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希专利>正文

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3217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是在玻璃板上镀上导电层形成导电玻璃,再在导电层上镀一高阻率层,高阻率层上镀有发光粉层,最后再镀上背电极,填充分子筛,盖上背板,用封装带封装。正负电极分别由导电层和背电极层引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光面积大,光线均匀柔和,可用于标志性、装饰性的非工作照明及动静态图象文字显示等。(*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电子场致发光平板式固体化平面光源,即对普通玻璃进行特殊处理后,通电即可主动自发光的器件。直流场致发光技术是八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传导电流激发的电致发光技术,它采用的是电子能级跃进发光机理,形成方法是在ZnS为基质的禁带中掺予Cu++和Mn++,使电子能量产生二次传递,Cu++起敏化中心的作用,Mn++成为发光中心。采用包铜工艺在ZnS+Cu+++Mn++的粉层外包上CuxS,使发光粉层ZnS+Cu+++Mn++接近正电极处形成一电子能量高度集中的P-N结。因此,直流场至发光亮度及发光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比交流场致发光有所提高。但由于包铜在分子层外,在整个P-N结和乏铜区的形成过程中,必须存在一个初形成过程,即给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一个电加工过程,才能获得在电压激励下发光的特性,而这个过程将会通过较大电流,极易使发光粉层烧坏或使导电玻璃炸裂;当玻璃出现划痕时,由于导电膜极薄,会发生短路现象,使电流在划痕端点汇聚,烧坏发光粉,产生发光面局部黑斑,影响发光质量。上述原因使制造大尺寸的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屏几乎成为不可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绝缘强度高、在较高电压下使用时不被击穿、对外加电压稳压条件要求较低的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本技术的设计方案如下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具有玻璃板1,其上镀有一导电层9形成导电玻璃,导电层9上镀有一发光粉层7,发光粉层7上镀有背电极6,背电极6上设有背板4,背电极6与背板4之间填充有分子筛,负电极3由背电极6引出,正电极8由导电层9引出,玻璃板1和背板4的四周设有封装带2,其特殊之处是所述的发光粉层7与导电层9之间设有一高阻率层10。本技术的高阻率层10可采用ZnS层或ZnSe层等高阻率材料层。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的等效电路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是在普通玻璃板1上用In2O3镀一导电层9,构成导电玻璃;在导电层9上蒸镀一高阻率层10,形成高阻区,高阻区可采用ZnS层、ZnSe层等高阻率材料层;在高阻率层10上刮镀发光粉(ZnS+Cu+++Mn++)层7;最后蒸镀背电极6,背电极6采用Al或Sn。从导电层9和背电极6上分别引出正电极8和负电极3,在背电极6上填充分子筛5,可采用5A分子筛,盖上背板4,用环氧树脂加聚铣氨做封装带2将玻璃板1和背板4的四周围封装,外加电压初形成老化。背板4可采用玻璃、塑料或铁皮等材料。参见图2、图3,本技术增加高阻率层10,相当于在现有技术的等效电路中串联了一个高阻率电阻Rg。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增加高阻率层,提高了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的绝缘强度,减少了单位时间内通过该平面光源的电流,使该平面光源在初形成过程中通过较大电流时不致烧坏发光粉层、造成导电玻璃炸裂。实验表明,其初形成电流是现有技术的四分之一,初形成总功率减少到千分之一。2、绝缘强度的提高,使本技术在较高电压下不会被击穿。实验表明本技术可在400V电压下工作二万小时以上,而现有技术一般仅能在200V左右工作。3、高阻率层可起到分压的作用。当外加电压波动时,对本技术影响较小,即降低了本技术对驱动电压稳压条件的要求。4、本技术发光面积大,光线均匀柔和,节能耐用,成本低廉,可用于标志性,装饰性的非工作照明及动静态图象文字显示等。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具有玻璃板1,其上镀有一导电层9形成导电玻璃,导电层9上镀有一发光粉层7,发光粉层7上镀有背电极6,背电极6上设有背板4,背电极6与背板4之间填充有分子筛5,负电极3由背电极6引出,正电极8由导电层9引出,玻璃板1和背板4的四周设有封装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粉层7与导电层9之间设有一高阻率层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阻率层10为ZnS层或ZnSe层。专利摘要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是在玻璃板上镀上导电层形成导电玻璃,再在导电层上镀一高阻率层,高阻率层上镀有发光粉层,最后再镀上背电极,填充分子筛,盖上背板,用封装带封装。正负电极分别由导电层和背电极层引出。本技术发光面积大,光线均匀柔和,可用于标志性、装饰性的非工作照明及动静态图象文字显示等。文档编号H05B33/12GK2086959SQ91206248公开日1991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199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4月13日专利技术者王希, 赵明堂, 崔秦生, 黄继彬 申请人:王希, 赵明堂, 崔秦生, 黄继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流场致发光平面光源,具有玻璃板1,其上镀有一导电层9形成导电玻璃,导电层9上镀有一发光粉层7,发光粉层7上镀有背电极6,背电极6上设有背板4,背电极6与背板4之间填充有分子筛5,负电极3由背电极6引出,正电极8由导电层9引出,玻璃板1和背板4的四周设有封装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粉层7与导电层9之间设有一高阻率层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赵明堂崔秦生黄继彬
申请(专利权)人:王希赵明堂崔秦生黄继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