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易失存储器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可以在系统断电情况下保存数据。
[0003]目前,主流的非易失存储器包括快闪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由于写入速度快和集成度高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与应用。在针对快闪存储器的开发及应用中,缩减器件的制造工艺流程,且提高器件的稳定性,是目前快闪存储器的一项研究重点。
[0004]因此,如何缩减存储器的制造工艺流程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效缩减存储器的制造工艺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及生产良率,并且利于增大制备工艺窗口, 以提高了器件的工艺稳定性。
[0006]一方面,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结构,包括:衬底,具有阵列区以及位于阵列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存储单元,位于阵列区,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平面晶体管和存储晶体管;第一平面晶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具有阵列区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存储单元,位于所述阵列区,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平面晶体管和存储晶体管;所述第一平面晶体管包括第一栅极结构;所述存储晶体管包括存储栅极结构;所述存储栅极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浮动栅极和控制栅极;以及,外围电路,位于所述周边区,包括第二平面晶体管;所述第二平面晶体管包括第二栅极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结构、所述存储栅极结构和所述第二栅极结构三者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极结构包括:第一栅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第一栅极,设置于所述第一栅介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第一接触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背离所述第一栅介质层的表面;第一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及所述第一接触层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一栅介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极结构包括:第二栅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衬底一侧;第二栅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栅介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第二接触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背离所述第二栅介质层的表面;第二侧墙,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及所述第二接触层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栅介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栅极位于所述浮动栅极背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存储栅极结构还包括: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浮动栅极和所述控制栅极之间;其中,所述浮动栅极、所述层间介质层和所述控制栅极三者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合。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半导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栅极结构还包括:第三栅介质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和所述浮动栅极之间;第三接触层,设置于所述控制栅极背离所述层间介质层的表面;第三侧墙,设置于所述浮动栅极、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控制栅极及所述第三接触层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第三栅介质层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6.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具有阵列区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区至少一侧的周边区;于所述衬底位于所述阵列区的部分上分别形成第一栅极结构和存储栅极结构,以及于所述衬底位于所述周边区的部分上形成第二栅极结构;其中,所述存储栅极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浮动栅极和控制栅极;所述第一栅极结构、所述存储栅极结构和所述第二栅极结构三者背离所述衬底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导体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栅极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成海,李庆民,林滔天,叶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新晶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