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1278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6 21:26
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涉及一种公交亭。为了解决现有的公交亭的舒适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由混凝土底座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底座上的亭主体构成;亭主体包括四面合围的立墙和屋顶,其中一个立墙上开有窗口并设置有自动百叶窗;屋顶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集热器;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中设置有散热器;亭主体内设置有热管,热管的蒸发段设置在混凝土底座内,热管的冷凝段设置在热管的上端并与栏杆连通,栏杆与座椅通过连接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即具备景观装饰功能,还具备根据风力、温度等气候条件对亭主体内温度和通风条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提高了室内乘客候车时的舒适程度。提高了室内乘客候车时的舒适程度。提高了室内乘客候车时的舒适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亭。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加快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呈现多元化,但私家车的大规模增长,产生了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发,也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并加剧了能源消耗,公交是公告交通的简称,城市中的公交承担着居民出行的主要任务,也是解决现有的交通拥堵、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0003]公交亭或公交站亭是作为公交线路接驳的重要建筑,能够为居民短时候车时提供遮阳、避雨、防风等功能,并提供公交线路的指示。黑龙江是我国的寒冷地区,特点是冬冷夏热,并且冬季早晚温差大,而现有的公交亭多为敞开式建筑,仅能够为待车乘客提供遮雨或遮阳功能,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下,例如夏季高温时或冬季低温时,敞开式的公交亭必然会使乘客处于炎热或寒冷的条件下,乘客舒适差。而如果建设封闭的公交亭,并配备温度调节装置如空调等,势必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公交亭的舒适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本专利技术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由混凝土底座(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亭主体构成;亭主体包括四面合围的立墙(2)和屋顶(3),其中一个立墙(2)上开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自动百叶窗(4);屋顶(3)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和集热器(6);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中设置有散热器(7);集热器(6)的集热器出液管(8)与散热器(7)的进液管连接,集热器(6)的集热器进液管(10)与散热器(7)的出液管连接;集热器出液管(8)上设置有循环泵(11);亭主体内的立墙(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栏杆(13),栏杆(13)由中空管制备而成;立墙(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花盆托架(20);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上设置有座椅(14),座椅(14)由多个连通的中空管制备而成;亭主体内设置有热管(12),热管(12)的蒸发段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内,热管(12)的冷凝段设置在热管(12)的上端并与栏杆(13)连通,栏杆(13)与座椅(14)通过连接管(15)连通;所述自动百叶窗(4)由多个平行搭接的叶片(16)构成;叶片(16)的侧边的一端与立墙(2)铰接,叶片(16)的侧边的另一端与连杆(18)铰接,与连杆(18)铰接的叶片(16)侧边端部内设置有永磁体(17),立墙(2)内与叶片(16)闭合时永磁体(1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铁(19),电磁铁(19)和永磁体(17)的磁极相同端相对设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热管(12)为虹吸热管。
[0006]进一步的,四面合围的立墙(2)中一个立墙(2)上开有门。
[0007]进一步的,所述栏杆(13)的两端与立墙(2)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池板(5)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电磁铁(19)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座椅(14)的高为40cm。
[0010]进一步的,所述栏杆(13)的高度为85

90cm。
[0011]本专利技术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即具备景观装饰功能,还具备根据风力、温度等气候条件对亭主体内温度和通风条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提高了室内乘客候车时的舒适程度,并且自动化程度高,设置的装备构造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的结构示意图(内部);
[0014]图3为自动百叶窗(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0016]实施例1,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例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由混凝土底座(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亭主体构成;亭主体包括四面合围的立墙(2)和屋顶(3),其中一个立墙(2)上开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自动百叶窗(4);四面合围的立墙(2)中一个立墙(2)上开有门;屋顶(3)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和集热器(6);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中设置有散热器(7);集热器(6)的集热器出液管(8)与散热器(7)的进液管连接,集热器(6)的集热器进液管(10)与散热器(7)的出液管连接;集热器出液管(8)上设置有循环泵(11);屋顶(3)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5)用于发电并供应给电磁铁(19)和蓄电池,也可以用于照明。亭主体内的立墙(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栏杆(13),栏杆(13)由中空管制备而成,栏杆(13)的两端与立墙(2)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立墙(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花盆托架(20);花盆托架(20)用于公交亭的装置外观装饰,可以放置装饰用绿植。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上设置有座椅(14),座椅(14)由多个连通的中空管制备而成;亭主体内设置有热管(12),热管(12)的蒸发段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内,热管(12)为虹吸热管;热管(12)的冷凝段设置在热管(12)的上端并与栏杆(13)连通,栏杆(13)与座椅(14)通过连接管(15)连通;集热器(6)用于热量的吸收,集热器(6)在冬季或昼夜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开启,在高温的季节关闭,集热器(6)内吸收热量的介质经过集热器出液管(8)输送至散热器(7)后将混凝土底座(1)加热,混凝土材质的底座是良好的蓄能材料,能够储存大量的热,当夜间或低温时混凝土底座(1)向亭主体内散热,可以实现“地热”效果;同时热管(12)还能够将热量传递至栏杆(13)和座椅(14),提高了舒适性。所述自动百叶窗(4)由多个平行搭接的叶片(16)构成;叶片(16)的侧边的一端与立墙(2)铰接,叶片(16)的侧边的另一端与连杆(18)铰接,与连杆(18)铰接的叶片(16)侧边端部内设置有永磁体(17),立墙(2)内与叶片(16)闭合时永磁体(1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电磁铁(19),电磁铁(19)和永磁体(17)的磁极相同端相对设置;电池板(5)与蓄电池连接,蓄电池与电磁铁(19)连接;自动百叶窗(4)中电磁铁(19)和永磁体(17)的磁极相同端相对设置,能够根据环境中的风速实现自动调节开闭大小,当风力较大时叶片(16)在风压下趋于闭合,当风力较小时叶片(16)在电磁排斥力下张开,实现了通风条件的适应调整。所述座椅(14)的高为40cm;所述栏杆(13)的高度为85

90cm,栏杆(13)的高度符合人体工程学,便于身体倚靠来短暂临时等候休息。本实施例基于气候适应
性景观公交亭即具备景观装饰功能,还具备根据风力、温度等气候条件对亭主体内温度和通风条件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提高了室内乘客候车时的舒适程度,并且自动化程度高,设置的装备构造简单,成本低,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其特征在于:基于气候适应性景观公交亭由混凝土底座(1)以及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上的亭主体构成;亭主体包括四面合围的立墙(2)和屋顶(3),其中一个立墙(2)上开有窗口,窗口上设置有自动百叶窗(4);屋顶(3)上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5)和集热器(6);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中设置有散热器(7);集热器(6)的集热器出液管(8)与散热器(7)的进液管连接,集热器(6)的集热器进液管(10)与散热器(7)的出液管连接;集热器出液管(8)上设置有循环泵(11);亭主体内的立墙(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栏杆(13),栏杆(13)由中空管制备而成;立墙(2)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花盆托架(20);亭主体内的混凝土底座(1)上设置有座椅(14),座椅(14)由多个连通的中空管制备而成;亭主体内设置有热管(12),热管(12)的蒸发段设置在混凝土底座(1)内,热管(12)的冷凝段设置在热管(12)的上端并与栏杆(13)连通,栏杆(13)与座椅(14)通过连接管(15)连通;所述自动百叶窗(4)由多个平行搭接的叶片(16)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晨旸赵广宇胡健原家欣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