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421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属于印刷领域,印刷装置包括:丝网印刷工装、侧电蘸印治具和印刷定位工装;丝网印刷工装用于固定空白的有机膜并在空白的有机膜上印刷银浆图案;侧电蘸印治具用于插设多个压电陶瓷片,多个压电陶瓷片的同一侧的侧面相平齐;印刷定位工装上设有印刷区域,侧电蘸印治具可拆卸地设置在印刷区域中,印刷定位工装用于固定带银浆图案的有机膜,并将有机膜上的银浆图案印刷到压电陶瓷片上;代替螺丝固定,从而能够避免损坏压电陶瓷;通过印刷定位工装将有机膜上的银浆图案同时印刷到多个压电陶瓷片上,代替一片一片的印刷,从而能够提高印刷的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印刷的效率。从而能够提高印刷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领域,尤其是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陶瓷叠刷侧电印刷有多种印刷方式,其中一种是将多个压电陶瓷直接累叠在一起,放置在叠刷工装里,通过金属螺丝紧固固定,通过印刷工装定位将多个压电陶瓷的侧面形成一个大的平面,再通过丝网直接印刷在陶瓷上,从而完成侧面电极印刷;另一种是先在滚轮上印刷出一个侧电条,通过限位槽将陶瓷一片片地推进进行侧电印刷。
[0003]第一种所说的螺丝固定陶瓷的叠刷方式,陶瓷破损率极高,且侧电电极包裹高度难管控,造成外观不良,第二种所说的侧电滚轮印刷方式,装置成本高,只能一片一片印刷,不易操作,也不适用于超薄的多层压电陶瓷,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不会损坏压电陶瓷并且印刷效率更高的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及印刷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所涉及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包括:丝网印刷工装、侧电蘸印治具和印刷定位工装;所述丝网印刷工装用于固定空白的有机膜并在空白的有机膜上印刷银浆图案;所述侧电蘸印治具用于插设多个压电陶瓷片,多个压电陶瓷片的同一侧的侧面相平齐;所述印刷定位工装上设有印刷区域,所述侧电蘸印治具可拆卸地设置在印刷区域中,所述印刷定位工装用于固定带银浆图案的有机膜,并将有机膜上的银浆图案印刷到压电陶瓷片上。
[0006]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丝网印刷工装包括用于吸附空白的有机膜的负压吸附槽,所述负压吸附槽内设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上设有多个吸附孔,所述负压吸附槽上设有印刷丝网,空白的有机膜摆放在印刷丝网与金属板之间,所述丝网印刷工装用于在空白的有机膜上印刷银浆图案。
[0007]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侧电蘸印治具包括支撑体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撑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插槽,所述插槽用于插设压电陶瓷片,多个插槽沿着支撑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支撑体上设有热剥离胶带,所述热剥离胶带用于固定压电陶瓷片。
[0008]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固定板的材料为弹性树脂,所述支撑体的材料为金属。
[0009]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印刷定位工装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TPU膜和固定框;带银浆图案的有机膜设置在所述TPU膜和固定框之间;所述印刷区域设置在固定框上,所述侧电蘸印治具侧放在印刷区域中,所述压电陶瓷片的侧面与印刷区域相对应,所述印刷定位工装用于将有机膜的银浆图案印刷到压电陶瓷片的侧面上。
[001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侧电蘸印治具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定位柱。
[0011]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固定框上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侧电蘸印治具的第二定位柱与印刷区域上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
[0012]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有机膜为PET膜,空白的有机膜的厚度为30~35μm。
[001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0014]S1:将银浆图案印刷到空白的PET膜上,空白的PET膜的厚度为30~35μm;
[0015]S2:将多个压电陶瓷片插设在侧电蘸印治具上,多个压电陶瓷片的同一侧的侧面相平齐;
[0016]S3:将带银浆图案的PET膜安装到印刷定位工装中;
[0017]S4:将装好压电陶瓷片的侧电蘸印治具侧放到印刷定位工装上,多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朝下,并向下按压侧电蘸印治具,完成印刷;
[0018]S5:按压完一侧,再在100℃温度下进行电极热固化5min后,再进行另一侧的蘸印印刷;
[0019]S6:两侧都印刷完后,将侧电蘸印治具放置在烘烤炉中烘烤,烘烤温度为125
±
5℃,烘烤时间为30~50s,待热剥离胶带失效,压电陶瓷片自动脱落。
[0020]优选地或可选地,所述S1包括:
[0021]S101:将PET膜放置在带吸附孔的金属板上,开启负压;
