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51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发热体包括基体、电热膜以及电极组,基体具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腔;电热膜包覆于基体外侧,电热膜沿轴向设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且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等效电阻不同;电极组包括套设固定于电热膜外侧的第一环形电极和第二环形电极,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均位于第一环形电极和第二环形电极之间;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等效电阻不同的形成方式包括: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对应膜层厚度不同;和/或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对应膜层覆盖率不同。通过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的对应膜层厚度和/或对应膜层覆盖率不同,让热量分布更加合理。量分布更加合理。量分布更加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不燃烧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热不燃烧型雾化装置的工作温度为300℃左右,具有无焦油、无烟灰、无明火等优点,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相对于传统片式发热体,周向发热体具有发热均匀、不接触气溶胶生成制品、防止泄露等优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0003]发热体一般在PI或者陶瓷上制备发热线路,工艺复杂,且温场分布不均匀,效果欠佳。在相关技术中,将两环形电极套设固定于电热膜的外侧,电热膜分区域形成等效电阻非均匀分布;然而,当发热体较长且电热膜整体较厚时,依旧存在发热体两端和中间的温差较大,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的两端无法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体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热体,包括:
[0006]基体,具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腔;
[0007]电热膜,包覆于所述基体外侧,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具有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加热腔;电热膜,包覆于所述基体外侧,所述电热膜沿轴向设有第一加热区域和第二加热区域,且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等效电阻不同;电极组,包括套设固定于所述电热膜外侧的第一环形电极和第二环形电极,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均位于所述第一环形电极和所述第二环形电极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等效电阻不同的形成方式包括: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对应膜层厚度不同;和/或,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和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对应膜层覆盖率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热子区间,所述第二加热区域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热子区间;所述第一加热子区间和所述第二加热子区间沿所述基体轴向方向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膜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膜层厚度;和/或,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膜层覆盖率小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膜层覆盖率;和/或,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膜层电阻率大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膜层电阻率;和/或,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单位长度等效电阻大于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单位长度等效电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的各所述第一加热子区间的膜层厚度、膜层覆盖率、膜层电阻率、单位长度等效电阻相同;和/或,所述第二加热区域的各所述第二加热子区间的膜层厚度、膜层覆盖率、膜层电阻率、单位长度等效电阻相同。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耀明丁晗晖吴伟韩香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