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加热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电加热锅如电压力 锅、电饭锅的改进技术。技术背景传统的电压力锅、电饭锅一般均是在电发热盘的上部设置锅内胆,锅 内胆一般采用铝质材料,并在锅内胆内表面涂不粘材料,由于不粘涂料如特氟龙在260°C以上可分解产生可致癌的有毒物质,不利于人体健康。为避免铝锅内胆的缺陷,2000年以来出现了不锈钢锅内胆,但给内胆 加热的发热盘采用发热体铸入铝盘的技术,由于铝和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 不同,加热时可导致内胆与发热盘接触不良,温度分布不均匀。另外,不 锈钢的热传导系数为16.1W/m'C 26.4W/mC,铝为热传导系数为160W/m °C,不锈钢的热传导系数仅为铝的1/6~1/10,不锈钢内胆与发热盘接触稍 有不均,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容易在烧饭时出现锅巴或将饭烧糊。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当锅底与发热盘接触面的曲率相一致的情况下,才 能使锅底与发热盘受热相对均匀。长期以来,为保持内胆与发热盘热胀系 数的一致,均采用内胆复合底层结构, 一般为三层结构,如中国专利局公 开的CN2428061、 CN2566770、 CN2623129等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力锅、电饭锅,包括外壳、锅盖、锅内胆、发热盘、电加热锅的温度检测控制装置,锅内胆设置在发热盘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该锅内胆底部为不锈钢单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7-6-12 200710028553.81、一种电压力锅、电饭锅,包括外壳、锅盖、锅内胆、发热盘、电加热锅的温度检测控制装置,锅内胆设置在发热盘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该锅内胆底部为不锈钢单层结构。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 内胆底部与发热盘的接触面为弧面,锅底的弧面半径比发热盘的弧面半径 大3%-30%。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力锅、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 内胆底部的弧面半径比发热盘的弧面半径大5%-10%。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力锅、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 加热锅的温度检测控制装置由热敏感元件连接电加热锅的控制电路构成, 该热敏感元件固定在发热盘上,通过热敏感元件感知发热盘的温度来进行 控制。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压力锅、电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 热盘底部设置有支撑脚,该支撑脚底部开有螺孔,热敏感元件热敏电阻通 过安装片直接固定在该螺孔上。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