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心脏瓣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4049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支架、瓣叶和内覆膜,支架包括环形部以及多个引导部,相邻两引导部之间为开口部位,各引导部的流出侧形状逐渐收敛至末端的供牵拉线穿引的第一单元格,第一单元格具有处在流入侧的第一顶点并通过该第一顶点连接有两根进一步向流入侧延伸的分支框条;第一单元格的周向两侧连接有两根向流入侧延伸的边缘框条,环形部中的单元格框条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一倾斜趋势,内覆膜连接于支架内侧,其采用两组线织造构成,各组线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二倾斜趋势,第二倾斜趋势与第一倾斜趋势相同。通过支架结构的改进更适宜采用线控方式,另外结合内覆膜的布置特点,可兼顾两者形变的协调性,提高瓣膜的综合性能。高瓣膜的综合性能。高瓣膜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心脏瓣膜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人工心脏瓣膜已经广泛应用,人工心脏瓣膜一般包括可形变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支架内的瓣叶,支架内部为血流通道,多片瓣叶相互配合控制支架内血流通道的开闭程度,为了在体内定位还可以在支架外周设置可与周边原生组织相作用的定位结构,例如锚刺、臂部等等。
[0003]人工心脏瓣膜在体内的输送以及收放可以通过包裹在支架外周的鞘管来控制,通过支架暴露于鞘管的部位不同,相应的加以控制,还可以利用拉线控制,即拉线穿过支架的结构间隙或线孔结构,通过处在近端(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的控制手柄调节拉线,以改变支架膨胀程度和收放进程。
[0004]在采用拉线控制、尤其是需要回收时,对支架形变的趋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如此,一些支架的周壁会带有覆膜结构,在支架径向收拢时,覆膜结构也会相应的受牵拉形变或折叠,因此对其受力分布以及形变趋势都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人工心脏瓣膜优化了支架结构和覆膜的布置方式,更有利于人工心脏瓣膜的线控操作。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支架和瓣叶,所述支架整体上为网筒结构、所述支架的内部为血流通道,所述瓣叶为多片,各瓣叶处在血流通道内相互配合以控制血流通道;所述瓣叶的边缘包括连接至支架的固定缘,以及与其他瓣叶相互配合控制血流通道的自由缘;所述支架包括环形部以及间隔布置于环形部流出侧的多个引导部,相邻两引导部之间为开口部位,各引导部的流出侧形状逐渐收敛至末端的第一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具有处在流入侧的第一顶点并通过该第一顶点连接有两根进一步向流入侧延伸的分支框条;第一单元格的周向两侧连接有两根向流入侧延伸的边缘框条,同一引导部中,分支框条和边缘框条之间为稀疏区,所述环形部具有多排单元格,所述稀疏区相对于所述环形部具有更大的单元格面积;所述环形部中的单元格框条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一倾斜趋势,所述人工心脏瓣膜还包括连接于支架内侧的内覆膜,所述内覆膜包括第一组线和第二组线,各组线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二倾斜趋势,所述第二倾斜趋势与所述第一倾斜趋势相同。
[0007]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的组合。
[0008]所述内覆膜的外侧固定有防周漏部件,各防周漏部件与环形部上对应的单元格位置匹配且径向外凸于对应的单元格。
[0009]可选的,沿环形部周向,各引导部均具有自身结构的对称轴,相邻两瓣叶的固定缘交汇于引导部的对称轴;沿所述对称轴方向,所述第一单元格的流入侧为第二单元格,相连两瓣叶的固定缘端部交汇于所述第二单元格。
[0010]可选的,与所述第一顶点连接的两根分支框条朝向流入侧张开且均布于所述对称轴的两侧,两根分支框条张开的夹角与所在引导部中的两根边缘框条一致。
[0011]可选的,所述稀疏区包括分布在对称轴两侧的第三单元格和第四单元格,所述第三单元格和第四单元格的单元格面积是所述环形部中单元格面积的1.5~6倍。
[0012]可选的,同一开口部位两侧的边缘框条分别朝流入侧延伸越过所述第三单元格和第四单元格后交汇于开口部位的第二顶点。
[0013]可选的,所述内覆膜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且至少一层为PET织物层;所述防周漏部件采用多孔材料,所述防周漏部件为多块且彼此间隔的固定于所述内覆膜。
[0014]可选的,所述内覆膜为三层结构,包括居中的PET织物层以及处在两侧的表层,所述表层与所述PET织物层采用相同或不同的材质,并采用热压或浸涂方式成型;构成所述PET织物层的两组线中,各组线的密度相同。
[0015]可选的,所述防周漏部件包括:第一组防周漏部件,绕所述支架分布,沿支架周向、相邻两防周漏部件之间为夹角区。
[0016]可选的,同一组中的防周漏部件沿周向布置,支架中的单元格节点处在相邻防周漏部件的间隔区。
[0017]可选的,内覆膜整体上为沿周向延伸的带状,且首尾拼合,所述内覆膜的首尾两个侧边带有大致互补的迂回形状。
[0018]可选的,所述防周漏部件还包括第二组防周漏部件,所述第二组防周漏部件绕所述支架分布于所述夹角区。
[0019]可选的,同一块防周漏部件具有不同的外凸高度。
[0020]可选的,外凸高度最大处到所在单元格的流入侧之间距离为S1,外凸高度最大处到所在单元格的流出侧之间距离为S2,其中S1:S2为0.2~0.8。
[0021]可选的,所述内覆膜中两组线的延伸方向夹角为30~90度,所述夹角的朝向为支架轴向。
