。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柔性结构为镂空结构或薄板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柔性传热层的材料包括石墨烯。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均热板内设有阵列布置的支撑柱,吸液芯一端固接于密封腔体一端,支撑柱两端分别抵接于吸液芯另一端和密封腔体另一端,蒸汽通道形成于阵列布置的支撑柱之间。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支撑柱包括条形支撑柱,其延伸方向平行于吸液芯延伸方向。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薄柔性均热板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仕伟邵常焜汤勇赵印财颜才满伍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