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071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涉及热成型模具领域,包括:上模,其包括上模芯和上模压料板,所述上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上模芯水平方向的外侧,所述上模压料板可相对于所述上模芯进行升降;以及下模,其位于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回程机构和下模压料板,所述下模芯与所述上模芯相对设置,所述回程机构与所述上模压料板相对设置并可竖向运动,所述下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芯中部并可竖向运动。本申请通过上模压料板和下模压料板与上模芯和下模芯配合,能够保证下料时零件各个部位运动的统一性,从而在冲压完成后的取出过程中,零件不会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成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行业为了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减排,降低油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车身都在实行减重,但是减重的同时,必须要保证汽车在发生碰撞时候的人身安全。各大主机厂商普遍采用高强度板-热压件。热压是将板料加热到930度全部奥氏体化,然后送到模具里面,快速冷却保热压成型,得到的抗拉强度达1300Mpa-1500Mpa的车身零件。由于热成型零件只需要一道冲压工序便可成型制作出零件的形状,对于一些复杂成形的零件的,成形的过程往往需要很多的压料板和复杂的运动来完成零件的成型。复杂的运动需要复杂的斜楔结构设计来完成成型的动作,这样就要求模具有很大的空间。由于模具的运动较为复杂,因此,热成型零件的在成型之后,上下模压料板上都有产品,当模具打开的时候,零件往往会因为机构运动的先后顺序而导致变形,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包括:上模,其包括上模芯和上模压料板,所述上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上模芯水平方向的外侧,所述上模压料板可相对于所述上模芯进行升降;以及下模,其位于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回程机构和下模压料板,所述下模芯与所述上模芯相对设置,所述回程机构与所述上模压料板相对设置并可竖向运动,所述下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下模芯中部并可竖向运动。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能够保证下料时零件各个部位运动的统一性,从而在冲压完成后的取出过程中,零件不会产生变形。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压料板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压料板升降。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氮气缸。本申请通过氮气缸机驱动上模压料板升降,氮气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模芯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下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下模压料板的顶部与所述下模芯的底部持平,所述下模压料板远离所述上模的一侧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下模压料板升降。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氮气缸。本申请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下模压料板升降,第二驱动机构采用氮气缸,氮气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是,所述回程机构为油缸,所述油缸的自由端朝向所述上模压料板。本申请采用油缸作为回程机构,油缸操作简单,动力充足。进一步的是,所述上模压料板设置于所述上模芯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侧。本申请通过在上模芯的两侧设置上模压料板,能够进一步保证退料时零件退出的一致性,防止形变。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上模芯11、上模压料板12、第一驱动机构13、下模芯21、回程机构22、下模压料板23、第二驱动机构24。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申请,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内”、“外”、“周侧”、“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说明书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是考虑到关于本公开的功能而在本领域中当前广泛使用的那些通用术语,但是这些术语可以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意图、先例或本领域新技术而变化。此外,特定术语可以由申请人选择,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其详细含义将在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中描述。因此,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理解为简单的名称,而是基于术语的含义和本公开的总体描述。本申请中使用了流程图或文字来说明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执行的操作步骤。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操作步骤不一定按照记载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根据需要,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下述公开了多种不同的实施所述的主题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为简化公开内容,下面描述了各特征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排列的具体实施例,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说明书的限定,在说明书中随后记载的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连接,即可以包括直接联系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形成附加特征的实施方式,进一步的,也包括采用一个或多个其他介入特征使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彼此间接连接或结合,从而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以不直接联系。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的实施例,包括:上模和下模,其中,下模位于上模的下方,上模可以通过油缸等冲压机构驱动进行升降,从而与下模贴合完成热压。在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述上模具体的包括:上模芯11和上模压料板12,该上模压料板12安装于上模芯11水平方向的外侧,在一个示例中,上模压料板12可以设置在上模芯11在水平方向的相对的两侧,上模压料板12可相对于上模芯11进行升降。所应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水平方向外侧,是指上模压料板12位于上模芯11在水平投影上的外侧,在立体的空间中,上模压力板12只要在不阻挡热成型的情况下,可以与上模芯11具有一定的高低差。在一个实施例中,上模上安装有第一驱动机构13,上模压料板12远离下模的一侧与第一驱动机构13连接,该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上模压料板12升降。在具体的例子中,该第一驱动机构13可以是但不限于氮气缸。其中,下模包括:下模芯21、回程机构22和下模压料板23,其中,下模芯21与上模芯11相对设置,上模芯11与下模芯21的形状匹配,例如,当上模芯11为凸模时,下模芯21为形状与之匹配的凹面,当上模进行冲压时,上模芯11与下模芯21夹持料片并贴合,从而进行热成型加工。上述回程机构22与上模压料板12相对设置并可竖向运动,下模压料板23设置于下模芯21中部并可竖向运动。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在热成型过程中,把料片加热到930度全部奥氏体化,然后迅速转移到上模与下模之间,此时上模开始向下运动。待完成冲压之后,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其包括上模芯(11)和上模压料板(12),所述上模压料板(12)设置于所述上模芯(11)水平方向的外侧,所述上模压料板(12)可相对于所述上模芯(11)进行升降;以及/n下模,其位于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21)、回程机构(22)和下模压料板(23),所述下模芯(21)与所述上模芯(11)相对设置,所述回程机构(22)与所述上模压料板(12)相对设置并可竖向运动,所述下模压料板(23)设置于所述下模芯(21)中部并可竖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其包括上模芯(11)和上模压料板(12),所述上模压料板(12)设置于所述上模芯(11)水平方向的外侧,所述上模压料板(12)可相对于所述上模芯(11)进行升降;以及
下模,其位于上模下方,所述下模包括下模芯(21)、回程机构(22)和下模压料板(23),所述下模芯(21)与所述上模芯(11)相对设置,所述回程机构(22)与所述上模压料板(12)相对设置并可竖向运动,所述下模压料板(23)设置于所述下模芯(21)中部并可竖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压料板(12)远离所述下模的一侧与第一驱动机构(1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3)用于驱动所述上模压料板(12)升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成型强制回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万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斯哈登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