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免刺破端子的冷光片结构,尤指一种可免用「刺破端子」以避免發生电极短路现象之冷光片改进结构,其主要是令冷光片结构中一背面电极的铜箔能裸露于包覆冷光片的PET保护胶膜外而得以直接与电源主线接驳。已有技术的电激发光(Electro Luminescent)简称EL,它是一种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但因其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发热,所以一般俗稱”冷光”。其基本冷光原理及一般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主要是以磷光物质〔Phosphor〕为基底作为一发光层1,将其附缘于一绝缘介电层2上,然后夹于两层导体电极间(透明电极3-ITO Mylar、背面电极4-铜箔4a+银胶4b),而后再以PET护背胶膜5将总组成包覆保护而为一冷光片基始元件;使用上,需再经过一「刺破型制程」手续,亦即最后需再于该冷光片上连结二刺破端子6,以作为与主电源接驳的输入端,当该冷光元件接通一交流电源后,即会产生偏压电埸,使发光中心(发光层1)电子受激发成为激态而发光。至于冷光片的冷光颜色,是由于不同的磷光层及掺杂物产生不同的能阶状态,也由于能阶高低的不同,因此当电子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能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