[0022]S102:在印刷丝网上添加银电极膏,用刮板将银浆图案印刷到在PET膜上;
[0023]S103:印刷完成后,取出PET膜。
[0024]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压电陶瓷片插设到侧电蘸印治具上,代替螺丝固定,从而能够避免损坏压电陶瓷;多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相平齐设置,再将侧电蘸印治具可拆卸地设置在印刷区域中,通过印刷定位工装将有机膜上的银浆图案同时印刷到多个压电陶瓷片上,代替一片一片的印刷,从而能够提高印刷的效率。
[0026](2)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吸附槽用于吸附空白的有机膜,能够避免有机膜在印刷银浆图案时晃动,同时采用负压吸附槽固定有机膜,相比于其他方式如螺丝固定,不会损坏有机膜,并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固定有机膜,安装拆卸更方便。
[0027](3)本专利技术的插槽用于插设压电陶瓷片,多个插槽沿着支撑体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多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相平齐设置,使得多个压电陶瓷片的侧面形成一个大的平面,便于印刷定位工装同时印刷,使用热剥离胶带用于固定压电陶瓷片,不会损坏压电陶瓷片,并且安装拆卸更方便。
[0028](4)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板的材料为弹性树脂,相比于其他材料,弹性树脂制成的固定板不会划伤压电陶瓷片。
[0029](5)本专利技术的侧电蘸印治具的第二定位柱与印刷区域上的第二定位孔相配合,便于将侧电蘸印治具快速摆放到预定位置,同时在向下按压侧电蘸印治具的过程中,避免侧电蘸印治具发生移动而影响印刷。
[0030](6)本专利技术在100℃温度下进行电极热固化5min,固化效果更好;烘烤温度为125
±
5℃,烘烤时间为30~50s,热剥离胶带便会失效,陶瓷片能够自动脱落,相比于其他固定方式,拆卸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丝网印刷工装的爆炸图。
[003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电蘸印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印刷定位工装的爆炸图。
[0034]附图标记为:
[0035]丝网印刷工装1、
[0036]负压吸附槽11、第一定位柱111、第二容腔112、第三容腔113、分隔部114、吸气孔115、印刷丝网12、丝网121、框体122、第一容腔123、第一定位孔124、金属板13、吸附孔131、
[0037]侧电蘸印治具2、支撑体21、固定板22、插槽221、热剥离胶带23、第二定位柱24、
[0038]印刷定位工装3、底板31、第三定位柱311、TPU膜32、第四定位孔321、固定框33、第五定位孔331、印刷区域332、
[0039]有机膜4、第三定位孔41、
[0040]压电陶瓷片5。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为了更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丝网印刷工装(1)、侧电蘸印治具(2)和印刷定位工装(3);所述丝网印刷工装(1)用于固定空白的有机膜(4)并在空白的有机膜(4)上印刷银浆图案;所述侧电蘸印治具(2)用于插设多个压电陶瓷片(5),多个压电陶瓷片(5)的同一侧的侧面相平齐;所述印刷定位工装(3)上设有印刷区域(332),所述侧电蘸印治具(2)可拆卸地设置在印刷区域(332)中,所述印刷定位工装(3)用于固定带银浆图案的有机膜(4),并将有机膜(4)上的银浆图案印刷到压电陶瓷片(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印刷工装(1)包括用于吸附空白的有机膜(4)的负压吸附槽(11),所述负压吸附槽(11)内设有金属板(13),所述金属板(13)上设有多个吸附孔(131),所述负压吸附槽(11)上设有印刷丝网(12),空白的有机膜(4)摆放在印刷丝网(12)与金属板(13)之间,所述丝网印刷工装(1)用于在空白的有机膜(4)上印刷银浆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电蘸印治具(2)包括支撑体(21)和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与支撑体(2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2)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插槽(221),所述插槽(221)用于插设压电陶瓷片(5),多个插槽(221)沿着支撑体(2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所述支撑体(21)上设有热剥离胶带(23),所述热剥离胶带(23)用于固定压电陶瓷片(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2)的材料为弹性树脂,所述支撑体(21)的材料为金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层压电陶瓷侧面电极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定位工装(3)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板(31)、TPU膜(32)和固定框(33);带银浆图案的有机膜(4)设置在所述TPU膜(32)和固定框(3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东方张秀琴邱俊高峰徐一丹赵峥吴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波速传感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