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908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模具,属于加工工业技术领域;其包括:上主体下端内部均设有上制模空腔,下主体上端内部均设有下制模空腔,上主体与下主体相互卡接,且上制模空腔和下制模空腔对应连通,上主体上端中间处还开设有浇注口连通上制模空腔,上集成结构安装在上主体的侧边,下集成结构安装在下主体的侧边,上主体内部还设有多个上通孔,下主体内部还设有多个下通孔,上通孔和下通孔一一对应连通,上集成结构与下集成结构之间通过上通孔和下通孔相互对应连通,整个装置减少了现场个管道的复杂走线;保持了设备的整洁和干净,节约了上、下模具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减少了渗漏水、油情况,较少了人工的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工业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厂在生产时,模具在使用中常常需要导热油路、高压油路和冷却水路结合使用,线路密集且连接复杂,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来进行对接相连,生产效率低,且由于接头时常拔动,也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0003]对此现亟需一种能减少上、下模具时间,降低对操作人员专业度的要求,在生产中能集成化线路管理,进而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集成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模具,结构简单、效果显著。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模具,包括:
[0006]上主体,下主体,上集成结构和下集成结构;
[0007]所述上主体下端内部设有上制模空腔,所述下主体上端内部设有下制模空腔,所述上主体与所述下主体相互卡接,且所述上制模空腔和所述下制模空腔对应连通,所述上主体上端中间处还开设有浇注口连通所述上制模空腔,所述上集成结构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上主体的各侧边,所述下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主体(1),下主体(2),上集成结构(3)和下集成结构(4);所述上主体(1)下端内部设有上制模空腔,所述下主体(2)上端内部设有下制模空腔,所述上主体(1)与所述下主体(2)相互卡接,且所述上制模空腔和所述下制模空腔对应连通,所述上主体(1)上端中间处还开设有浇注口(11)连通所述上制模空腔,所述上集成结构(3)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上主体(1)的各侧边,所述下集成结构(4)有多个,分别安装在所述下主体(2)的各侧边,所述上主体(1)内部还设有多个环绕所述上制模空腔水平分布的上通孔(14),所述下主体(2)内部还设有多个环绕所述下制模空腔水平分布的下通孔(27),各所述上集成结构(3)通过所述上通孔(14)两两相互连通,各所述下集成结构(4)通过所述下通孔(27)两两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集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体(1)包括上模固定板(12)和上模板(13),所述下主体(2)包括下模板(21)、下模垫板(22)和下模固定板(23),所述上模板(13)安装在所述上模固定板(12)下端,且所述上制模空腔位于所述上模板(13)中,所述下模垫板(22)有两块,且对称分布在所述下模板(21)下端两侧边,所述下模垫板(22)安装在所述下模固定板(23)上端,且所述下制模空腔位于所述下模板(21)中,所述上模板(13)与所述下模板(21)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12)中还设有用于卡接外部设备的上连接通孔,所述下模固定板(23)中也还设有用于卡接外部设备的下连接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集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体(2)还包括中托司(24)、上顶出板(25)、下顶出板(26)和推出结构(28);所述上顶出板(25)位于所述下顶出板(26)上方,且两者相互连接,所述上顶出板(25)和所述下顶出板(26)均位于两块所述下模垫板(22)之间,所述上顶出板(25)和所述下顶出板(26)中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中托司(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中托司(24)一一对应安装在多个所述导向孔中,所述推出结构(28)上端滑动安装在所述下制模空腔,下端安装在所述上顶出板(25)的中心处;并随所述上顶出板(25)运动而运动;所述上顶出板(25)和所述下顶出板(26)可沿所述中托司(24)向上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集成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术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斯哈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