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1013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01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涉及医用止血技术领域,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贴,所述包裹层两端分别缝纫连接有松紧带,其中一个所述松紧带远离包裹层侧缝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母贴,另一个所述松紧带远离包裹层侧缝纫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子贴,所述包裹层配套设置有医用纱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伤口位置消毒后,将医用棉布包裹至伤口位置,随后将包裹层带着医用纱布将医用棉布进行包裹,并通过第二连接带的第二魔术贴母贴和第一连接带的第二魔术贴子贴相互粘合,即完成绑定工作,其绑定方便易于拆卸。其绑定方便易于拆卸。其绑定方便易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止血
,尤其涉及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
[0003]现有的申请号为201921998239.7,其专利名称为一种急诊科用止血装置,其包括止血带体和橡胶条,所述止血带体一侧壁上粘接有所述橡胶条,所述橡胶条有四根,所述橡胶条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与所述止血带体粘接,其通过在止血带体上增设四根橡胶条,使得该止血带能够实现分层止血操作,改变了传统止血带单层止血的止血方式,使得止血操作更加的简便可靠,满足急诊科快速止血的使用需求。
[0004]但是其橡胶条在拉伸过程中,海绵条也会随着拉伸,为此海绵条受拉断裂,致使包覆效果不佳,即无法达成分层止血的操作,同时多层止血会提升包覆厚度,增大紧固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止血带的橡胶条在拉伸过程中,海绵条也会随着拉伸,为此海绵条受拉断裂,致使包覆效果不佳,即无法达成分层止血的操作,同时多层止血会提升包覆厚度,增大紧固难度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包括包裹层,所述包裹层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贴,所述包裹层两端分别缝纫连接有松紧带,其中一个所述松紧带远离包裹层侧缝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母贴,另一个所述松紧带远离包裹层侧缝纫连接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子贴,所述包裹层配套设置有医用纱布,所述医用纱布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子贴,所述医用纱布配套设置有医用棉布,医用棉布与伤口位置接触,用于吸附血液,并防止伤口感染,医用纱布包覆医用棉布,确保医用棉布的包裹位置,松紧带起到调节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位置,方便第二魔术贴母贴和第二魔术贴子贴粘合,所述止血装置由内到外依次为医用棉布、医用纱布和包裹层。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魔术贴子贴与第二魔术贴母贴位置相配合,且第二魔术贴子贴与第二魔术贴母贴粘合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子贴与第一魔术贴母贴位置相配合,且第一魔术贴子贴与第一魔术贴母贴粘合连接,医用纱布与包裹层通过第一魔术贴子贴和第一魔术贴母贴粘合,通过医用纱布包覆医用棉布,提升包覆效果,防止医用棉布错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魔术贴母贴靠近边缘位置与包裹层上表面缝纫连接,所述第一
魔术贴子贴靠近边缘位置与医用纱布下表面缝纫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魔术贴母贴靠近边缘位置与第一连接带下表面缝纫连接,所述第二魔术贴子贴靠近边缘位置与第二连接带上表面缝纫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其设置有医用棉布,伤口位置消毒后,将医用棉布包裹至伤口位置,随后将包裹层带着医用纱布将医用棉布进行包裹,并通过第二连接带的第二魔术贴母贴和第一连接带的第二魔术贴子贴相互粘合,即完成绑定工作,其绑定方便易于拆卸。
[0013]2、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其中对于换药时,通过拆卸第二魔术贴母贴和第二魔术贴子贴,随后取下包裹层,随后拆除医用棉布,上药消毒,并包裹新的医用棉布,随后通过包裹层进行包裹工作,其包裹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包裹层;10、第一魔术贴母贴;11、松紧带;12、第一连接带;13、第二魔术贴母贴;14、第二连接带;15、第二魔术贴子贴;2、医用纱布;21、第一魔术贴子贴;3、医用棉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包括包裹层1,包裹层1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贴10,包裹层1两端分别缝纫连接有松紧带11,其中一个松紧带11远离包裹层1侧缝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第一连接带12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母贴13,另一个松紧带11远离包裹层1侧缝纫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4,第二连接带14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子贴15,包裹层1配套设置有医用纱布2,医用纱布2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子贴21,医用纱布2配套设置有医用棉布3。
[00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医用棉布3与伤口位置接触,用于吸附血液,并防止伤口感染,医用纱布2包覆医用棉布3,确保医用棉布3的包裹位置,松紧带11起到调节第一连接带12和第二连接带14的位置,方便第二魔术贴母贴13和第二魔术贴子贴15粘合,在伤口位置消毒后,将医用棉布3包裹至伤口位置,随后将包裹层1带着医用纱布2将医用棉布3进行包裹,并通过第二连接带14的第二魔术贴母贴13和第一连接带12的第二魔术贴子贴15相互粘合,即完成绑定工作。
[0022]实施例2,如图1

3所示,第二魔术贴子贴15与第二魔术贴母贴13位置相配合,且第二魔术贴子贴15与第二魔术贴母贴13粘合连接,第一魔术贴子贴21与第一魔术贴母贴10位置相配合,且第一魔术贴子贴21与第一魔术贴母贴10粘合连接,第一魔术贴母贴10靠近边缘位置与包裹层1上表面缝纫连接,第一魔术贴子贴21靠近边缘位置与医用纱布2下表面缝纫连接,第二魔术贴母贴13靠近边缘位置与第一连接带12下表面缝纫连接,第二魔术贴子贴15靠近边缘位置与第二连接带14上表面缝纫连接,止血装置由内到外依次为医用棉布3、医用纱布2和包裹层1。
[00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其中医用纱布2与包裹层1通过第一魔术贴子贴21和第一魔术贴母贴10粘合,通过医用纱布2包覆医用棉布3,提升包覆效果,防止医用棉布3在包裹伤口时局部错位褶皱,对于换药时,通过拆卸第二魔术贴母贴13和第二魔术贴子贴15,随后取下包裹层1,随后拆除医用棉布3,上药消毒,并包裹新的医用棉布3,随后通过包裹层1进行包裹工作。
[0024]工作原理,在伤口位置消毒后,首先将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包括包裹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层(1)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母贴(10),所述包裹层(1)两端分别缝纫连接有松紧带(11),其中一个所述松紧带(11)远离包裹层(1)侧缝纫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2),所述包裹层(1)配套设置有医用纱布(2),所述医用纱布(2)配套设置有医用棉布(3),所述止血装置由内到外依次为医用棉布(3)、医用纱布(2)和包裹层(1),所述第一连接带(12)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母贴(13),另一个所述松紧带(11)远离包裹层(1)侧缝纫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4),所述第二连接带(14)上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二魔术贴子贴(15),所述医用纱布(2)下表面缝纫连接有第一魔术贴子贴(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重症患者用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姜倩倩范浩浩李文放江伟伟常亮王梦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