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3015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包括顶板、集雨槽、横向支撑架、纵向支撑架、中心支撑条、辅助筋条、辅助支撑架、引流管、连接管、出水管、分散器、疏水涂层、车轮、轮锁、万向转动盘、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通过集雨槽、引流管、连接管、出水管的设置,使得降雨从低处的出水管出口排出,防止了汇集的雨水从高处掉落,与地面碰撞后,溅射的小水滴进入装置下的设备内,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在顶板表面上设计分散器,避免了雨水在顶板产生局部的汇集,引起局部渗漏,威胁下方设备的运行安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充分避免了雨水对室外设备、装置的损伤;延长了设备、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公开技术通常采样传统防雨水渗漏装置,传统装置顶部多为平板形或弓形,当降水量过大时,传统装置顶板,不可避免的发生局部雨水聚集以及渗漏,使得对装置下方的设备存在被雨水浸湿发生故障的潜在隐患。并且传统装置的顶板在大量雨水的压迫下,其顶部结构长时间受力,将会受到不可逆的损坏。并且当降水量较大时,雨水在顶部汇集后从传统装置的四周顶部边缘落下,汇集后的雨水落下,与地面碰撞,形成了大量的小水滴,在长时间的降雨下,不可避免的,存在相当一部分的碎裂的小水滴进入设备,导致设备损坏。
[000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存在的缺陷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0005]现有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无法将雨水进行分散,雨水聚集后,容易发生局部的快速渗漏,并且对装置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且没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雨水快速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1)、集雨槽(2)、横向支撑架(3)、纵向支撑架(4)、中心支撑条(5)、辅助筋条(6)、辅助支撑架(7)、引流管(8)、连接管(9)、出水管(10)、分散器(11)、疏水涂层(12)、车轮(13)、轮锁(14)、万向转动盘(15)、固定柱(16);所述顶板(1)为呈现一定弧度的弧状长方顶板(1),所述顶板(1)的长边下方有横向支撑架(3);所述横向支撑架(3)为空心立方体,所述横向支撑架(3)分别位于顶板(1)两侧长边的下方,所述位于顶板(1)两侧长边下方的横向支撑架(3)与顶板(1)长边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架(4)位于顶板(1)两侧弧边下方,所述纵向支撑架(4)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顶板(1)长边下的横向支撑架(3)的一端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16)为矩形中空柱体或中空圆柱体,所述固定柱(16)分别位于横向支撑架(3)与纵向支撑架(4)的结合处;所述固定柱(16)上端与横纵支撑架结合处下端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撑架(7)为空心立方体;所述辅助支撑架(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支撑架(4)的中部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支撑条(5)共4~8条,所述中心支撑条(5)为空心圆柱体,所述中心支撑条(5)底部位于辅助支撑架(7)上端,所述中心支撑条(5)在辅助支撑架(7)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所述中心支撑条(5)的底端与辅助支撑条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支撑条(5)的顶部与顶板(1)下表面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筋条(6)共8~16个,所述辅助筋条(6)位于中心支撑条(5)两侧,所述辅助筋条(6)与中心支撑条(5)之间存在一定倾角,所述辅助筋条(6)的底端与辅助支撑柱之间存在固定连接,所述辅助筋条(6)顶端与顶板(1)下表面之间存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良兵云振宇马晓蕾谭琪琦张伟张瑶王宇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