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0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机构、止血机构和腕部固定环,止血机构包括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均设置于腕部固定环内壁上,且多个点压迫气囊并排设置于外环气囊内环内,充气机构与止血机构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多个点压迫气囊,向不同位置的点压迫气囊充气,使其膨胀后压迫穿刺点,从而止血。血。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


[0001]本技术涉及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桡动脉的穿刺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进行过桡动脉穿刺术后,一般需要对患者手腕上桡动脉穿刺点进行止血处理,一般采用压迫止血法对患者手腕上桡动脉穿刺点进行止血,大多数医院由于缺乏合适的工具,一般采用人工指压并用绷带包扎的方法,这种方法难以准确压迫患者的桡动脉穿刺点,影响止血效果;
[0003]现有专利文献中,申请号为:CN202120483082.5,名称为:一种桡动脉穿刺按压止血装置的专利文件,在该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桡动脉穿刺按压止血装置,包括U型托板;U型托板上设置有压迫带体,压迫带体的一侧铰接在所述U型托板端口的一侧,压迫带体的另一侧与所述U型托板另一侧上端部活动连接;U型托板内表面设有亲肤软垫,亲肤软垫与所述U型托板可拆卸连接;压迫带体相对U型托板内侧的一侧设置有止血垫,止血垫的厚度为5mm

10mm;压迫带体上还设有按压器,按压器包括导向套、压力螺柱、旋钮、缓冲弹簧和挤压胶垫;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压迫带的外壁上,导向套的中部为中空结构的螺纹导向孔,压力螺柱与导向套的中部螺纹连接,压力螺柱的一端与旋钮连接,压力螺柱的另一端套设缓冲弹簧后连接挤压胶垫;挤压胶垫与止血垫相对应;
[000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按压器挤压止血垫,从而将止血垫压紧患者桡动脉穿刺点,但在该方案中,在进行按压止血前,医护人员需要先将按压器对准患者桡动脉穿刺点,然后调节按压器,才能对桡动脉穿刺点进行精准的压迫,操作麻烦,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按压器压紧患者桡动脉穿刺点的过程中,将靠近患者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带体逐渐抬高,并与患者手臂脱离,缩减了压迫带体与患者手臂的接触面积,且按压器在外力影响下极易向侧向倾倒,影响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本技术操作方便,且与患者桡动脉穿刺点之间连接稳固。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机构、止血机构和腕部固定环,止血机构包括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均设置于腕部固定环内壁上,且多个点压迫气囊并排设置于外环气囊内环内,充气机构与止血机构间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的,腕部固定环包括上夹片、下夹板和两个束紧带,两个束紧带分别设置于上夹片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束紧带的自由端分别与下夹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活动连接。
[0008]进一步的,下夹板内表面设有硅胶软垫,硅胶软垫上设有多个透气孔。
[0009]进一步的,上夹片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作,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均贴合上
夹片沿厚度方向靠近下夹板的一端设置。
[0010]进一步的,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上均设有气门芯,多个点压迫气囊上的气门芯均穿过上夹片露出。
[0011]进一步的,外环气囊表面设有硅胶片,硅胶片覆盖多个点压迫气囊,且硅胶片上设有活动粘接的纱布片。
[0012]进一步的,充气机构包括充气装置、气压表、单向阀和三通接头,充气装置排气端与单向阀进气端相连,气压表和单向阀分别设置于三通接头的两个端口,三通接头的另一个端口通过导气管与气门芯活动连接。
[0013]进一步的,充气装置可以是手捏加压球。
[0014]进一步的,充气装置还可以是注射器,注射器表面设有刻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的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设置的多个点压迫气囊,医护人员可直接将压迫止血器穿戴于患者桡动脉穿刺点附近,结合患者自身感受,向相应的点压迫气囊充气,精准压迫患者桡动脉穿刺点,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节省医护人员时间;
[0017]设置的外环气囊和多个点压迫气囊配合,外环气囊内充气后,与患者手臂皮肤紧贴,避免腕部固定环发生位移,从而使位于外环气囊内的点压迫气囊稳定按压患者桡动脉穿刺点;
[0018]通过设置的充气机构向点压迫气囊内充气,可利用设置的充气装置与气压表配合,精准控制点压迫气囊内的气压,从而控制压迫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右前侧轴向结构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腕部固定带1和止血机构组合状态下由下至上的轴向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包括充气机构、止血机构和腕部固定环1,止血机构包括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均设置于腕部固定环1内壁上,且多个点压迫气囊3并排设置于外环气囊2内环内,将腕部固定环1套设于患者手臂桡动脉穿刺部位,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外环气囊2内环之间,多个点压迫气囊3中其中一个与桡动脉穿刺点相对应,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告知医护人员对应桡动脉穿刺点的点压迫气囊3的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止血机构向该点压迫气囊3充气;
[0024]充气机构与止血机构间活动连接。
[0025]腕部固定环1包括上夹片1a、下夹板1b和两个束紧带1c,两个束紧带1c分别设置于上夹片1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束紧带1c的自由端分别与下夹板1b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活动连接;将上夹片1a、下夹板1b和两个束紧带1c环绕患者手腕,上夹片1a对应桡动脉穿刺部
位,使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外环气囊2内环之间,收紧两个束紧带1c,并通过魔术贴,将束紧带1c的自由端与自身粘接。
[0026]下夹板1b内表面设有硅胶软垫5,既可以增大与患者皮肤间的摩擦力,又可以增加舒适度;硅胶软垫5上设有多个透气孔5a,患者手臂皮肤通过透气孔5a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
[0027]上夹片1a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作,可根据患者手臂形状而改变,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均贴合上夹片1a沿厚度方向靠近下夹板1b的一端设置。
[0028]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上均设有气门芯4,气门芯4既可以便于充放气,又可以避免将充气机构与点压迫气囊3断开时,点压迫气囊3内的空气漏出,多个点压迫气囊3上的气门芯4均穿过上夹片1a露出。
[0029]外环气囊2表面设有硅胶片,硅胶片覆盖多个点压迫气囊3,且硅胶片上设有通过魔术贴活动粘接的纱布片,点压迫气囊3充气后,压迫相应位置的纱布片,使纱布片压紧患者桡动脉穿刺点,可吸收桡动脉穿刺点渗血。
[0030]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为:当患者进行过桡动脉穿刺术后,将腕部固定环1套设于患者手臂桡动脉穿刺部位,桡动脉穿刺点位于外环气囊2内环之间,多个点压迫气囊3中其中一个与桡动脉穿刺点相对应,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告知医护人员对应桡动脉穿刺点的点压迫气囊3的位置,医护人员通过止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机构、止血机构和腕部固定环(1),止血机构包括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均设置于腕部固定环(1)内壁上,且多个点压迫气囊(3)并排设置于外环气囊(2)内环内,充气机构与止血机构间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固定环(1)包括上夹片(1a)、下夹板(1b)和两个束紧带(1c),两个束紧带(1c)分别设置于上夹片(1a)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束紧带(1c)的自由端分别与下夹板(1b)沿长度方向的两端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b)内表面设有硅胶软垫(5),硅胶软垫(5)上设有多个透气孔(5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桡动脉穿刺术后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片(1a)采用柔性硅胶材料制作,外环气囊(2)和多个点压迫气囊(3)均贴合上夹片(1a)沿厚度方向靠近下夹板(1b)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