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81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2:01
一种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吸淤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切削装置,吸淤装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2~6组监测装置,吸淤装置的后端与高弹管道相连通,高弹管道的外部依次设置有前端行进机构、后端行进机构、支撑机构,高弹管道的自由端设置有转换接头,通过转换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接,外部管道与空压机相连通,空压机、切削装置、监测装置、前端行进机构、后端行进机构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装置前方刀具破碎结晶体,破碎后的结晶体被吸淤装置和空压机通过管道吸收进收集装置,实现管道疏通和破碎结晶体吸淤一体式工作,同时由于其具备管道自适应功能,大大提高了处治结晶体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排水管结晶处治设备或装置
,具体涉及到一种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富含地下水地区,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较差且在施作初期就不断受到具有侵蚀性的地下水侵蚀,地下水易渗透喷射混凝土侵入隧道内部,影响隧道结构耐久性及施工进程。在喷射混凝土中凝胶材料不断水化生成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等水化产物,当富含侵蚀性离子的地下水不断穿过混凝土内部时,溶蚀混凝土中的钙离子,使钙离子随侵蚀液流入隧道排水系统内,加速排水系统发生结晶堵塞,该过程称为隧道喷射混凝土“钙溶蚀结晶”现象。
[0003]喷射混凝土的钙溶蚀效应使流入排水系统的地下水溶液中富含钙离子等析出物质,易与碳酸氢根或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结晶体附着在排水管表面,日积月累造成了排水管堵塞现象发生。排水系统的堵塞,致使衬砌背后的地下水不能及时排走,进而以压力的形式作用于支护结构外侧与路面底部,使得衬砌与路面承受了额外的附加水压,导致大量隧道建成后短时间就出现了衬砌开裂、渗漏水及路面冒水等病害现象,严重危及隧道营运安全。
[0004]由于隧道排水系统内部情况复杂,且在隧道施工期,由于施工原因,排水管常常被压坏,发生管道破裂、变形、腐蚀等病害。这些会导致管道内部尺寸与原先设计的尺寸有所偏差,现有的结晶处治装置由于自身尺寸固定,无法实现不同管径下的处治工作。如专利号为:ZL201920397536.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隧道结晶疏通装置》;专利号为:ZL202220945562.3,专利技术名称为《隧道排水系统疏通设备》的专利,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结晶清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处治效果显著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
[0006]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吸淤装置的前端设置有切削装置,吸淤装置的外圆周上设置有2~6组监测装置,吸淤装置的后端与高弹管道相连通,高弹管道的外部依次设置有前端行进机构、后端行进机构、支撑机构,高弹管道的自由端设置有转换接头,通过转换接头与外部管道相连接,外部管道与空压机相连通,空压机、切削装置、监测装置、前端行进机构、后端行进机构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07]本专利技术的吸淤装置为:壳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吸淤板、后端与高弹管道相连通,吸淤板上均布加工有吸淤孔,吸淤板外部设置有锥形收集罩。
[0008]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罩的前端加工成锯齿状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切削装置为:切削刀盘设置于转动轴上,转动轴与切削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切削电机通过支架固定于壳体内壁上,切削电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监测装置为:微型摄像头通过连接架设置于吸淤装置上,连接架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微型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11]本专利技术的前端行进机构为: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之间均布设置有2~6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连接环上铰接有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之间铰接,第二推杆端部设置有第一行走轮,第一驱动电机设置于第二推杆上,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行走轮的轮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第一驱动电机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0012]本专利技术的后端行进机构为:第四连接环上均布设置有2~6组连接块,第三连接环与连接块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第二滑套设置于第二连接杆上,第三推杆铰接于连接块上,第四推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二滑套上、另一端与第三推杆相铰接,第二行走轮设置于第三推杆上。
[0013]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为:可拆卸刚环套设于高弹管道上,可拆卸刚环上均布设置有2~6组支撑杆,支撑杆端部设置有安装架,万向轮安装于安装架上。
[0014]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杆内部设置有限位弹簧,限位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动杆的底部相连接,滑动杆的顶部与安装架相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前端行进机构和后端行进机构之间均布设置有2~6组缓冲弹簧。
[0016]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切削刀盘由若干组1095号碳钢叶片相互倾斜交错设置而成,针对管道内的结晶体进行切削破碎,强度硬度高、切割性能好、抗冲击性好,其切割效率高,耐久性好,可长期使用。
[0018]2、本专利技术前方切削刀盘破碎结晶体,破碎后的结晶体被吸淤装置和空压机通过管道吸收进收集装置,实现管道疏通和破碎结晶体吸淤一体式工作,大大提高了处治结晶体的工作效率。
[0019]3、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管道自适应,隧道内部结构复杂,排水系统包含环向排水管、纵向排水管、横向排水管、中央排水沟,不同排水管的直径及类型不尽相同,常规的疏通机器人由于其尺寸固定,往往只可以实现单一排水管的疏通结晶体工作,或者由于施工及后期养护不到位等各种因素下,隧道排水管内断面形式不规则,常规的疏通机器的形状固定,遇到堵塞严重区域的结晶段落,由于机身结构不能变化,往往不能继续处治工作。本专利技术前端行进机构和后端行进机构,可根据不同的管径进行伸缩,可以较好应对排水管内的复杂情况,同时前端行进机构和后端行进机构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实现弯道转向,因此可以实现不同排水管之间的处治工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壳体2

