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49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1
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包含架体、铰接座和分体式固定座;所述架体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与车辆底盘对应铰接,铰接座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所述架体底部对应两个铰接座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分体式固定座,分体式固定座包含两个对应紧固连接的座体,其中一个座体与架体对应紧固连接,另一个座体与车辆底盘相应大梁对应紧固连接,两个座体之间设有轴孔,两个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之间插接有平衡轴,平衡轴与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车辆底盘大梁将扭转变形直接传递给架体。底盘大梁将扭转变形直接传递给架体。底盘大梁将扭转变形直接传递给架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


[0001]本技术涉及越野房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房车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房车又称移动的家,其为兼顾住宿及娱乐功能的交通工具,是长途自驾游的首选;随着房车的不断革新,市面上出现了越野房车,不但能够沿公路自驾游,同时这类房车具备较好的越野通过性,使旅行有了更多的选择;越野房车在进行户外越野使难免行驶崎岖的道路,由于车辆底盘通常有足够的强度,但刚度较差,在崎岖路面行驶车辆底盘两根大梁会产生扭转,若使房车车厢直接与车辆底盘两根大梁紧固连接,车辆底盘大梁扭转时会直接将扭转形变传递给房车车厢,日积月累会导致房车车厢解体,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5151131B)公开了一种房车车厢的支撑连接结构,该专利副车架底部前端固定有两个外挂捕捉器,两个外挂捕捉器配合固定有一个可绕横向轴转动的副梁架,所述的副车架底部后端铰接有一个可绕纵向轴转动的缓冲后挂,底盘前端与副梁架连接固定,底盘后端与缓冲后挂连接固定;其虽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车辆底盘大梁直接带动房车车厢扭转形变,但受限其结构限制,其仍无法有效应对越野房车在越野时底盘大梁产生的扭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用于使房车车厢和车辆底盘连接;包含架体、铰接座和分体式固定座;所述架体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与车辆底盘对应铰接,铰接座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所述架体底部对应两个铰接座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分体式固定座,分体式固定座包含两个对应紧固连接的座体,其中一个座体与架体对应紧固连接,另一个座体与车辆底盘相应大梁对应紧固连接,两个座体之间设有轴孔,两个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之间插接有平衡轴,平衡轴与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且平衡轴的轴线与车辆底盘大梁的长度方向轴线对应垂直。
[0007]优选的,所述平衡轴位于分体式固定座轴孔内轴身紧固套设有橡胶阻尼套,橡胶阻尼套与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过盈配合。
[0008]优选的,所述架体一端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弹性阻尼装置。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阻尼装置为弹簧或气囊。
[0010]优选的,所述架体一侧设有豁口。
[0011]优选的,所述架体为焊接而成的一体式框架结构,其底部四周均设有加强筋板。
[0012]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结构简单,架体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与车辆底盘对应铰接,铰接座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即架体能够沿铰接座的铰接轴偏转,从而能够较好的应对车辆底盘通过崎岖路面时大梁的扭转,避免将车辆底盘大梁的扭转直接传递给架体,提升架体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铰接座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大梁万向连接,能够避免车辆底盘大梁扭转时铰接座卡死或损坏,有效提升了车辆底盘的越野通过性;
[0014]架体底部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分体式固定座,两个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之间插接有平衡轴,平衡轴与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由于平衡轴与分体式固定座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能够将车辆底盘两根大梁之间的扭转力相互传递,并使其尽可能相互抵消,有效增加车辆底盘两根大梁的同步度,尽可能减小两根大梁错位扭转对架体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分体式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平衡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车辆底盘;2、架体;3、铰接座;4、分体式固定座;5、平衡轴;6、橡胶阻尼套;7、弹性阻尼装置;8、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与本申请的附图对应,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0021]实施例一:
[0022]结合附图1~4,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用于使房车车厢和车辆底盘1连接;包含架体2、铰接座3和分体式固定座4;所述架体2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3与车辆底盘1对应铰接,铰接座3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1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即架体2能够沿铰接座3的铰接轴偏转,从而能够较好的应对车辆底盘1通过崎岖路面时大梁的扭转,避免将车辆底盘1大梁的扭转直接传递给架体2,提升架体2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铰接座3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1大梁万向连接,能够避免车辆底盘1大梁扭转时铰接座3卡死或损坏,有效提升了车辆底盘1的越野通过性;
[0023]所述架体2底部对应两个铰接座3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分体式固定座4,装配时使分体式固定座4位于车辆底盘1大梁中间位置,车辆底盘1通过崎岖路面时大梁的中间位置扭转最小甚至不产生扭转;分体式固定座4包含两个对应紧固连接的座体,其中一个座体与架体2对应紧固连接,另一个座体与车辆底盘1相应大梁对应紧固连接,两个座体之间设有轴孔,两个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之间插接有平衡轴5,
平衡轴5与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且平衡轴5的轴线与车辆底盘1大梁的长度方向轴线对应垂直,由于平衡轴5与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能够将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之间的扭转力相互传递,并使其尽可能相互抵消,有效增加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的同步度,尽可能减小两根大梁错位扭转对架体2造成损伤;
[0024]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房车用一体式副梁,使用时使架体2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3与车辆底盘1对应铰接,且使铰接座3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1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使架体2能够沿铰接座3的铰接轴偏转,从而能够较好的应对车辆底盘1通过崎岖路面时大梁的扭转,避免将车辆底盘1大梁的扭转直接传递给架体2,提升架体2的使用寿命;车辆底盘1大梁中间位置安装分体式固定座4,在两个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之间安装平衡轴5,平衡轴5与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通过平衡轴5将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之间的扭转力相互传递,并使其尽可能相互抵消,有效增加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的同步度,尽可能减小两根大梁错位扭转对架体2造成损伤。
[0025]实施例二:
[0026]结合附图1~4,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平衡轴5位于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用一体式副梁,用于使房车车厢和车辆底盘(1)连接;其特征是:包含架体(2)、铰接座(3)和分体式固定座(4);所述架体(2)底部两端中间位置均通过铰接座(3)与车辆底盘(1)对应铰接,铰接座(3)两端分别通过球铰与车辆底盘(1)的两根大梁对应万向连接;所述架体(2)底部对应两个铰接座(3)之间的位置设有两个分别与车辆底盘(1)两根大梁对应连接的分体式固定座(4),分体式固定座(4)包含两个对应紧固连接的座体,其中一个座体与架体(2)对应紧固连接,另一个座体与车辆底盘(1)相应大梁对应紧固连接,两个座体之间设有轴孔,两个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之间插接有平衡轴(5),平衡轴(5)与分体式固定座(4)的轴孔阻尼转动连接,且平衡轴(5)的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敦国夏武艺刘家合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野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