[0022]可选的,所述内覆膜的流出侧与所述瓣叶的固定缘相拼合,所述防周漏部件直接固定至所述内覆膜,或所述防周漏部件外周带有包裹层,并连同所述包裹层固定至所述内覆膜;所述包裹层为单层结构且整体上贴靠所述防周漏部件的外侧,或所述包裹层为多层结构且包裹所述防周漏部件的内外两侧。
[0023]本申请的人工心脏瓣膜,通过支架结构的改进更适宜采用线控方式,另外结合内覆膜的布置特点,可兼顾两者形变的协调性,提高瓣膜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0024]图1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支架的立体视图;图1b为图1a中支架的部分主视图;图2为图1a中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放大视图;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线织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人工心脏瓣膜的部分主视图;图7为图1b中支架的左视图;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支架的引导部的俯视图;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支架的主视图;图10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内覆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图10a中的内覆膜与支架缝合完毕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的主视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防周漏部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中B部放大视图;图14为图11中C部放大视图;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防周漏部件和内覆膜展平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包裹层与内覆膜、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17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包裹层与内覆膜、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18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包裹层与内覆膜、支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19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人工心脏瓣膜中支架的主视图;图20为图19的侧视图。
[0025]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人工心脏瓣膜;10、支架;100、血流通道;101、流入侧;102、流出侧;110、环形部;111、单元格;112、单元格节点;1111、框条;120、引导部;121、开口部位;122、对称轴;123、连接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瓣叶,所述支架整体上为网筒结构、所述支架的内部为血流通道,所述瓣叶为多片,各瓣叶处在血流通道内相互配合以控制血流通道;所述瓣叶的边缘包括连接至支架的固定缘,以及与其他瓣叶相互配合控制血流通道的自由缘;所述支架包括环形部以及间隔布置于环形部流出侧的多个引导部,相邻两引导部之间为开口部位,各引导部的流出侧形状逐渐收敛至末端的第一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具有处在流入测的第一顶点并通过该第一顶点连接有两根进一步向流入侧延伸的分支框条;第一单元格的周向两侧连接有两根向流入侧延伸的边缘框条,同一引导部中,分支框条和边缘框条之间为稀疏区,所述环形部具有多排单元格,所述稀疏区相对于所述环形部具有更大的单元格面积;所述环形部中的单元格框条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一倾斜趋势,所述人工心脏瓣膜还包括连接于支架内侧的内覆膜,所述内覆膜包括第一组线和第二组线,各组线相对于支架轴线具有第二倾斜趋势,所述第二倾斜趋势与所述第一倾斜趋势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膜的外侧固定有防周漏部件,各防周漏部件与环形部上对应的单元格位置匹配且径向外凸于对应的单元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沿环形部周向,各所述引导部均具有自身结构的对称轴,相邻两瓣叶的固定缘交汇于引导部的对称轴;沿所述对称轴方向,所述第一单元格的流入侧为第二单元格,相连两瓣叶的固定缘端部交汇于所述第二单元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疏区包括分布在对称轴两侧的第三单元格和第四单元格,所述第三单元格和所述第四单元格的单元格面积是所述环形部中单元格面积的1.5~6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同一开口部位两侧的边缘框条分别朝流入侧延伸越过所述第三单元格和第四单元格后交汇于开口部位的第二顶点。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心脏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覆膜为单层结构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赵曼曼孙振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