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底座及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1094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站底座及清洁系统,涉及家用清洁技术领域。一种基站底座,用于与清洁机器人配合,清洁机器人包括滚刷,基站底座包括:座体、加热元件和风机;座体设有第一容纳腔体、第二容纳腔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第一容纳腔体位于风道的一端处,并与风道连通,风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在清洁机器人与基站底座配合的情况下,出风口用于与滚刷对应设置,第二容纳腔体设置于风道的位于第一容纳腔体与出风口之间的区域,并与风道连通,风机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体,加热元件设置于第二容纳腔体。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基站底座。本申请能够解决滚刷长时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而影响家庭环境等问题。异味而影响家庭环境等问题。异味而影响家庭环境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站底座及清洁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家用清洁
,具体涉及一种基站底座及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清洁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通过清洁机器人可以对多种家庭场景进行清洁工作,如,扫地、拖地、烘干等。然而,当清洁机器人完成清洁工作后,其滚刷仍存有部分水分,当清洁机器人回到基站后,由于滚刷处的空间较为狭小,使得该处的空气流动较慢,不易流通,从而导致滚刷不易晾干。由于滚刷长时间潮湿,长此以往,滚刷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从而对家庭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底座及清洁系统,能够解决滚刷长时间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产生异味而影响家庭环境等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底座,用于与清洁机器人配合,所述清洁机器人包括滚刷,所述基站底座包括:座体、加热元件和风机;
[0006]所述座体设有第一容纳腔体、第二容纳腔体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所述第一容纳腔体位于所述风道的一端处,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道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在所述清洁机器人与所述基站底座配合的情况下,所述出风口用于与所述滚刷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容纳腔体设置于所述风道的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区域,并与所述风道连通,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清洁机器人远离所述基站底座的方向。
[000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清洁机器人和上述基站底座;
[0008]所述基站底座与所述清洁机器人配合,用于对所述清洁机器人的滚刷进行烘干处理。
[0009]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风机的作用下,气体沿着风道流动至出风口,并经由出风口吹向滚刷,与此同时,气体在风道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到加热元件的加热作用,从而可以向滚刷吹热风,以加快滚刷中含有水分的蒸发,从而可以缩短滚刷的干燥时间,以避免滚刷长时间潮湿而容易滋生细菌,进而保证了家庭环境的良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底座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底座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底座去掉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底座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0014]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站底座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0015]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清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00

基站底座;
[0018]110

座体;111

外壳;112

底板;113

第一容纳腔体;114

第二容纳腔体;115

风道;1151

底壁;1152

顶壁;1153

第一挡风筋;1154

第二挡风筋;1155

第三挡风筋;1156

第四挡风筋;116

出风口;117

承载面;1171

凹槽;1172

倾斜面;118

第五挡风筋;
[0019]120

加热元件;
[0020]130

风机;
[0021]140

防护壳;141

安装筋位;
[0022]150

柔性套;
[0023]200

清洁机器人;
[0024]300

基站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6]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7]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8]参考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站底座100,应用于清洁系统,用于与清洁机器人200配合,其中,清洁机器人200可以包括滚刷,当清洁机器人200清洁作业完成后,回到基站底座100处,通过清洁系统的基站本体300可以对清洁机器人200进行清洗,而清洗过后,通过基站底座100可以对清洁机器人200的滚刷进行干燥,以保证滚刷不会因为长时间存水而滋生细菌。示例性地,清洁机器人200可以为扫地机器人,当然,还可以为其他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029]所公开的基站底座100包括座体110、加热元件120和风机130。其中,座体110为基础安装构件,其可以为加热元件120、风机130等构件提供安装基础,与此同时,座体110还可以对清洁机器人200起到承载作用。加热元件120用于对气体进行加热,以使加热后的气体被输送至滚刷,以促进滚刷干燥。风机130用于鼓风,以便于使气体吹向滚刷。
[0030]本申请实施例中,座体110可以设有第一容纳腔体113、第二容纳腔体114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115,其中,第一容纳腔体113位于风道115的一端处,并与风道115连通,且风机130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体113中,如此,通过第一容纳腔体113可以为风机130提供安装
空间,并且可以使风机130输出的气体流入风道115中,以便于使气体通过风道115传输至预设位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容纳腔体113可以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将风机130的进风口与外界环境连通,以便于使外界气体能够经由进气口进入第一容纳腔体113,并经由进风口进入风机130。
[0031]风道115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116,且在清洁机器人200与基站底座100配合的情况下,出风口116用于与滚刷对应设置。基于此,可以使风机130鼓入风道115中的气体最终由出风口116吹向滚刷,以便于加快滚刷干燥。示例性地,出风口116与滚刷可以正相对设置,当然,还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站底座,用于与清洁机器人(200)配合,所述清洁机器人(200)包括滚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底座(100)包括:座体(110)、加热元件(120)和风机(130);所述座体(110)设有第一容纳腔体(113)、第二容纳腔体(114)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风道(115),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3)位于所述风道(115)的一端处,并与所述风道(115)连通,所述风道(115)的另一端设有出风口(116),在所述清洁机器人(200)与所述基站底座(100)配合的情况下,所述出风口(116)用于与所述滚刷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14)设置于所述风道(115)的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3)与所述出风口(116)之间的区域,并与所述风道(115)连通,所述风机(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3),所述加热元件(120)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14),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清洁机器人(200)远离所述基站底座(100)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0)具有用于承载所述清洁机器人(200)的承载面(117);所述承载面(117)的至少部分凹陷形成凹槽(1171),所述凹槽(1171)的一端设有倾斜面(1172),所述倾斜面(1172)用于与位于所述凹槽(1171)中的所述滚刷相对设置,所述出风口(116)开设于所述倾斜面(117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10)包括底壁(1151)、顶壁(1152)、第一挡风筋(1153)、第二挡风筋(1154)、第三挡风筋(1155)和第四挡风筋(1156);所述底壁(1151)与所述顶壁(1152)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风筋(1153)与所述第二挡风筋(1154)间隔设置,且两者均连接于所述底壁(1151)与所述顶壁(1152)之间,以使所述底壁(1151)、所述顶壁(1152)、所述第一挡风筋(1153)和所述第二挡风筋(1154)共同围设成第一风道段,所述第一风道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体(11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体(114)之间;所述第三挡风筋(1155)与所述第四挡风筋(1156)间隔设置,且两者均连接于所述底壁(1151)与所述顶壁(11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栋孟向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萤石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