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碳负极材料、负极片和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554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负极片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硬碳负极材料,所述硬碳负极材料呈多微孔层状结构;其中,所述微孔的最可几孔径为0.35n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碳负极材料、负极片和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负极材料的
,具体涉及一种硬碳负极材料、负极片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非水电解质和隔膜四部分组分。其中,正极材料一般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通常采用石墨类碳材料。常规的石墨负极碳材料在二次电池几百圈循环后会出现体积膨胀偏大,循环容量保持率下降快等问题。张杰男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二次电池中正极材料的过压会导致过渡金属元素溶出,溶出的过渡金属离子进一步催化负极SEI膜的生长,从而产生电芯极化增加和电芯的循环失效等问题。耐高压正极材料的研究和使用是提高二次电池循环性能的关键因素。林聪在Nat.Nanotech.期刊中发表的文章指出,常规钴酸锂正极材料在4.5V左右开始出现结构的不可逆破坏。现有的掺杂和包覆等技术虽然可以适当提高正极材料的工作电压,但难以突破4.6V。
[0003]若从二次电池的负极角度考虑,在全电池的固定压差下,更低的负极工作平台电压,也可以实现降低正极工作电压的目的。因此,开发更低工作平台电压的负极材料预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碳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碳负极材料呈多微孔层状的微观结构;其中,所述微孔的最可几孔径为0.35nm

1.5nm,所述硬碳负极材料在63.66Mpa下的电导率为2

130S/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所述微孔的最可几孔径为0.4nm

1.2nm;和/或,所述硬碳负极材料在63.66Mpa下的电导率为5

80S/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所述微孔的最可几孔径为0.5nm

0.9nm;和/或,所述硬碳负极材料的微孔内水全部脱出时对应的温度范围为150

4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所述硬碳负极材料的微孔内水全部脱出时对应的温度范围为160

400℃;和/或,所述层状的微观结构的平均层面间距d
002
为0.3nm

0.45nm,优选为0.35nm

0.42nm。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所述硬碳负极材料在0.8V时的脱锂/钠容量记为A,在2V时的脱锂/钠容量记为B,所述A/B的比值为0.2

0.9。6.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硬碳负极材料,其中,所述硬碳负极材料满足以下至少一种:(a)所述硬碳负极材料D50为0.3μm

35μm,和/或;D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航刘春洋李素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