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1600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煤量监控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解决现有的入炉煤耗常用核算方法的精度等级较低且故障检修效率低下的问题,具体是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原煤仓进行入仓煤计量分析,将燃煤电厂的锅炉标记为计量对象i,i=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煤量监控领域,涉及数据分析技术,具体是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煤电厂多台炉上煤通过公用的皮带(假设编号为#1A、#1B),逐个煤仓进煤,入炉煤计量电子皮带秤安装在公用A、B两路皮带上。入炉煤耗作为锅炉最重要的经济指标。
[0003]入炉煤耗常用核算方法及存在的缺陷为通过给煤机皮带秤加权求和自动计算,由于给煤机皮带秤校验一是受锅炉运行的制约,精度等级没有入仓煤高,且只能用挂码校验,所以所有给煤机的累积之和只能作为分炉计量的参考;同时在出现煤耗异常时无法通过产线的整体运作状态采取对应的故障检测顺序进行故障检修,导致故障检测与维修的效率低下。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入炉煤耗常用核算方法的精度等级较低且故障检修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精度等级较高且可以高效进行故障检修的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一:对原煤仓进行入仓煤计量分析,将燃煤电厂的锅炉标记为计量对象i,i=1,2,

,n,n为正整数,燃煤通过输煤栈桥皮带、转运站三通、煤仓上方皮带犁煤器进入锅炉煤仓,将主用通道与备用通道的煤仓上方皮带分别标记为皮带A和皮带B,皮带A和皮带B的累积流量分别记作GA、GB,计量对象i的入炉煤累积值分别为G1、G2,

,Gn;
[0010]步骤二:对计量对象的累计值煤量值进行监控分析,设定监测周期,将监测周期内煤量分析模块接收到的计量对象i的累计煤量值标记为Gi1,Gi2,

,Gim,对累计煤量值Gi1至Gim进行方差计算得到计量对象的波动系数BD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波动阈值BDmax,将计量对象的波动系数BDi与波动阈值BDmax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入仓煤量计量过程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11]步骤三:对异常对象进行故障监测分析,获取与异常系数相匹配的异常区间,获取与异常区间相对应的故障检测顺序,按照故障检测顺序依次对煤量入仓产线进行故障检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计量对象1的入炉煤累计值G1的获取过程包括:
[0013]计量对象1的原煤仓上方的主用通道皮带运行时,运转站三通在A位,皮带A的任一落犁信号到位后,DCS接收电子皮带秤的脉冲信号开始累积,直到抬犁结束,该时间段内累
积煤量值为G1A;
[0014]计量对象1的原煤仓上方的备用通道皮带运行时,运转站三通在B位,皮带B的任一落犁信号到位后,DCS接收电子皮带秤的脉冲信号开始累积,直到抬犁结束,该时间段内累积煤量值为G1B;
[0015]通过公式G1=G1A+G1B得到计量对象1的入炉煤累计值G1。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计量对象2至计量对象n

1的入炉煤累计煤量值均通过与计量对象1相同的方式进行获取,由于计量对象n位于煤仓上部皮带A、皮带B的末端,无犁煤器,无法直接计量进入煤仓的煤量,用总煤量减去计量对象1至计量对象n

1的累积煤量值之和,即可得到计量对象n的累积煤量值,将计量对象i的累计煤量值发送至煤量分析模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波动系数BDi与波动阈值BDmax进行比较:若波动系数BDi小于波动阈值BDmax,则判定计量对象的入仓煤量波动性满足要求,将对应的计量对象标记为正常对象;若波动系数BDi大于等于波动阈值BDmax,则判定计量对象的入仓煤量波动性不满足要求,将对应的计量对象标记为异常对象;
[0018]获取异常对象的数量并将异常对象的数量与n的比值标记为异常系数,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异常阈值,将异常系数与异常阈值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入仓煤量计量过程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异常系数与异常阈值进行比较的具体过程包括:若异常系数小于异常阈值,则判定原煤仓的入仓煤量计量过程满足要求,煤量分析模块向处理器发送入仓合格信号;若异常系数大于等于异常阈值,则判定原煤仓的入仓煤量计量过程不满足要求,煤量分析模块向处理器发送入仓不合格信号处理器接收到入仓不合格信号后将入仓不合格信号发送至故障分析模块。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故障检测顺序的获取过程包括:由故障分析模块接收到的历史异常系数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构成异常范围,将异常范围分割为若干个异常区间,获取历史故障检测的特征值:进行历史故障检测时按照标准顺序进行故障检测,在检测到故障机械时停止并将当前检测工序标记为故障特征,标准顺序为S1

