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包括用于进行化学或物理反应的反应釜、转动搅拌单元、微量混合单元和循环单元,转动单元转动安装于反应釜内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转动搅拌单元用于对反应釜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搅拌,微量混合单元固定安装于转动搅拌内部,微量混合单元用于将微量的原料注入处于反应状态的反应釜内,循环单元固定安装于反应釜内部并且位于转动搅拌单元侧壁,循环单元用于将未完全反应的液态物循环利用;通过外壁和内壁的转动,在内壁转动的同时受力发生抖动,从而避免固态物附着于侧壁,进而避免固态物无法排出;通过连通管和混合腔多次添加微量原料,从而提高单次反应后的加工量。从而提高单次反应后的加工量。从而提高单次反应后的加工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是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种用于进行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主要用于对原料的加热、蒸发、混合或冷却作用;反应釜在对物料进行混合作用时,根据原料或工艺的不同内部反应物通常为液体或固液混合状态。
[0003]在固液混合状态中,在添加液态原料后由于需要添加辅助溶剂例如催化剂,从而使反应釜在进行混合反应时会析出固体,从而处于固液共存的混合状态;例如在聚丙烯的制造工艺中,在添加原料液态丙烯后继续添加催化剂,从而使原料液态丙烯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在发生反应的同时放出大量温度并析出聚丙烯晶体;但是现有反应釜在对固液共存的混合状态进行反应时,固态物容易发生沉积和附着在反应釜侧壁的情况,从而导致固态物无法排出,进而产生设备的故障或浪费的情况;例如在2021.10.08公开,专利号为CN111715164B的一种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机构、过滤机构以及喷淋机构,所述釜体内部设有供物料进行反应的反应腔室,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室连通的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反应腔室连通的固料出口和液料出口,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室中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物料反应后形成的固料和液料进行过滤分离,所述搅拌机构配置为能够对所述物料进行搅拌并将所述固料推至所述固料出口,所述喷淋机构配置为能够对所述固料进行喷淋洗涤;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但是该装置无法防止固态物沉积吸附。
[0004]同时在2018.06.26公开,专利号为CN105964205B的一种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组件、鼓气混合组件及物料过滤组件,釜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封头及下封头;搅拌组件包括安装架、搅拌电机、搅拌轴及搅拌桨。鼓气混合组件包括抽气管体、鼓气泵体、送气管体、固定架及鼓气板体,抽气管体分别与上封头及鼓气泵连通,送气管体分别与鼓气泵体及下封头连通。送气管体与鼓气板体的鼓气腔体连通,鼓气板体上开设有鼓气孔,物料过滤组件包括框体及过滤网;该装置在混合的同时减少粘性物料粘附在搅拌桨的情况发生,但是该装置无法避免粘性物料附着于侧壁。
[0005]又例如在2022.01.14公开,专利号为CN113289564B的一种自吸式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内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搅拌桨,搅拌桨上设置有若干曲轴结构,曲轴结构一侧一一对应设置有活塞套,活塞套内设置有活塞腔,活塞腔内均活动设置有弹簧和活塞,活塞套底部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活塞上均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上滑动套有驱动块,驱动块与曲轴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杆,驱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活塞杆的电磁插杆,进液口和出液口上设置有单向阀,进液口通过管道连接釜体的底部,出液口通过管道一一对应的连接有喷头,喷头的进液端设置文丘里管,文丘里管的吸液口均连接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上均设置有单向阀;该装置可防止反应釜底部的物料沉底和分层,但是无法防止物料吸附于侧壁。
[0006]在固液混合状态中,在添加液态原料时,反应釜内的液态原料不断地发生反应,例
如从液态转变为固态,从而形成固液共存的状态,在液态原料转变为固态物时分子间距减小,从而导致反应釜内的容量不断减小,即反应釜内的液态原料液位不断下降,现有反应釜通常为一次加入固定的原料进行反应,从而在反应釜内混合物在反应完成后的加工量固定,即无法提高加工量。
[0007]在反应釜内原料进行混合时,现有反应釜通过内部的搅拌叶对混合物进行搅拌,从而提高反应效率,但是现有反应釜通过搅拌叶在对原料进行搅拌时,由于反应釜内原料较多搅拌叶难以使原料能够均匀搅拌反应。
[0008]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固液混合时避免固态物沉积吸附和微量添加原料并进行初步混合以提高单次反应后的加工量的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用以解决现有反应釜在固液混合时固态物附着和混合进行反应时内部液态物容量下降使单次加工量固定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包括用于进行化学或物理反应的反应釜、转动搅拌单元、微量混合单元和循环单元,所述反应釜呈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反应釜内混合有液态丙烯和催化剂,液态丙烯通过催化剂析出固体晶体,从而使反应釜内处于固液共存的混合物状态,转动单元转动安装于反应釜内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转动搅拌单元用于对反应釜内的固液混合物进行搅拌,从而使液态丙烯和催化剂能够充分接触进行反应,进而提高析出晶体的效率;微量混合单元固定安装于转动搅拌内部,微量混合单元用于将微量的原料注入处于反应状态的反应釜内,液态丙烯在析出固态晶体后分子间距变小,使的液态丙烯液位不断下降,从而通过微量混合单元在反应釜内液态丙烯不断析出晶体导致容量不断下降,即液位下降时多次注入微量的液态丙烯和催化剂进行反应,进而提高反应釜内液态丙烯和催化剂的反应效率;循环单元固定安装于反应釜内部并且位于转动搅拌单元侧壁,循环单元用于将未完全反应的液态丙烯进行循环利用,反应釜内固液混合物在排出时,液态丙烯未完全反应,所述循环单元将液态丙烯重新进行循环至反应釜内进行再次使用。
