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310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及方法,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包括组对平台、第一端面定位装置、第二端面定位装置和对中定位装置,第二端面定位装置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组对平台上并用于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配合对臂架筒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两端夹紧,对中定位装置的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一对中驱动模块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对下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二对中驱动模块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对上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相较于人工组对,明显提升了组对精度、提高了组对效率以及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吊臂加工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小吨位的起重机臂架种类多,尺寸规格多,尺寸范围大,并且臂架筒体的精度要求较高,如图1所示,臂架筒体700需要由下盖板701和上盖板702进行筒体组对,而筒体组对质量对臂架筒体700的加工制造精度起到关键作用。现有技术中为了适用不同尺寸规格的臂架筒体,一般采用焊接平台对臂架筒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人工组对,导致组对精度差、效率低以及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人工组对导致组对精度差、效率低以及劳动强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中,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包括组对平台、第一端面定位装置、第二端面定位装置和对中定位装置;第一端面定位装置安装于组对平台上;第二端面定位装置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组对平台上并用于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配合对臂架筒体的上盖板和下盖板进行两端夹紧;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对中定位座、第一对中驱动模块、第二对中驱动模块、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和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对中定位座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组对平台上并位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和第二端面定位装置之间,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一对中驱动模块设置在对中定位座上并分别驱动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对下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二对中驱动模块设置在对中定位座上并分别驱动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对上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
[000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中定位座上还设置有安装立柱,对中定位装置还包括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安装立柱上的旋转横臂以及安装于旋转横臂远离安装立柱的一端的上盖板顶吸模块,上盖板顶吸模块用于吸取上盖板的上平面。
[000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盖板顶吸模块包括顶吸升降机构、顶吸座和顶吸磁体,顶吸座可上下升降地安装于旋转横臂远离安装立柱的一端,顶吸磁体安装于顶吸座上并用于吸取上盖板的上平面,顶吸升降机构安装于旋转横臂上并与顶吸座驱动连接,以能够驱动顶吸座在旋转横臂上进行升降运动。
[0007]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还包括两个激光间隙检测装置,两个激光间隙检测装置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上,并均用于对上盖板和下盖板的间距进行检测,以控制顶吸升降机构带动上盖板下降至与下盖板进行组对。
[000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中定位装置还包括两个压平支撑模块,两个压平支撑模块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的上端,压平支撑模块包括设置在下盖板侧定位模块的上端的平移伸缩机构以及与平移伸缩机构驱动连接的伸缩平板,平移伸缩机构用于
驱动伸缩平板伸出设置,以使得伸缩平板的下平面压平下盖板或者伸缩平板的上平面支撑上盖板。
[000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平移伸缩机构包括伸缩驱动件、滑移导轨和滑移座,滑移导轨沿横向延伸设置在下盖板侧定位模块的上端,滑移座可移动地安装于滑移导轨上并与伸缩平板连接,伸缩驱动件设置在下盖板侧定位模块的上端并与滑移座驱动连接,以驱动滑移座在滑移导轨上进行移动。
[001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对中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对中定位座上的第一对中驱动件和第一对中丝杆,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分别与第一对中丝杆连接,第一对中驱动件与第一对中丝杆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对中丝杆旋转,以使得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在第一对中丝杆上进行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第二对中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对中定位座上的第二对中驱动件和第二对中丝杆,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分别与第二对中丝杆连接,第二对中驱动件与第二对中丝杆驱动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二对中丝杆旋转,以使得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在第二对中丝杆上进行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001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侧定位升降机构、第一侧定位座和第一侧定位磁体,第一安装架可横向移动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并与第一对中丝杆连接,第一侧定位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并与第一侧定位座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侧定位座进行升降运动,第一侧定位磁体安装于第一侧定位座上并用于与下盖板的侧面吸和。
[0012]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侧定位升降机构、第二侧定位座和第二侧定位磁体,第二安装架可横向移动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并与第二对中丝杆连接,第二侧定位升降机构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并与第二侧定位座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侧定位座进行升降运动,第二侧定位磁体安装于第二侧定位座上并用于与上盖板的侧面吸和。