3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3中支撑杆8

2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切削装置;2、吸淤装置;3、监测装置;4、前端行进机构;5、缓冲弹簧;6、后端行进机构;7、高弹管道;8、支撑机构;9、转换接头;1

1、切削刀盘;1

2、转动轴;1

3、切削电机;1

4、支架;2

1、吸淤孔;2

2、吸淤板;2

3、壳体;2

4、收集罩;3

1、微型摄像机;3

2、红外传感器;3

3、连接架;4

1、第一连接环;4

2、第二推杆;4

3、第一滑套;4

4、第一推杆;4

5、第一行走轮;4

6、第一驱动电机;4

7、第一连接杆;4

8、第二连接环;6

1、第三连接环;6

2、第二连接杆;6

3、第二滑套;6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淤装置(2)的前端设置有切削装置(1),吸淤装置(2)的外圆周上设置有2~6组监测装置(3),吸淤装置(2)的后端与高弹管道(7)相连通,高弹管道(7)的外部依次设置有前端行进机构(4)、后端行进机构(6)、支撑机构(8),高弹管道(7)的自由端设置有转换接头(9),通过转换接头(9)与外部管道相连接,外部管道与空压机相连通,空压机、切削装置(1)、监测装置(3)、前端行进机构(4)、后端行进机构(6)与PLC控制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淤装置(2)为:壳体(2

3)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壳体(2

3)的前端设置有吸淤板(2

2)、后端与高弹管道(7)相连通,吸淤板(2

2)上均布加工有吸淤孔(2

1),吸淤板(2

2)外部设置有锥形收集罩(2

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罩(2

4)的前端加工成锯齿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装置(1)为:切削刀盘(1

1)设置于转动轴(1

2)上,转动轴(1

2)与切削电机(1

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切削电机(1

3)通过支架(1

4)固定于壳体(2

3)内壁上,切削电机(1

3)与PLC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装置(3)为:微型摄像头(3

1)通过连接架(3

3)设置于吸淤装置(2)上,连接架(3

3)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3

2),微型摄像头(3

1)和红外传感器(3

2)与PLC控制器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水管管道自适应结晶堵塞疏通吸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端行进机构(4)为:第一连接环(4

1)和第二连接环(4

8)之间均布设置有2~6组第一连接杆(4

7),第一连接杆(4

7)上设置有第一滑套(4

3),第一滑套(4

3)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飞张俊元田崇明姜寅同月苹王培源王涵伍博文范越李永健韩兴博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