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597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船舶领域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方法及装置。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包括上胎和下胎;上胎设置在油压机上,下胎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工作时,通过油压机上下移动带动上胎,压制放置在下胎上的零件展开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有效的两个曲度方向回弹量布置,使得压胎回弹数据的设计可有效参考板材理论和经验回弹数据库,有效的抵消了加工回弹量;同时通过下胎边缘略大于上胎边缘的压胎布置连同先压制中部再两侧的方法,使双曲过渡环零件不易发生沿周向的扭转偏差情况;线型立板焊接组合胎具形式,使得胎具的制造周期和成本减小。适宜作为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及方法应用。装置及方法应用。装置及方法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的船体结构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船舶外板双曲过渡环板加工施工中,可采取的方法有水火弯板、单点压成型、多点数控弯板、成形模具压制加工四种方法。其根据外板的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0003]首先,水火弯板属于热弹塑性变形问题。水火弯板加工方法依靠局部火焰加热与水冷却,在线加热时板材因加热区热胀受约束产生压缩变形,该加热区冷却后致使板材收缩。依靠板材的收缩变形,使板材产生弯曲,达到成形弯曲三维曲面船板的目的。加热操作时温度不易控制,过热会造成材质变化,还会产生复杂的内部应力,加工后的钢板在装配焊接受热等的情况下,其内部应力释放而产生的变形难以控制,是造成产品线型不光顺的根本原因。对于大厚度高强钢来说,水火弯板还极容易造成板材的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尤其是调质钢,成型后采用蘸火、回火等热处理也极难恢复力学性能,不适合大厚度高强钢双曲板的加工。
[0004]其次,单点压成型方法只适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胎(10)和下胎(20);上胎(10)设置在油压机上,下胎(20)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工作时,通过油压机上下移动带动上胎(10),压制放置在下胎(20)上的零件展开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胎(10)包括上胎压胎底板(11)、上胎承重立板(12)、上胎过渡立板(13)、上胎围板(14)、上胎加强吊耳(15)、上胎压胎长度中心线(16)和上胎压胎宽度中心线(17),在上胎压胎底板(11)下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上胎承重立板(12)和上胎过渡立板(13),线型立板焊接组合胎具形式,上胎承重立板(12)和上胎过渡立板(13)通过机加工形成压胎的上胎工作面,上胎工作面侧部设置有上胎围板(14),上胎(10)两端设有上胎加强吊耳(15),在上胎工作面中心设有上胎压胎长度中心线(16),上胎工作面两端设有上胎压胎宽度中心线(17),作为零件加工的位置调整基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胎(20)包括下胎压胎底板(21)、下胎承重立板(22)、下胎过渡立板(23)、下胎围板(24)、下胎加强吊耳(25)、下胎压胎长度中心线(26)和下胎压胎宽度中心线(27),在下胎压胎底板(21)上部设置有间隔排列的下胎承重立板(22)和下胎过渡立板(23),线型立板焊接组合胎具形式,下胎承重立板(22)和下胎过渡立板(23)通过机加工形成压胎的下胎工作面,下胎工作面侧部设置有下胎围板(24),下胎(20)两端设有下胎加强吊耳(25),在下胎工作面中心设有下胎压胎长度中心线(26),下胎工作面两端设有下胎压胎宽度中心线(27),作为零件加工的位置调整基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胎压胎底板(11)与油压机或过渡胎连接,其上按连接槽位置布置螺栓连接孔,上胎压胎底板(11)的接触面在上胎(10)整体装焊后进行机加工,平面度≤1mm;所述上胎承重立板(12)设置在上胎压胎底板(11)上,上胎承重立板(12)布置数量根据所需承载强度校核计算确定;所述上胎过渡立板(13)布置在上胎承重立板(12)之间,上胎过渡立板(13)与上胎承重立板(12)边缘进行间断焊接,线型工作面侧开坡口连续满焊,上胎承重立板(12)与上胎过渡立板(13)之间根据零件的板厚开设塞焊孔焊接;所述上胎围板(14)布置在上胎工作面近邻,上胎围板(14)按上胎承重立板(12)与上胎过渡立板(13)侧面线型加工,贴焊到上胎承重立板(12)与上胎过渡立板(13)两侧,用于进一步加固上胎承重立板(12)与上胎过渡立板(13)的稳定性;所述上胎加强吊耳(15)装焊在上胎压胎底板(11)与上胎承重立板(12)之间,用于进一步加固上胎(10)整体稳定性和上胎(10)的安装吊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胎工作面两端为上胎承重立板(12)。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厚度高强钢双曲过渡环板一次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胎压胎底板(21)放置在对应的工作平台上固定,下胎压胎底板(21)的接触面在下胎(20)整体装焊后进行机加工,平面度≤1mm;所述下胎承重立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一刘伟鄂强赵琪李岩郑永红董恩铭于昊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