[001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还包括辅助定位装置,辅助定位装置包括辅助定位座、两个固定立柱和两个辅助侧定位模块,辅助定位座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组对平台上并位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和第二端面定位装置之间,两个固定立柱相对间隔设置在辅助定位座上,两个辅助侧定位模块一一对应地安装于两个固定立柱上并用于分别对下盖板和上盖板的相对两侧的相接处进行对位夹紧。
[00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方法,其中,臂架筒体智能组对方法应用于根据以上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臂架筒体智能组对方法包括:
[0015]控制第二端面定位装置朝向第一端面定位装置进行移动,以将放置于对中定位座上的下盖板推动至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抵接;
[0016]控制第一对中驱动模块分别驱动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在对中定位座上进行相向移动,以分别从下盖板的相对两侧对下盖板进行对中夹紧;
[0017]控制第二对中驱动模块分别驱动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在对中定位座上进行相对移动,以对转移至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之间的上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
[0018]控制第二端面定位装置将下盖板和上盖板夹紧于第一端面定位装置和第二端面定位装置之间。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具有如下的有
益效果:
[0020]当使用上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时,由于包括组对平台、第一端面定位装置、第二端面定位装置和对中定位装置,对中定位装置的对中定位座用于支撑下盖板,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一对中驱动块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在对中定位座上进行相向移动,以使得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能够分别从下盖板的相对两侧对下盖板进行对中夹紧,并且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也为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对中定位座上,第二对中驱动块用于分别驱动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在对中定位座上进行相向移动,以使得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可以对转移至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之间的上盖板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从而实现下盖板和上盖板在上下方向上的对接,此外,第二端面定位装置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组对平台上,则通过控制第二端面定位装置朝向第一端面定位装置移动,可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包括:组对平台(100);第一端面定位装置(200),安装于所述组对平台(100)上;第二端面定位装置(300),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组对平台(100)上并用于与所述第一端面定位装置(200)配合对臂架筒体(700)的上盖板(702)和下盖板(701)进行两端夹紧;对中定位装置(400),包括对中定位座(410)、第一对中驱动模块(460)、第二对中驱动模块(470)、两个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和两个上盖板侧定位模块(430),所述对中定位座(410)沿纵向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组对平台(10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定位装置(200)和所述第二端面定位装置(300)之间,两个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对中定位座(410)上,所述第一对中驱动模块(460)设置在所述对中定位座(410)上并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对所述下盖板(701)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两个所述上盖板侧定位模块(430)可横向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对中定位座(410)上,所述第二对中驱动模块(470)设置在所述对中定位座(410)上并用于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上盖板侧定位模块(430)对所述上盖板(702)的相对两侧进行对中夹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定位座(410)上还设置有安装立柱(411),所述对中定位装置(400)还包括可水平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立柱(411)上的旋转横臂(412)以及安装于所述旋转横臂(412)远离所述安装立柱(411)的一端的上盖板顶吸模块(440),所述上盖板顶吸模块(440)用于吸取所述上盖板(702)的上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顶吸模块(440)包括顶吸升降机构(441)、顶吸座(442)和顶吸磁体(443),所述顶吸座(442)可上下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旋转横臂(412)远离所述安装立柱(411)的一端,所述顶吸磁体(443)安装于所述顶吸座(442)上并用于吸取所述上盖板(702)的上平面,所述顶吸升降机构(441)安装于所述旋转横臂(412)上并与所述顶吸座(442)驱动连接,以能够驱动所述顶吸座(442)在所述旋转横臂(412)上进行升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还包括两个激光间隙检测装置(500),两个所述激光间隙检测装置(50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上盖板侧定位模块(430)上,并均用于对所述上盖板(702)和所述下盖板(701)的间距进行检测,以控制所述顶吸升降机构(441)带动所述上盖板(702)下降至与所述下盖板(701)进行组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定位装置(400)还包括两个压平支撑模块(450),两个所述压平支撑模块(450)一一对应地设置在两个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的上端,所述压平支撑模块(450)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的上端的平移伸缩机构(451)以及与所述平移伸缩机构(451)驱动连接的伸缩平板(452),所述平移伸缩机构(451)用于驱动所述伸缩平板(452)伸出设置,以使得所述伸缩平板(452)的下平面压平所述下盖板(701)或者所述伸缩平板(452)的上平面支撑所述上盖板(70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臂架筒体智能组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伸缩机构
(451)包括伸缩驱动件(453)、滑移导轨(454)和滑移座(455),所述滑移导轨(454)沿横向延伸设置在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的上端,所述滑移座(455)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移导轨(454)上并与所述伸缩平板(452)连接,所述伸缩驱动件(453)设置在所述下盖板侧定位模块(420)的上端并与所述滑移座(455)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滑移座(455)在所述滑移导轨(454)上进行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旺周鲜平胡桂平刘玮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