[0011]所述转动搅拌单元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轴、基板、外壁、连接柱和内壁,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反应釜内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所述驱动电机侧方并列通过转动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套设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轴表面套设有对应啮合主动齿轮的从动齿轮,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使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主动齿轮带动啮合的从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于反应釜内底部并且位于所述反应釜轴心处;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方固定安装有基板,所述基板四周密封固定安装有外壁,所述外壁和反应釜壳体间隙设置;所述外壁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釜内底部,所述外壁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壁,所述内壁形成反应腔室,固液混合物于内壁即反应腔室内进行反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反应釜顶部铰接有顶盖,并且顶盖与所述外壁和内壁为转动密封连接,顶盖表面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顶端铰接有封闭盖。
[0012]所述微量混合单元包括固定柱、连通管和混合腔,所述反应釜内顶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表面粘接固定缠绕有连通管,连通管用于流动微量的液态丙
烯和催化剂,所述连通管一端固定连通于所述反应釜顶部,所述反应釜顶部设置有开口,微量的液态丙烯通过开口于连通管内流动;所述连通管另一端固定连通于混合腔,所述混合腔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柱端部,液态丙烯和催化剂于连通管内流动至混合腔,所述混合腔侧壁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单向阀,从而使混合腔内的液态丙烯和催化剂混合物流出并且避免反应釜内处于反应状态的混合物流入;混合腔用于微量的液态丙烯和催化剂进行初步反应,在初步混合反应后于混合腔侧壁的开口出流出至内壁即反应腔室内。
[0013]所述内壁顶部为漏斗结构,所述基板表面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包括用于进行化学或物理反应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搅拌单元(1)、微量混合单元(2)和循环单元(3),转动单元转动安装于反应釜内并且位于反应釜底部,转动搅拌单元(1)用于对反应釜内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微量混合单元(2)固定安装于转动搅拌内部,微量混合单元(2)用于将反应溶液注入处于反应状态的反应釜内,循环单元(3)固定安装于反应釜内部并且位于转动搅拌单元(1)侧壁,循环单元(3)用于将未完全反应的混合物进行循环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搅拌单元(1)包括驱动电机(11)、第一转动轴(12)、基板(13)、外壁(14)、连接柱(15)和内壁(16),所述驱动电机(11)固定安装于反应釜内并且位于底部,所述驱动电机(11)侧方并列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12),所述驱动电机(11)输出轴安装有主动齿,所述第一转动轴(12)表面套设有对应主动齿的从动齿,所述第一转动轴(12)转动安装于反应釜内底部并且位于所述反应釜轴心处,所述第一转动轴(12)上方固定安装有基板(13),所述基板(13)四周密封固定安装有外壁(14),所述外壁(14)转动安装于所述反应釜内底部,所述外壁(14)内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5),所述连接柱(15)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壁(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混合单元(2)包括固定柱(21)、连通管(22)和混合腔(23),所述反应釜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1),所述固定柱(21)表面固定缠绕有连通管(22),所述连通管(22)一端固定连通于所述反应釜顶部,所述连通管(22)另一端固定连通于混合腔(23),所述混合腔(23)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柱(21)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液混合循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1)、连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敏,程亦迪,朱良德,方斌,程典武,舒鑫,章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绩溪县徽煌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