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21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8
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从右至左依次是电容层、汇流层、射频网络层、环氧绝缘层、低频网络层、结构盖板层,由散热螺钉穿透固定整个综合层,采用多馈电网络的一体化设计和多维高功率网络分配技术,实现供电传输和射频网络、供电网络、控制网络的3D集成,将射频信号内部分配,向前端传输到收发模块,将收发模块的射频信号功率合成,传输到子阵综合处理模块,将子阵综合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内部分配,传输到收发模块,实现射频、电源、控制信号分配的多层多点三维布局,完成相控阵雷达的波束控制。制。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线微波
,具体涉及一种3D集成技术。

技术介绍

[0002]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电子扫描的灵活性、快速性和多波束特点,可实现边搜索边跟踪的工作方式,能同时搜索、探测和跟踪不同方向和不同高度的多批目标。未来的多目标、多方向、多层次空袭的作战环境,对下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提出了新的挑战,意味着有源相控阵雷达需要具备更多更密的有源通道、更宽的工作带宽、更大的波束扫描范围。
[0003]传统的相控阵雷达馈线系统采用模块堆叠和长电缆互联的方式,实现天线、射频、电源和控制信号的连接。随着下一代雷达平台对雷达口径的限制,有源通道数和通道密度大幅增加,大量电缆和连接器带来的重量负担成指数级增长,传统的馈电架构难以满足阵面高密度互连的需求。航空航天领域相控阵天线的高密度、低剖面、轻量化、高可靠集成问题,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综合层从右至左依次是电容层、汇流层、射频网络层、环氧绝缘层、低频网络层、结构盖板层,由散热螺钉穿透固定整个综合层,采用多馈电网络的一体化设计和多维高功率网络分配技术,实现供电传输和射频网络、供电网络、控制网络的3D集成,将射频信号内部分配,向前端传输到收发模块,将收发模块的射频信号功率合成,传输到子阵综合处理模块,将子阵综合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内部分配,传输到收发模块,实现射频、电源、控制信号分配的多层多点三维布局,完成相控阵雷达的波束控制。
[0006]进一步的,电容层采用FR4环氧板材,焊接储能钽电容,实现28V电源的储能;汇流层采用厚铜板和环氧树脂压合而成,实现发射电28V电源的传输和分配;射频网络层采用高频电路一体化压合工艺,采用微波软基材料多层板,将两层带状线经两次热压而成,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和分配;环氧绝缘层采用FR4环氧板材,实现射频网络层和低频网络层的绝缘;低频网络层采用无引线刚挠结合互联技术,经一体热压而成,实现控制信号和接收15V电源的传输和分配;结构盖板层采用金属结构件固定双阴连接器实现浮动盲插,和收发模块互联。
[0007]电容层侧包括10个射频总口,分别是八套1分32子阵功率分配网络总口、一套子阵耦合网络总口、一套阵面耦合网络总口,通过表贴型SMP对外与子阵综合处理模块互联,将八个子阵功率合成的射频信号、阵面和子阵的耦合信号传输到子阵综合处理模块识别处理,还包括2组电源供电信号接口,分别是28V发射电和15V接收电,将外部输入的电源传输到收发模块和子阵综合处理模块。
[0008]射频网络层的介电常数是2.94,损耗正切角典型值是0.0012,包括10套网络,分别
是八套子阵功率分配网络、一套子阵耦合网络、一套阵面耦合网络,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和分配,一侧表贴SMP连接器、射频浮动双阴连接器与收发模块互联,另一侧表贴SMP连接器和子阵综合处理模块互联,采用高密度宽带垂直互连技术,实现层间射频信号的互连,减少了层间连接器的互连。
[0009]进一步的,子阵功率分配网络采用1分32威尔金森功分器,分口分布在射频网络层的背面,焊接256个表贴SMP连接器,总口分布在射频网络层的正面,焊接8个表贴SMP连接器;子阵耦合网络采用8合1功率合成器,总口分布在射频网络层的正面,焊接1个表贴SMP连接器,从子阵功率分配网络的总口耦合信号;阵面耦合网络采用1分256威尔金森功分器,分口分布在射频网络层的背面,焊接256个表贴SMP连接器,总口分布在射频网络层的正面,焊接1个表贴SMP连接器。
[0010]低频网络层正面焊接256个混装连接器,与收发模块盲插互联,背面焊接两组15V接收电接线柱,包括控制和电源共20层电路,分为控制信号层、混合层、电源信号层,控制信号层和电源信号层采用FR4环氧刚性材料,混合层采用聚酰亚胺挠性材料,伸出多芯低频连接器,实现控制信号和电源信号的对外传输,具有良好的延展弯曲性能,接口与子阵综合模块机械对插,减少了连接器的板上对插,大幅降低了剖面高度,降低综合层的重量。
[0011]进一步的,混装连接器采用嵌入式装配,包括25芯对插头和绝缘端子,25芯对插头和收发模块盲插互联,绝缘端子包括电源部分和控制部分,控制部分焊接在低频网络层,电源部分包括两根粗电缆,分别对应电源正极和负极,先穿过汇流层并焊接,实现28V发射电的传输和分配,再穿过电容层并焊接,实现28V发射电的储能。
[0012]结构盖板层侧固定256个混装连接器和512个射频浮动双阴连接器,混装连接器对外传输控制信号和电源信号,射频浮动双阴连接器对外传输八套1分32子阵功率分配网络的256个分口和一套阵面耦合网络的256个分口的射频信号。
[0013]散热螺钉使用金属垫圈,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冷板,增加综合层的散热路径,提高散热效率,实现结构件与功能件的复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无引线刚挠结合技术实现低频信号的远距离跨联,减少了大量电缆的使用;结构功能一体化散热技术实现结构件的功能复用,减轻了散热带来的重量负担;高密度宽带垂直互连技术实现层间射频信号的互连,减少了层间连接器的互联;连接器的嵌入式设计对外接口和无引线刚挠结合技术实现侧向互联,降低了整体剖面高度;既有板级的控制和电源信号的二维分配,实现收发电源的二维分配和储能,又有混装连接器实现的控制和电源信号的三维传输,满足子阵综合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多层多点均匀的用电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综合层拆分示意图,图2是综合层信号流程图,图3是电容层侧布局图,图4是结构盖板层侧布局图,图5是射频网络层背面布局图,图6是射频网络层信号流程图,图7是刚挠结构示意图,图8是叠层示意图,图9是散热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
Ⅰ‑
电容层,
Ⅱ‑
汇流层,
Ⅲ‑
射频网络层,
Ⅳ‑
环氧绝缘层,
Ⅴ‑
低频网络层,
Ⅵ‑
结构盖板层,S1

