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245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其中,六工位分度盘处循环布置有背钢上料机构、背钢加热机构、上层压合机构、散热机构、光学检测机构、成品下料机构;三工位分度盘与六工位分度盘通过传动机构实现联动,且三工位分度盘处循环布置有定量供料箱、衬料加热机构、下层压合机构,其中下层压合机构与上层压合机构布置于同一竖直方向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各分度盘组合联动运行,实现钢背与衬料的上料、加热、压合、成品散热、检测、输出,能够有效提高刹车片压合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刹车片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对各物料自动上料的目的,进而替代工作人员手动上料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刹车片生产效率、生产精度。生产精度。生产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刹车片生产
,具体的说是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刹车片也叫刹车皮,是由钢铸的背钢部件以及压合在其上的摩擦衬块组成,通过背钢部的销孔连接于液压系统中,通过液压系统控制刹车片与轮毂上的制动盘作用实现制动效果。
[0003]在刹车片的压合生产过程中,是将颗粒、粉末状的衬料与背钢组合,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压合为统一整体。然而传统用于生产刹车片的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借助工作人员手动操控,难以实现背钢、衬料的稳定、精确上料,难以按照加工流程快速实现对背钢、衬料的加热、压合,以及对成品的散热、检测以及下料工序,导致刹车片生产效率受限,由于各工序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存在较大的操作误差,难以保证刹车片的生产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刹车片压合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刹车片生产效率,能够实现对各物料自动上料的目的,进而替代工作人员手动上料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刹车片生产效率、生产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安装于工作台上的六工位分度盘、三工位分度盘,六工位分度盘上循环布置有背钢上料工位、背钢加热工位、上层压合工位、散热工位、检测工位、成品下料工位,背钢上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背钢上料机构,背钢加热工位处配套安装有背钢加热机构,上层压合工位处配套安装有上层压合机构,散热工位处配套安装有散热机构,检测工位处配套安装有光学检测机构,成品下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成品下料机构;三工位分度盘与六工位分度盘通过传动机构实现联动,三工位分度盘上循环布置有衬料供料工位、衬料加热工位、下层压合工位,上层压合工位与下层压合工位布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衬料供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定量供料箱,衬料加热工位处配套衬料加热机构,下层压合工位处配套安装有下层压合机构,且下层压合机构与上层压合机构配合作用实现对背钢、衬料的压合成型功能。
[0006]在加工刹车片时,通过背钢上料机构向六工位分度盘输送钢背,通过定量供料箱向三工位分度盘输送粉末、颗粒状的衬料。
[0007]控制六工位分度盘转动1/6圆周角,控制三工位分度盘转动1/3圆周角,分别将钢背、衬料转动至背钢加热工位、衬料加热工位进行加热。
[0008]再次控制六工位分度盘转动1/6圆周角,控制三工位分度盘转动1/3圆周角,分别将加热后的钢背、衬料转动至上层压合工位、下层压合工位处,并保持竖直相对,在上层压
合机构、下层压合机构的配合作业下,将钢背、衬料压合而成刹车片。
[0009]之后控制六工位分度盘转动1/6圆周角,使压合成型刹车片由散热机构对其冷却散热,使其温度降至常温状态。
[0010]再次控制六工位分度盘转动1/6圆周角,由光学检测机构对冷却降温后的刹车片进行光学检测,以判断其是否合格,最后控制六工位分度盘转动1/6圆周角,由成品下料机构将检测完成的刹车片输出。
[0011]按照上述方案持续运行,能够对刹车片进行高效率、高自动化的快速生产。
[0012]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六工位分度盘能够稳定运转,进而完顺序成钢背的上料、加热,钢背与衬料件的压合成型,成品件的散热,成品件的光学检测,成品件的下料输出功能,提供有如下关于六工位分度盘的技术方案。
[0013]所述六工位分度盘包括第一定盘、第一转盘、第一转套、第一定轴、第一电机,第一定轴固接于工作台上并呈竖直布置,第一转套转动安装于第一定轴外围,且第一电机与第一转套动力连接,第一定盘、第一转盘的轴心分别与第一定轴、第一转套的顶端固接,且第一定盘布置于第一转盘的上方,第一转盘上均匀固接有六组布置在第一定盘外围的第一加工座,且第一加工座中开设有第一加工槽,所述背钢加热机构、上层压合机构、光学检测机构配套安装于第一定盘上。
[0014]在以上关于六工位分度盘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保证三工位分度盘能够稳定运转,进而书序完成衬料的定量上料、加热,衬料件与钢背的压合成型,提供如下关于三工位分度盘以及传动机构的技术方案。
[0015]所述三工位分度盘包括第二定盘、第二转盘、第二转套、第二定轴,第二定轴固接于工作台上并呈竖直布置,第二转套转动安装于第二定轴外围,第二定盘、第二转盘的轴心分别与第二定轴、第二转套的顶端固接,且第二定盘布置于第二转盘的上方,第二转盘上均匀固接有三组布置在第二定盘外围的第二加工座,各第二加工座中均开设有两组对称布置的第二加工槽,第二加工槽中滑动安装有滑动垫板,所述第二定盘上配套安装有衬料加热机构。
