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93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包括车箱,车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制冷机,制冷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制冷管,制冷管贴合设置在车箱表面,制冷管竖直表面套接设置有海绵套,海绵套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支架下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插接设置有刀柄,刀柄末端固定设置有刀身,且刀身的刀口与制冷管表面相对,且支架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制冷机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进行降低,并且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此时支架可以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此时的海绵套和刀身对制冷管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了制冷管表面的洁净状态,从而提高了传递效果,进而减少了车辆运输中的能耗,降低运输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链物流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
[0003]冷链物流的适用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蔬菜、水果;肉、禽、蛋农产品冷链物流货运的体系水产品、花卉产品。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等包装熟食、冰淇淋和奶制品,巧克力;快餐原料。特殊商品:药品,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0004]现如今的冷链物流一般使用冷链车箱进行运输,但是在使用中发现,制冷机输出端的制冷管表面由于温度过低,制冷管表面极易发生结冰现象,而制冷管上结冰后会导致冷热交换效果下降,也就是降低同样的温度会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更加耗时费电,提高了运输车辆的能耗,造成运输成本的进一步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包括车箱,所述车箱底部固定设置有制冷机,所述制冷机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制冷管,所述制冷管贴合设置在车箱表面,所述制冷管竖直表面套接设置有海绵套,所述海绵套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插接设置有刀柄,所述刀柄末端固定设置有刀身,且刀身的刀口与制冷管表面相对,且支架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架(4)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安装在车箱(1)外侧,且电动机(10)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表面设置有凸起(17),且凸起(17)厚度小于转盘(11)厚度,所述凸起(17)表面活动设置有摆臂(16),所述摆臂(16)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5),所述第三连接杆(15)表面插接设置有限位座(14),所述限位座(14)固定设置在车箱(1)顶部,所述第三连接杆(15)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末端活动设置有同步杆(12),所述同步杆(1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8),所述滑块(8)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滑块(8)下表面滑动设置有滑轨(13),所述滑轨(13)焊接设置在车箱(1)侧壁,且滑轨(13)的两侧末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内壁开设有一对安装孔,一对所述安装孔内部插接设置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末端拧合设置在刀柄所开设的螺纹孔内部。
[000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制冷机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进行降低,并且通过驱动组件带动
此时支架可以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此时的海绵套和刀身对制冷管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了制冷管表面的洁净状态,从而提高了传递效果,进而减少了车辆运输中的能耗,降低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的另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处的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车箱;2、制冷机;3、制冷管;4、支架;5、海绵套;6、刀身;7、第一连接杆;8、滑块;9、第二连接杆;10、电动机;11、转盘;12、同步杆;13、滑轨;14、限位座;15、第三连接杆;16、摆臂;17、凸起;18、刀柄;19、凹槽;20、定位螺栓;21、安装孔;2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
[0015]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包括车箱1,车箱1底部固定设置有制冷机2,制冷机2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制冷管3,制冷管3贴合设置在车箱1表面,制冷管3竖直表面套接设置有海绵套5,海绵套5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4,支架4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9,凹槽19内部插接设置有刀柄18,刀柄18末端固定设置有刀身6,且刀身6的刀口与制冷管3表面相对,且支架4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末端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支架4上下移动,通过设置有制冷机2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进行降低,并且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此时支架4可以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可以保证此时的海绵套5和刀身6对制冷管3表面进行清理,保证了制冷管3表面的洁净状态,从而提高了传递效果,进而减少了车辆运输中的能耗。
[0016]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10,电动机10安装在车箱1外侧,且电动机10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1,转盘11表面设置有凸起17,且凸起17厚度小于转盘11厚度。凸起17表面活动设置有摆臂16,摆臂16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5,第三连接杆15表面插接设置有限位座14,限位座14固定设置在车箱1顶部。第三连接杆15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末端活动设置有同步杆12,同步杆12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滑块8,滑块8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滑块8下表面滑动设置有滑轨13,滑轨13焊接设置在车箱1侧壁,且滑轨13的两侧末端均设置有限位挡板,转盘11开始旋转,且转盘11表面的凸起17位置开始变化,并且凸起17表面固定设置有摆臂16,而摆臂16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5,且第三连接杆15表面被限位座14所限位,从而使得凸起17进行移动的时候,通过摆臂16带动第三连接杆15开始沿着限位座14进行往复运动,此时有第三连接杆15发生移动,进而通过第二连接杆9带动此时的同步杆12上下移动,而同步杆12固定有滑块8,此时滑块8沿着滑轨13进行上下移动,且带动此时支架4上下移动。
[0017]仍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的,支架4内壁开设有一对安装孔21,一对安装孔21内部插接设置有定位螺栓20,且定位螺栓20末端拧合设置在刀柄18所开设的螺纹孔22内部,通过定位螺栓20的插接作用,保证了此时的刀身6可以被固定,并且由于设置的定位螺栓20可
以进行拆卸,保证了后期当刀身6发生损害后,及时的更好刀身6,进而带动此时刀身6可以对冰块更好的破除。
[0018]本实施例的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的实施原理如下:当需要使用该装置的时候,首先打开装置的制冷机2,通过制冷管3将冷气散播出去,从而对车箱1内部的温度进行降低,接着操作者需要打开电动机10,此时电动机10输出轴开始旋转,并且带动此时的转盘11开始旋转,且转盘11表面的凸起17位置开始变化,并且凸起17表面固定设置有摆臂16,而摆臂16末端活动设置有第三连接杆15,且第三连接杆15表面被限位座14所限位,从而使得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链车箱的制冷结构,包括车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1)底部固定设置有制冷机(2),所述制冷机(2)输出端固定设置有制冷管(3),所述制冷管(3)贴合设置在车箱(1)表面,所述制冷管(3)竖直表面套接设置有海绵套(5),所述海绵套(5)侧壁固定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下表面开设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内部插接设置有刀柄(18),所述刀柄(18)末端固定设置有刀身(6),且刀身(6)的刀口与制冷管(3)表面相对,且支架(4)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杆(7),所述第一连接杆(7)末端固定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架(4)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动机(10),所述电动机(10)安装在车箱(1)外侧,且电动机(10)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转盘(11),所述转盘(11)表面设置有凸起(17),且凸起(17)厚度小于转盘(11)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晖王海文孙旭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