电源供电信号,S2

射频信号,S3

控制信号,1A至8A

子阵功率分配网络总口,9A

子阵耦合网络总口,10A

阵面耦合网络总口,1B和2B

28V发射电接口,1C和
2C

15V接收电接口,D

混装连接器,E

射频浮动双阴连接器,F

多芯低频连接器,L1至L20

单层低频网络,M1

控制信号层,M2

混合层,M3

电源信号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具体的说明。
[0018]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其特征在于,从右至左依次是电容层、汇流层、射频网络层、环氧绝缘层、低频网络层、结构盖板层,由散热螺钉穿透固定整个综合层,采用多馈电网络的一体化设计和多维高功率网络分配技术,实现供电传输和射频网络、供电网络、控制网络的3D集成,将射频信号内部分配,向前端传输到收发模块,将收发模块的射频信号功率合成,传输到子阵综合处理模块,将子阵综合处理模块的控制信号内部分配,传输到收发模块,实现射频、电源、控制信号分配的多层多点三维布局,完成相控阵雷达的波束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层采用FR4环氧板材,焊接储能钽电容,实现28V电源的储能;所述汇流层采用厚铜板和环氧树脂压合而成,实现发射电28V电源的传输和分配;所述射频网络层采用高频电路一体化压合工艺,采用微波软基材料多层板,将两层带状线经两次热压而成,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和分配;所述环氧绝缘层采用FR4环氧板材,实现射频网络层和低频网络层的绝缘;所述低频网络层采用无引线刚挠结合互联技术,经一体热压而成,实现控制信号和接收15V电源的传输和分配;所述结构盖板层采用金属结构件固定双阴连接器实现浮动盲插,和收发模块互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层侧包括10个射频总口,分别是八套1分32子阵功率分配网络总口、一套子阵耦合网络总口、一套阵面耦合网络总口,通过表贴型SMP对外与子阵综合处理模块互联,将八个子阵功率合成的射频信号、阵面和子阵的耦合信号传输到子阵综合处理模块识别处理,还包括2组电源供电信号接口,分别是28V发射电和15V接收电,将外部输入的电源传输到收发模块和子阵综合处理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3D集成相控阵雷达综合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网络层的介电常数是2.94,损耗正切角典型值是0.0012,包括10套网络,分别是八套子阵功率分配网络、一套子阵耦合网络、一套阵面耦合网络,实现射频信号的传输和分配,一侧表贴SMP连接器、射频浮动双阴连接器与收发模块互联,另一侧表贴SMP连接器和子阵综合处理模块互联,采用高密度宽带垂直互连技术,实现层间射频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津津孙红兵李钊崔文耀靳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