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19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涉及探测测绘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设置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雷达底板、设置于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雷达底板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的驱动部,驱动部包括设置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的驱动轴、设置于驱动轴侧面的弹性柱以及与弹性柱连接的驱动链条,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侧设置有用于与驱动链条啮合的卡齿;驱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小于驱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一个底座上设置双轴雷达,且两个雷达轴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并形成转动差,傻瓜式操作维修,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精准度。效提高探测精准度。效提高探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测测绘
,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民用航空技术的推广和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通用飞行器产业高速发展,特别是无人机技术发展,产业应用拓宽,那么对于空中的目标探测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探测到小型目标的同时,要剔除掉无关小目标的干扰。
[0003]其中探测雷达,即雷达探测器,它是探测各个波段雷达波并使用声、光进行提示使用者的探测器。雷达测速器是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移量的计算而得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雷达波束照射面大,因此雷达测速易于捕捉目标,无须精确瞄准。雷达测速技术成熟,成本低廉。
[0004]雷达探测器大多是单个雷达的形式,即便联合雷达,也是单独转动的多个雷达板而已,若是需要提高探测精度,需要设置至少两个同步转动的雷达进行精密探测,而且需要形成预定的转动差。
[0005]现在若是需要设置两个同步转动但是具有转速差的雷达,也都是通过软件程序设置两个电机分别带动两个雷达进行转动,不仅设置复杂,成本过高,且在特定环境下无法进行程序设定的时候难以进行使用。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结构简单,在一个底座上设置双轴雷达,且两个雷达轴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并形成转动差,傻瓜式操作维修,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精准度。
[000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雷达底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雷达底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转动的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的驱动轴、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侧面的弹性柱以及与所述弹性柱连接的驱动链条,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链条啮合的卡齿;所述驱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弹性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弹性柱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柱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柱,所述第一弹性柱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柱远离所述驱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链条啮合连接的转动齿轮。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多个所述弹性柱的规格相同。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轴与第一转动轴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轴与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一雷达底板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转动轴和第二雷达底板同轴设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转动轴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座,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限位座。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轴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驱动电机下侧设置有调节槽,且所述调节槽沿着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的连线延伸方向设置。
[0018]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在一个底座上设置双轴雷达,且两个雷达轴可以同时进行转动,并形成转动差,即两个雷达同源异速转动,傻瓜式操作维修,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提高探测精准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的俯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0023]下面的描述提供了示例,并且不对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示例进行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描述的元素的功能和布置做出改变。各个示例可以适当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以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此外,可以将关于一些示例描述的特征组合到其他示例中。
[0024]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包括第一转动轴1、第二转动轴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上的第一雷达底板11、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上的第二雷达底板2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部3,所述驱动部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驱动轴31、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1侧面的弹性柱32以及与所述弹性柱32连接的驱动链条33,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链条33啮合的卡齿;所述驱动轴31与第一转动轴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距离。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就是两个雷达轴,第一个雷达安装设置
于第一转动轴1上端的第一雷达底板11上,第二个雷达则安装设置于第二转动轴2上端的第二雷达底板21上,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都是由驱动部3进行驱动,也就是说驱动部3同时对两个雷达进行转动驱动。
[0026]在这里,所述驱动部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驱动轴31、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1侧面的弹性柱32以及与所述弹性柱32连接的驱动链条33,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链条33啮合的卡齿;弹性柱32固定设置于驱动轴31的外侧面,且弹性柱32远离驱动轴31外表面的一端与驱动链条33内侧连接,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则与驱动链条33外侧连接,并发生链轮传动式的运动。
[0027]相当于驱动轴31转动时,会通过弹性柱32带动驱动链条33环绕驱动轴31进行传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进行转动。
[0028]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驱动轴31与第一转动轴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距离,而且由于弹性柱32具有弹性,准确的说,弹性柱32不受外力的初始长度大于所述驱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距离;那么弹性柱32在跟随驱动轴31转动至靠近第一转动轴1时,弹性柱32会缩短,那么驱动链条33靠近第一转动轴1的一侧时的半径则会变大;反之弹性柱32在跟随驱动轴31转动至远离第一转动轴1时,弹性柱32会伸长,那么驱动链条33靠近第二转动轴2的一侧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轴(1)、第二转动轴(2)、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上的第一雷达底板(11)、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上的第二雷达底板(2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转动的驱动部(3),所述驱动部(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驱动轴(31)、设置于所述驱动轴(31)侧面的弹性柱(32)以及与所述弹性柱(32)连接的驱动链条(33),所述第一转动轴(1)和第二转动轴(2)外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驱动链条(33)啮合的卡齿;所述驱动轴(31)与第一转动轴(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驱动轴(31)与第二转动轴(2)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32)的数量至少为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轴式转动雷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32)包括一个第一弹性柱(321)和至少两个第二弹性柱(322),所述第一弹性柱(321)远离所述驱动轴(31)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链条(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柱(322)远离所述驱动轴(31)的一端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庆李雅琼邓谦陈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昌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