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940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管技术,用于解决换热管内部长时间未清理易发生堵塞、清理下的堵塞物易在随水流流通过程中造成其他位置处的堵塞的问题,具体为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管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连接管转动过程中带动内刮刀对换热管本体的笔直部分进行附着物的清理,内刮刀转动过程中可带动无轴绞龙转动对换热管本体弯曲部分进行附着物的清理,使换热管本体内部不会因水垢的增多发生堵塞的情况,通过储灰箱内部的水流在伸缩软管作用下回流至换热管本体内部,回流水流中的附着物杂质量减少,在进行传输过程中可造成狭窄位置处堵塞的杂质量减少,可减小造成堵塞的可能性。可能性。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管技术,具体为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换热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良好的等温性,它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点传至另一点的装置,而且几乎没有热损耗,因此它被称作传热超导体,其导热系数为铜的数千倍;
[0003]现有技术中,余热锅炉在进行余热回收操作时,换热管本体内部流通水流的温度升高,使水流中的水垢会加速析出凝结在换热管本体的内壁上,使换热管本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内壁上凝结的水垢日益增多,造成换热管本体内部的堵塞,使余热回收操作受到不良影响;换热管本体内部的清洁结构在对换热管本体内壁上附着的附着物进行清理后,清理下的附着物随水流的流动进行移动,使换热管本体内部各个位置处清理下的附着物可在水流的运送下卡在传输过程中较狭窄的位置处,对换热管本体内部的换热传输进行阻碍,且较狭窄的位置处不方便进行清理;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包括换热管本体(1),所述换热管本体(1)外侧壁两侧安装有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本体(1)外侧壁两侧靠近所述连接板(2)位置处均安装有转动连接管(36),上下两个相邻的所述转动连接管(36)通过传动带(31)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管(36)外侧壁一侧一体成型有第一传动转轮(32),所述转动连接管(36)外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传动转轮(32)位置处安装有连接转轮(313),所述转动连接管(36)内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内刮刀(38),所述换热管本体(1)外侧壁四个方向上对应所述转动连接管(36)位置处均连接有连接框架(35),所述换热管本体(1)内侧对应所述内刮刀(38)的一端通过安装环安装有无轴绞龙(33),所述换热管本体(1)内侧壁对应安装环位置处安装有安装环槽,所述无轴绞龙(33)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连通孔(34),所述转动连接管(36)内侧壁对应所述内刮刀(38)两侧安装有伸缩箱(319),所述内刮刀(38)上表面对应所述伸缩箱(319)位置处安装有伸缩框架(318),所述伸缩箱(319)内部对应所述伸缩框架(318)位置处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换热管本体(1)内侧壁四个方向上均一体成型有垫块(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转轮(313)外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驱动齿槽(317),所述连接框架(35)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连接转轴(37),所述连接转轴(37)对应所述驱动齿槽(3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齿轮(316),所述连接转轴(37)远离所述驱动齿槽(317)的一端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315),所述换热管本体(1)外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15)位置处安装有滑动槽(314),所述滑动槽(314)内侧滑动连接有转动齿环(311),所述转动齿环(311)外侧壁一侧一体成型有连接环板(312),所述连接环板(312)外侧壁一侧安装有外刮刀(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上换热管的自清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管(36)外侧壁靠近所述第一传动转轮(32)一侧安装有第二驱动齿轮(46),所述连接板(2)上表面对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46)位置处开设有安装槽(43),所述安装槽(43)内部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驱动齿轮(46)位置处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李凯陶梦姣隋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翔龙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