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管、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1051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芯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压管、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相对于圆形泡孔结构的多孔材料,泡孔壁形成的毛细作用大大增加,导油速率显著提高,进而有利于提升烟油雾化效率和雾化量,且能防止漏液现象发生。能防止漏液现象发生。能防止漏液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压管、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雾化芯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热压管、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发热体是电子烟设备的核心部件,其由富含多孔结构的导油材料和发热元件组合而成,现有多孔结构的导油材料包括有机棉、无纺布、多孔陶瓷、活性炭、合成纤维等。棉纤维或其他纤维棉存在机械强度差、结构不稳定、装配一致性差的问题;有机棉不耐热,常规的有机棉芯发热体,发热丝加热到200℃左右会发生部分分解,产生醛酮类有毒物质,继续升温,超过300℃开始烧焦、分解,吸油性能急剧下降,烟雾量变小,并且伴有严重的抽吸焦味。多孔陶瓷主要由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碳化硅等无机材料加助烧剂、造孔剂通过烧结而成,具有耐高温、抗酸碱和有机介质腐蚀等优点,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有机纤维导油材料的诸多缺陷,但多孔陶瓷发热体制备工艺难度大、生产能耗高,且孔隙率较低、密度大、容易粉化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其在电子烟领域的应用。
[0003]有机多孔泡沫材料采用高分子树脂如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酰亚胺、聚芳醚酮、聚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等基体材料添加发泡剂、表面活性剂等经过发泡工艺得到,具有丰富的三维网状结构、范围可调的高孔隙率等优点,然而如将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直接作为电子烟发热体导油材料,其导油速率有限,易出现漏液现象,进而会影响电子烟烟雾量,影响抽吸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利用现有有机多孔泡沫材料作为电子烟发热体导油材料,其导油速率有限,易出现漏液现象,进而会影响电子烟烟雾量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热压管、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有机多孔泡沫材料,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16):1;优选的,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7):1。
[0008]优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0

300kg/m3,孔隙率为50

99%;优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30

160kg/m3,孔隙率为80

95%。
[0009]优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呈圆柱形,选自聚酰亚胺多孔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多孔泡沫、聚芳醚酮多孔泡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多孔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呈三维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进行径向热压即得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
[0012]优选的,所述径向热压处理在热压管中进行。
[0013]优选的,包括如下步骤:
[0014]将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置于热压管进料口,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使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从热压管的进料口一端移动到热压管的出料口一端,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在热压管中进行径向热压,得到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
[0015]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为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所述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的直径大于热压管的进料口直径。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大直径的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使其进入热压管的加热管中,在加热管中圆柱形原料在高温下沿指向圆心的方向被径向热压,可连续生产出固定压缩倍率的较小直径的圆柱形泡沫材料。
[0016]可选的,所述热压管可为径向热压管。
[0017]优选的,所述径向热压温度为150

260℃,直径压缩比为(2

6):1,优选的,直径压缩比为(2

4):1;
[0018]所述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在热压管中的移动速度为1

20mm/s,所述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在热压管中的停留时间为0.5

10min。
[0019]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径向热压温度可为150℃、180℃、200℃、220℃、250℃、260℃;直径压缩比可为2:1、3:1、4:1、5:1、6: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直径压缩比指的是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径向热压之前与热压之后的直径长度之比。
[0020]优选的,所述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选自聚酰亚胺多孔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多孔泡沫、聚芳醚酮多孔泡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多孔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16):1;优选的,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7):1。
[0022]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0

300kg/m3,孔隙率为50

99%;优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30

160kg/m3,孔隙率为80

95%。可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可为10kg/m3、16kg/m3、20kg/m3、39kg/m3、40kg/m3、50kg/m3、100kg/m3、150kg/m3、155kg/m3、200kg/m3、250kg/m3、300kg/m3,孔隙率可为80%、85%、90%、95%。
[0023]可选的,所述热压管具有连通设置的加热管和导向收缩机构。
[0024]优选的,所述导向收缩机构呈喇叭状,细的一端与加热管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加热元件,优选的,所述导向收缩机构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可以理解的加热管的进料口与热压管的进料口为同一开口。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热压管,所述热压管具有连通设置的加热管和导向收缩机构。
[0026]优选的,所述导向收缩机构呈喇叭状,细的一端与加热管的进料口相连接;所述加热管上设置有加热元件,优选的,所述导向收缩机构上设置有加热元件。可以理解的加热管的进料口与热压管的进料口为同一开口。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导液元件,所述导液元件材料为上述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或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上述所述的导液元件和发热元件,所述发热元件设置在导液元件上以加热所述导液元件导出的气溶胶形成基质。
[002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上述所述的发热体;
[0030]主机,与所述雾化器电连接且控制所述雾化器工作。
[003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专利技术人发现椭圆形泡孔结构的泡沫材料相对于圆形泡孔结构的多孔材料,泡孔壁形成的毛细作用大大增加,导油速率显著提高,进而有利于提升烟油雾化效率和雾化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具有横截面呈椭圆形的泡孔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16):1;优选的,所述椭圆形的长宽比为(2

7):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10

300kg/m3,孔隙率为50

99%;优选的,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为30

160kg/m3,孔隙率为80

95%。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呈圆柱形,选自聚酰亚胺多孔泡沫、聚甲基丙烯酰亚胺多孔泡沫、聚芳醚酮多孔泡沫、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多孔泡沫中的一种或多种。5.一种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进行径向热压即得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热压处理在热压管中进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置于热压管进料口,在牵引力的作用下使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从热压管的进料口一端移动到热压管的出料口一端,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在热压管中进行径向热压,得到所述有机多孔泡沫材料。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为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所述圆柱形聚合物多孔泡沫原料的直径大于热压管的进料口直径。9.根据权利要求5

8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多孔泡沫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热压温度为150

260℃,直径压缩比为(2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涛杨波平黄慧丽吴明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