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82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包括左、右支撑座、水平转轴、阵面连接块,其技术要点是:两个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一优圆状齿轮,第一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中部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与靠近其的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二优圆状齿轮,第二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两侧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之间另设有与水平转轴平行的翻转驱动轴,翻转驱动轴上设有与第一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与第二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另与动力源联接。本结构解决了现有雷达阵面定位结构的两个电动推杆存在异步驱动的问题,操作灵活,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高。定位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阵面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雷达探测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雷达阵面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雷达探测系统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角度和距离的装置,通过发射探测电磁波和接收目标的散射回波,实现对目标信息的获取。雷达探测系统主要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信号处理机和终端设备等组成,天线通常收发共用,发射时天线与发射机接通,与接收机断开,接收时,天线与接收机接通,与发射机断开。同时,天线数量通常为多个且集成在一起形成雷达阵面。
[0003]雷达阵面工作时,通常需要在水平和俯仰两种状态间进行转换,俯仰角度范围一般在0
°
~90
°
之间。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利用两个电动推杆推动阵面翻转到工作位置并实现定位,采用两个电动推杆定位时需要通过伺服系统闭环控制,以保证双缸的伸出量一致,但是实际上仍存在异步问题,不利于雷达阵面定位,影响定位精度,长期工作容易引起电动推杆与雷达阵面连接位置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解决现有雷达阵面定位结构的两个电动推杆存在异步驱动的问题,操作灵活,定位精度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包括左、右支撑座、设于左、右支撑座之间的水平转轴、设于水平转轴上的阵面连接块,所述阵面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在水平转轴上对称间隔布置,其技术要点是:两个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一优圆状齿轮,第一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中部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与靠近其的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二优圆状齿轮,所述第二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两侧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之间另设有与水平转轴平行的翻转驱动轴,所述翻转驱动轴上设有与第一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与第二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另与动力源联接。
[0007]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所述第一优圆状齿轮和第二优圆状齿轮的中心线分别与水平转轴的轴心线重合。
[0008]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U型架上且与U型架上设置的驱动轮一端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与主动齿轮啮合。
[0009]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左、右支撑座下方设有一体式水平支撑板上,水平支撑板对应右支撑座的位置设有与左支撑座垂直的横向导轨,以便于调整左、右支撑座的间距;所述水平支撑板对应U型架的位置设有与横向导轨垂直的纵向导轨,以便于移动U型架,方便检修。
[0010]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所述主动齿轮的宽度大于第一优圆状齿轮的宽度,所
述从动齿轮的宽度大于第二优圆状齿轮的宽度,以实现稳定传动。
[0011]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优圆状齿轮与第二优圆状齿轮的尺寸相等。
[0012]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左、右支撑座顶面设有U形承载孔,所述U形承载孔中设有U形轴套,以便于支撑水平转轴,方便组装。
[0013]上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所述第二优圆状齿轮的端面上设有轴向通孔,左、右支撑座上设有对应轴向通孔的定位孔,定位杆由定位孔和轴向通孔插入左、右支撑座和第二优圆状齿轮中,实现锁紧定位,避免检修时出现翻转。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采用动力源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同轴的从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和2个从动齿轮同时驱动第一优圆状齿轮和第二优圆状齿轮绕水平转轴的轴心线转动,从而带动水平转轴及阵面连接块转动,进而实现带动雷达阵面翻转的目的。动力源唯一,解决了现有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的两个电动推杆存在异步驱动的问题,
[0016]2、启动动力源,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即同时工作,操作灵活,且齿轮传动结构传动精度高,因而显著提高定位精度。
[0017]3、右支撑座和U型架可通过导轨移动,便于组装,方便检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主动齿轮与第一优圆状齿轮及外围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从动齿轮与第二优圆状齿轮及外围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U形轴套、2.左支撑座、3.水平支撑板、4.连接板、5.雷达阵面、6.阵面连接块、7.第一优圆状齿轮、8.第二优圆状齿轮、9.水平转轴、10.右支撑座、11.纵向导轨、12.横向导轨、13.从动齿轮、14.翻转驱动轴、15.主动齿轮、16.定位杆、17.驱动轮、18.轴、19.伺服电机、20.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根据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23]如图1~图3所示,该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包括左、右支撑座2、10、设于左、右支撑座2、10之间的水平转轴9、设于水平转轴9上的阵面连接块6。所述阵面连接块6的数量为两个,在水平转轴9上对称间隔布置。
[0024]其中,两个阵面连接块6之间的水平转轴9上固定有第一优圆状齿轮7,第一优圆状齿轮7的缺口边缘用于与雷达阵面5背面中部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2、10与靠近其的阵面连接块6之间的水平转轴9上固定有第二优圆状齿轮8,所述第二优圆状齿轮8的缺口边缘固定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的另一端用于与雷达阵面5背面两侧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2、10之间另设有与水平转轴9平行的翻转驱动轴14,所述翻转驱动轴14上设有与第一优圆状齿轮7啮合的主动齿轮15以及与第二优圆状齿轮8啮合的从动齿轮13,所述主动齿轮15另与动力源联接。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优圆状齿轮7和第二优圆状齿轮8的中心线分别与水平转轴
9的轴心线重合。所述主动齿轮15的宽度大于第一优圆状齿轮7的宽度,所述从动齿轮13的宽度大于第二优圆状齿轮8的宽度,以实现稳定传动。所述主动齿轮15与从动齿轮13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优圆状齿轮7与第二优圆状齿轮8的尺寸相等。
[0026]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19,所述伺服电机19固定于U型架20上且与U型架20上设置的驱动轮17一端连接固定,驱动轮17的轴18两端支撑于U型架20上,驱动轮17与主动齿轮15啮合。左、右支撑座2、10下方设有一体式水平支撑板3上,水平支撑板3对应右支撑座10的位置设有与左支撑座2垂直的横向导轨12,以便于调整左、右支撑座2、10的间距;所述水平支撑板3对应U型架20的位置设有与横向导轨12垂直的纵向导轨11,以便于移动U型架20,方便检修。
[0027]左、右支撑座2、10顶面设有U形承载孔,所述U形承载孔中设有U形轴套1,以便于支撑水平转轴9,方便组装。所述第二优圆状齿轮8的端面上设有轴向通孔,左、右支撑座2、10上设有对应轴向通孔的定位孔,定位杆16由定位孔和轴向通孔插入左、右支撑座2、10和第二优圆状齿轮8中,实现锁紧定位,避免检修时出现翻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包括左、右支撑座、设于左、右支撑座之间的水平转轴、设于水平转轴上的阵面连接块,所述阵面连接块的数量为两个,在水平转轴上对称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一优圆状齿轮,第一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中部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与靠近其的阵面连接块之间的水平转轴上固定有第二优圆状齿轮,所述第二优圆状齿轮的缺口边缘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用于与雷达阵面背面两侧连接固定,左、右支撑座之间另设有与水平转轴平行的翻转驱动轴,所述翻转驱动轴上设有与第一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以及与第二优圆状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另与动力源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圆状齿轮和第二优圆状齿轮的中心线分别与水平转轴的轴心线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阵面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于U型架上且与U型架上设置的驱动轮一端连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奇王有义徐时晶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辽无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