[0016]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同步带,第一同步轮固接于所述第一转套上,第二同步轮固接于第二转套上,且同步带绕制在第一同步轮与第二同步轮之间并呈紧绷状态。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中,为保证背钢上料机构能够将钢背稳定输送至六工位分度盘上的背钢上料工位处,提供如下关于背钢上料机构的技术方案。
[0018]所述背钢上料机构包括皮带供料模组、直线行进模组、第一夹具组件,皮带供料模组配套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皮带供料模组上安装有料仓板,料仓板上均匀开设有与存放槽,直线行进模组架设于皮带供料模组与所述背钢上料机构之间,且直线行进模组与皮带供料模组保持垂直布置,第一夹具组件配套安装于直线行进模组的活动部件上。
[0019]在以上关于三工位分度盘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如下关于定量供料箱的技术方案,以对第二加工座上的两组第二加工槽中输入等量的颗粒、粉末状衬料。
[0020]定量供料箱包括储料箱、供料管、流量计、开关阀,定量供料箱安装于所述第二转盘的上方侧,供料管包括竖直并排布置的两组,且两组供料管连通至储料箱底部,流量计、开关阀配套安装于各组供料管上。
[0021]在以上关于六工位分布盘、三工位分度盘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提供如下关于背钢加热机构、衬料加热机构的技术方案,以保证对所要压合成型的钢背、衬料件稳定加热。
[0022]背钢加热机构包括第一升降模组、第一加热座,第一升降模组固定安装于第一定盘上,第一加热座固定安装于第一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且第一加热座与第一加工槽嵌套吻合;衬料加热机构包括第二升降模组、第二加热座,第二升降模组固定安装于第二定盘上,第二加热座包括对称布置的两组,且两组第二加热座固定安装于第二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第二加热座与第二加工槽嵌套吻合。
[0023]在以上关于六工位分度盘、三工位分度盘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为保证上层压合机构、下层压合机构配合作业,能够将经过上层加热机构、下层加热机构加热后的钢背、衬料件压合成型,生成刹车片成品,提供如下关于上层压合机构、下层压合机构的技术方案。
[0024]上层压合机构包括第三升降模组、压合垫座,第三升降模组固定安装于第一定盘上,压合垫座固定安装于第三升降模组的活动部件上。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以及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六工位分度盘(2)、三工位分度盘(3),六工位分度盘(2)上循环布置有背钢上料工位、背钢加热工位、上层压合工位、散热工位、检测工位、成品下料工位,背钢上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背钢上料机构(4),背钢加热工位处配套安装有背钢加热机构(5),上层压合工位处配套安装有上层压合机构(6),散热工位处配套安装有散热机构(7),检测工位处配套安装有光学检测机构(8),成品下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成品下料机构(9);三工位分度盘(3)与六工位分度盘(2)通过传动机构实现联动,三工位分度盘(3)上循环布置有衬料供料工位、衬料加热工位、下层压合工位,上层压合工位与下层压合工位布置在同一竖直方向上,衬料供料工位处配套安装有定量供料箱(10),衬料加热工位处配套衬料加热机构(11),下层压合工位处配套安装有下层压合机构(12),且下层压合机构(12)与上层压合机构(6)配合作用实现对背钢、衬料的压合成型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六工位分度盘(2)包括第一定盘(15)、第一转盘(16)、第一转套(17)、第一定轴(18)、第一电机(19),第一定轴(18)固接于工作台(1)上并呈竖直布置,第一转套(17)转动安装于第一定轴(18)外围,且第一电机(19)与第一转套(17)动力连接,第一定盘(15)、第一转盘(16)的轴心分别与第一定轴(18)、第一转套(17)的顶端固接,且第一定盘(15)布置于第一转盘(16)的上方,第一转盘(16)上均匀固接有六组布置在第一定盘(15)外围的第一加工座(20),且第一加工座(20)中开设有第一加工槽(21),所述背钢加热机构(5)、上层压合机构(6)、光学检测机构(8)配套安装于第一定盘(15)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工位分度盘(3)包括第二定盘(24)、第二转盘(25)、第二转套(26)、第二定轴(27),第二定轴(27)固接于工作台(1)上并呈竖直布置,第二转套(26)转动安装于第二定轴(27)外围,第二定盘(24)、第二转盘(25)的轴心分别与第二定轴(27)、第二转套(26)的顶端固接,且第二定盘(24)布置于第二转盘(25)的上方,第二转盘(25)上均匀固接有三组布置在第二定盘(24)外围的第二加工座(28),各第二加工座(28)中均开设有两组对称布置的第二加工槽(29),第二加工槽(29)中滑动安装有滑动垫板(30),所述第二定盘(24)上配套安装有衬料加热机构(11);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轮(31)、第二同步轮(32)、同步带,第一同步轮(31)固接于所述第一转套(17)上,第二同步轮(32)固接于第二转套(26)上,且同步带绕制在第一同步轮(31)与第二同步轮(32)之间并呈紧绷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上料的刹车片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钢上料机构(4)包括皮带供料模组、直线行进模组、第一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满华常江刘海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搏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