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65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包括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左侧设置着连接壳体,且连接壳体外侧连接着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丝,且第一螺丝一端螺纹连接在支撑壳体上,所述支撑壳体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外侧设置着风扇叶,所述传动轴右端与电机相连接,且电机设置在支撑壳体内,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着水冷液腔,且水冷液腔设置在电机下方。该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支撑壳体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输液泵运行,在输液泵、输液管和循环接管的作用下对水冷液腔内的液体水循环流动,通过液体水和第一散热片进行换热,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热效果。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风扇电机
,具体为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能源供给形势,以及日益紧迫的“双碳”目标,近年来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市场的火热,是有目共睹的,新能源领域是一大新“风口”。新能源是目前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新能源行业系统的散热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作为新能源必备散热部件风扇,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储能、风电光伏等热管理领域,现有新能源风扇电机以低压为主,但低压电机,功率不足,无法驱动大直径的风扇,对于使用高压电机驱动风扇而言,且散热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较高温的环境下使用,使用效果较差,现需要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对于使用高压电机驱动风扇而言,且散热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较高温的环境下使用,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包括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的左侧设置着连接壳体,且连接壳体外侧连接着第一固定耳,所述第一固定耳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丝,且第一螺丝一端螺纹连接在支撑壳体上,所述支撑壳体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外侧设置着风扇叶,所述传动轴右端与电机相连接,且电机设置在支撑壳体内,同时电机外侧设置着第一散热片,所述支撑壳体内设置着水冷液腔,且水冷液腔设置在电机下方,同时水冷液腔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05]优选的,所述水冷液腔内设置有输液泵,且输液泵与输液管相连接,同时输液管远离输液泵的一端绕过电机设置着第一连接盘体。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液管内流动的液体水对电机产生的热量降温。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体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着第二连接盘体,且第二连接盘体与循环接管一端相连接,同时循环接管远离第二连接盘体一端与水冷液腔内部相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水可在循环接管内流动,有助于液体水内热量散出。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体包括有设置在支撑壳体左侧靠近上方的第一安装耳,且支撑壳体的前后两侧面设置着第二安装耳。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实际需求情况,选择第一安装耳或第二安装耳进行安装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体的侧面设置着第三散热片和第一通口槽,且第一通口槽设置在第三散热片的上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散热片有助于提高水冷液腔内散热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口槽的外侧设置着滤网,且滤网上连接有第二固定耳,同时第
二固定耳上贯穿设置着第二螺丝。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滤网的作用下减少小的杂质进入支撑壳体内。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体的内左右两侧壁设置着吹风扇,且支撑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面板。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吹风扇可对循环接管内流动的液体水降温。
[0017]优选的,所述连接壳体包括有开设在连接壳体外侧的第二通口槽,且第二通口槽的外侧设置着隔网。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通口槽有助于气体进入连接壳体内。
[0019]优选的,所述隔网上连接着第三固定耳,且第三固定耳上贯穿设置有第三螺丝。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网避免大的杂质通过第二通口槽进入连接壳体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冷液腔、第一散热片、第二散热片、第三散热片、第一通口槽、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输液泵、输液管、第一连接盘体、第二连接盘体、螺栓、螺母、循环接管和吹风扇,能够解决对于使用高压电机驱动风扇而言,且散热效果较差,不适用于较高温的环境下使用,使用效果较差的问题,第一散热片有助于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出,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同时在第一通口槽的作用下有助于支撑壳体内的热量散出,减少热量积聚,滤网减少杂质通过第一通口槽进入到内部,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支撑壳体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输液泵运行,在输液泵、输液管和循环接管的作用下对水冷液腔内的液体水循环流动,通过液体水和第一散热片进行换热,提高电机的散热效果,第二散热片有助于换热后的液体水通过循环接管时进行散热,提高循环接管的散热面积,保持液体水的冷却效果,第三散热片有助于提高水冷液腔内的散热效果,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冷液腔内温度高于设定值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吹风扇运行,在吹风扇的作用下提高对循环接管内的液体水降温效果,根据实际安装需求,可选择通过第一安装耳、第二安装耳或第三安装耳进行安装固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液管和电机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体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体左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壳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支撑壳体;101、第一安装耳;102、第二安装耳;103、第三安装耳;104、第三散热片;105、第一通口槽;106、滤网;107、第二固定耳;108、第二螺丝;109、吹风扇;110、控制面板;2、连接壳体;201、第二通口槽;202、隔网;203、第三固定耳;204、第三螺丝;3、第一固定耳;4、第一螺丝;5、传动轴;6、风扇叶;7、电机;8、第一散热片;9、水冷液腔;10、第一温度传感器;11、输液泵;12、输液管;13、第一连接盘体;14、第二连接盘体;15、螺栓;16、螺母;17、循环接管;18、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包括有支撑壳体1,支撑壳体1包括有设置在支撑壳体1左侧靠近上方的第一安装耳101,且支撑壳体1的前后两侧面设置着第二安装耳102,具体的,支撑壳体1的左侧靠近下方设置着第三安装耳103。
[0032]在本实施例优选方案中,根据实际安装需求,可选择通过第一安装耳101、第二安装耳102或第三安装耳103进行安装固定。
[0033]如图2和图6所示,支撑壳体1的侧面设置着第三散热片104和第一通口槽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包括有支撑壳体(1),所述支撑壳体(1)的左侧设置着连接壳体(2),且连接壳体(2)外侧连接着第一固定耳(3),所述第一固定耳(3)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螺丝(4),且第一螺丝(4)一端螺纹连接在支撑壳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体(1)左侧贯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且传动轴(5)外侧设置着风扇叶(6),所述传动轴(5)右端与电机(7)相连接,且电机(7)设置在支撑壳体(1)内,同时电机(7)外侧设置着第一散热片(8),所述支撑壳体(1)内设置着水冷液腔(9),且水冷液腔(9)设置在电机(7)下方,同时水冷液腔(9)内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液腔(9)内设置有输液泵(11),且输液泵(11)与输液管(12)相连接,同时输液管(12)远离输液泵(11)的一端绕过电机(7)设置着第一连接盘体(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散热器的高压风扇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体(13)通过螺栓(15)和螺母(16)连接着第二连接盘体(14),且第二连接盘体(14)与循环接管(17)一端相连接,同时循环接管(17)远离第二连接盘体(14)一端与水冷液腔(9)内部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敦绿郭毅红李冬鹰柯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昕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