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4901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氨基酮类光引发剂以联苯或芴为核心,两侧苯环上连接特定的活性基团,形成对称的双分子光引发剂,所述双分子光引发剂相比单分子光引发剂,具有较高的光固化活性、低迁移率、低气味、低黄变的特性,且所述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在树脂及单体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有利于改善其使用性能。有利于改善其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固化领域,涉及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光引发剂369,化学名为2

苄基
‑2‑
二甲基氨基
‑1‑
(4

吗啉苯基)丁酮,光引发剂907,化学名为2

甲基
‑1‑
(4

甲硫基苯基)
‑2‑
吗啉
‑1‑
丙酮,二者均属于裂解型自由基光引发剂,常用于UV固化油墨等光固化体系中。
[0003]CN110294962A公开了一种用于键盘的UV

LED光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按重量份数,所述油墨包括以下组分:5

10份两官能度环氧丙烯酸酯,30

40份两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20

30份六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10

15份活性单体,7
/>13份填料,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酮类光引发剂的结构通式如下式a所示;其中,R1、R2选自C1‑
C4的烷基;A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3、R4选自H或C1‑
C6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的选自H、C1‑
C6的烷基或C1‑
C6的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酮类光引发剂选自如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基酮类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成盐反应:将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及有机溶剂混合,升温进行成盐反应,得到双季铵盐中间体;
其中,R1、R2各自独立的选自C1‑
C4的烷基;式c化合物的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一种;其中,R3、R4选自H或C1‑
C6的烷基,R5、R6各自独立的选自H、C1‑
C6的烷基或C1‑
C6的烷氧基中的任意一种,X选自卤素,优选为Cl;(2)重排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双季铵盐中间体、有机溶剂、水及碱金属氢氧化物混合,升温进行重排反应,得到所述光引发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溶剂选自DMF和/或DMAC;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式c化合物的摩尔量之比为2.5~2.7:1;优选地,步骤(1)中升温至70℃~80℃;优选地,步骤(1)中式b化合物的摩尔量与有机溶剂的体积之比为2

3mol/L,优选为2.4

2.6mol/L;优选地,步骤(1)中成盐反应结束后还包括浓缩得到双季铵盐中间体。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有机溶剂选自二氯乙烷和/或二氯甲烷;优选地,步骤(2)中碱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优选地,步骤(2)中有机溶剂和水的体积之比为0.8

1.2:1;优选地,步骤(2)中双季铵盐中间体与碱金属氢氧化物的摩尔量之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史明明朱熹文董月国秦静赵国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