S2

S3

S4

S5;其中S1为犁煤器检测、S2为电子皮带秤检测、S3为皮带检测、S4为信号传输检测、S5为转运机械检测;将异常区间内检测工序被标记为故障特征的数量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得到故障检测顺序,将故障检测顺序与对应的异常区间进行匹配,同时将排序第一的检测工序标记为特征值。
[0021]本专利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
[0022]1、通过煤量计量模块可以不增加或改变现场设备,仅靠DCS算法软测量实现计量功能;在厂内输煤画面,增加分炉计量累计量显示参数,并有历史记录,每月的煤耗可以差值简单算出;用脉冲量代替模拟量进行累积计算,精度高,误差小;
[0023]2、通过煤量分析模块可以对煤耗量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同一入煤仓在监测周期内的煤耗波动程度对煤耗量的异常程度进行反馈,同时结合产线的所有入煤仓的异常程度对产线入仓煤量计量过程是否合格进行判定,从而判定对产线进行单一检测或集体检测,为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0024]3、通过故障分析模块可以在产线异常时采取对应的故障检测顺序对故障进行检
修,故障检测顺序是对标准顺序的重新打乱排序,将产线的异常程度与故障类型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在出现集体异常时可以直接查找到对应的故障类型特征,其故障排查的效率要远高于标准顺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系统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系统框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原煤仓进行入仓煤计量分析,将燃煤电厂的锅炉标记为计量对象i,i=1,2,

,n,n为正整数,燃煤通过输煤栈桥皮带、转运站三通、煤仓上方皮带犁煤器进入锅炉煤仓,将主用通道与备用通道的煤仓上方皮带分别标记为皮带A和皮带B,皮带A和皮带B的累积流量分别记作GA、GB,计量对象i的入炉煤累积值分别为G1、G2,

,Gn;步骤二:对计量对象的累计值煤量值进行监控分析,设定监测周期,将监测周期内煤量分析模块接收到的计量对象i的累计煤量值标记为Gi1,Gi2,

,Gim,对累计煤量值Gi1至Gim进行方差计算得到计量对象的波动系数BDi,通过存储模块获取到波动阈值BDmax,将计量对象的波动系数BDi与波动阈值BDmax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结果对入仓煤量计量过程是否满足要求进行判定;步骤三:对异常对象进行故障监测分析,获取与异常系数相匹配的异常区间,获取与异常区间相对应的故障检测顺序,按照故障检测顺序依次对煤量入仓产线进行故障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计量对象1的入炉煤累计值G1的获取过程包括:计量对象1的原煤仓上方的主用通道皮带运行时,运转站三通在A位,皮带A的任一落犁信号到位后,DCS接收电子皮带秤的脉冲信号开始累积,直到抬犁结束,将计量对象1在皮带A的累积煤量值为G1A;计量对象1的原煤仓上方的备用通道皮带运行时,运转站三通在B位,皮带B的任一落犁信号到位后,DCS接收电子皮带秤的脉冲信号开始累积,直到抬犁结束,将计量对象1在皮带B的累积煤量值为G1B;通过公式G1=G1A+G1B得到计量对象1的入炉煤累计值G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仓煤分炉计量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计量对象2至计量对象n

1的入炉煤累计煤量值均通过与计量对象1相同的方式进行获取,由于计量对象n位于煤仓上部皮带A、皮带B的末端,无犁煤器,无法直接计量进入煤仓的煤量,用总煤量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克金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商丘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