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及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521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5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其中,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集流体的第一部分的两面均设有第二活性涂层,第一部分为第二集流体的靠近电芯的卷绕中心的部分;将穿过电芯的中心且与电芯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线定义为电芯的第一中心线;第一中心线平行于电芯的长度方向;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第一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第二极片的卷绕起始端位于第一中心线的不同侧。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及电池,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及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请参见图1,目前,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电池中最内圈第一极片的起始端11和最内圈第二极片的起始端21在同一侧,且最内层第二极片20通常采用单面涂层的方式,即第二集流体远离卷绕中心的一侧22涂覆有活性涂层,靠近卷绕中心的一侧23为空箔区(未涂覆活性涂层)。

2、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第二极片的单面涂层区域易发生卷曲起皱,会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及电池,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2、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

3、所述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所述第二集流体的第一部分的两面均设有第二活性涂层,所述第一部分为所述第二集流体的靠近所述电芯的卷绕中心的部分;

4、将穿过所述电芯的中心且与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垂直的线定义为所述电芯的第一中心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电芯的长度方向;

5、在电芯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所述第二极片的卷绕起始端位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不同侧。

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芯

7、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使电芯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第二极片包括第二集流体,第二集流体的第一部分的两面均设有第二活性涂层,第一部分为第二集流体的位于电芯最内层的部分,第一极片的卷绕起始端和第二极片的卷绕起始端位于不同侧。这样,可使位于电芯最内层的第二极片为双面涂层区域,双面涂层区域不易发生卷曲起皱,从而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端,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终止端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端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正投影点与所述第二极片的卷绕起始端的第一距离小于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端与所述第二部分的终止端之间的第三距离的取值范围为2毫米至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两端还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三部分的第一活性涂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两端的延伸长度的取值范围均为0.1毫米至10毫米。

7.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端,和/或所述第二部分的终止端在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集流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起始端在所述第二集流体的第一部分的延伸方向上的正投影点与所述第二极片的卷绕起始端的第一距离小于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章应唐钰琦徐腾飞谢继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