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度毛霉、筛选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255,保藏日期为2022年08月09日,保藏地址为湖北,武汉,武汉大学。本发明专利技术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不仅用曲量少,而且提高了提高糖化效率和酒体稳定性。而且提高了提高糖化效率和酒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度毛霉、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来讲是一种印度毛霉、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房县黄酒以房县境内19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场范围内种植生产的优质糯米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为糖化发酵剂而酿成的发酵原酒,黄酒具有酒度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一种兼饮料、食疗、药疗及佐料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特殊种酒,黄酒酒味醇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还含有多种有机酸、酯类物质及矿质元素,完全具备了含多种氨基酸,发热量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三项认定营养食品的必要条件,被形象地誉为液体蛋糕。
[0003]小曲也称酒药、白药。白药、酒饼等,是用米粉或米糠为原料,添加少量中药材或辣蓼草,接种曲母,人工控制培养温度而制成。因为颗粒小,习惯上称它为小曲。小曲中主要含有根霉、毛霉、酵母等微生物。
[0004]毛霉又叫黑霉、长毛霉。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毛霉科真菌中的一个大属。毛霉在土壤、粪便、禾草及空气等环境中存在。在高温、高湿度以及通风不良的条件下生长良好。毛霉的用途很广,常出现在酒药中,能糖化淀粉并能生成少量乙醇,产生蛋白酶,有分解大豆蛋白的能力,我国多用来做豆腐乳、豆豉。许多毛霉能产生草酸、乳酸、琥珀酸及甘油等,有的毛霉能产生脂肪酶、果胶酶、凝乳酶等。常用的毛霉主要有鲁氏毛霉和总状毛霉。腐生,广泛分布于酒曲、植物残体、腐败有机物、动物粪便和土壤中。有重要工业应用,如利用其淀粉酶制曲、酿酒;利用其蛋白酶以酿制腐乳、豆豉等。
[0005]但是,由于出酒率不高且酒质不稳定,尚没有利用毛霉制作纯种小曲,多是根霉或是毛霉与其它糖化酶配合进行酿酒。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度毛霉、筛选方法及其应用,不仅用曲量少,而且提高了提高糖化效率和酒体稳定性。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印度毛霉 Mucor indicus,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255,保藏日期为2022 年08月09日,保藏地址为湖北,武汉,武汉大学。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分离筛选自十堰房县生产的黄酒小曲。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菌丝长速为2.11—2.1575cm/d;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糖化酶活性在31—33℃之间较高,HC值为 1.81—1.98。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筛选上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S101.将整块表面无污染的小曲放入消毒好的超净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继续
消毒30—40min,然后关闭紫外灯并打开新风5— 10min;
[0012]步骤S102.用无菌手术刀将酒曲切开,用无菌镊子从酒曲内部挑取2
‑
3mm的小曲块,转移至抗细菌PDA平板上方,用力挤压镊子将小曲块捏碎,均匀撒在平板上,28℃培养22h;
[0013]步骤S103.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挑取比例较大(占平板中真菌群落40%以上)的真菌菌株,接入PDA平板中28℃培养22h,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获得纯菌丝为止;
[0014]步骤S104.对所得纯菌丝进行基因测序,最终获得印度毛霉 Mucor indicus。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03中,抗细菌PDA制作方式为:PDA培养基灭菌后,待温度降到50℃以下,超净工作台中加入青霉素V钾胶囊中粉末1—1.5g,充分混匀后进行抗细菌PDA平板制作。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应用,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应用于房县黄酒的生产。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S201.使用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丰度在98%以上的小曲进行房县黄酒生产,选择水分≤15%、淀粉含量高于80%的糯米经过泡米,煮米,冷却后进行拌曲,拌曲量为所用糯米重量的0.5%
‑
0.8%,将拌好曲的糯米放入发酵容器并打窝;
[0019]步骤S202.28
‑
29℃发酵24h,31
‑
33℃发酵48h,降低温度到25℃以下发酵72h,进行倒缸,将糯米均匀搅拌转入发酵缸继续发酵15d 以上,即得到半甜型黄酒。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半甜型黄酒的pH为3.91
±
0.2,出酒率为1.73
±
0.05。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S301.使用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丰度在98%以上的小曲进行房县黄酒生产,选择水分≤15%、淀粉含量高于80%的糯米经过泡米,煮米,冷却后进行拌曲,拌曲量为所用糯米重量的0.5%
‑
0.8%,将拌好曲的糯米放入发酵容器并打窝;
[0023]步骤S302.28
‑
29℃发酵96h,降低温度到25℃以下发酵72h,进行倒缸,将糯米均匀搅拌转入发酵缸继续发酵15d以上,即得到甜型黄酒。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甜型黄酒的pH为3.96
±
0.2,出酒率为1.87
±
0.05。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不仅用曲量少,而且提高了制酒成功率和酒体稳定性。
[0027]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以毛霉为主进行房县黄酒酿造,且出酒率高。
[0028]3、本专利技术利用印度毛霉的生理特性,通过变温可以有效调整酒体糖度的高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对其加入量进行限定,只是便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说明在本专利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外不能实施。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所述印度毛霉 Mucor indic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 CCTCC NO:M 20221255,保藏日期
为2022年08月09日,保藏地址为湖北,武汉,武汉大学。
[0031]具体的,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分离筛选自十堰房县生产的黄酒小曲。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菌丝长速为2.11—2.1575cm/d;所述印度毛霉Mucorindicus的糖化酶活性在31—33℃之间较高,HC值为1.81—1.9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1255,保藏日期为2022年08月09日,保藏地址为湖北,武汉,武汉大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分离筛选自十堰房县生产的黄酒小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菌丝长速为2.11—2.1575cm/d;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糖化酶活性在31—33℃之间较高,HC值为1.81—1.98。4.一种用于筛选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1.将整块表面无污染的小曲放入消毒好的超净工作台,打开紫外灯继续消毒30—40min,然后关闭紫外灯并打开新风5—10min;步骤S102.用无菌手术刀将酒曲切开,用无菌镊子从酒曲内部挑取2
‑
3mm的小曲块,转移至抗细菌PDA平板上方,用力挤压镊子将小曲块捏碎,均匀撒在平板上,28℃培养22h;步骤S103.在无菌条件下,用接种钩挑取比例较大的真菌菌株,接入PDA平板中28℃培养22h,重复以上步骤直到获得纯菌丝为止;步骤S104.对所得纯菌丝进行基因测序,最终获得印度毛霉Mucor indicus。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3中,抗细菌PDA制作方式为:PDA培养基灭菌后,待温度降到50℃以下,超净工作台中加入青霉素V钾胶囊中粉末1—1.5g,充分混匀后进行抗细菌PDA平板制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堃,李文品,肖能武,陈祥,陈丽潇,李慧,李靓靓,李评,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