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季范专利>正文

免剌破端子的冷光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38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免刺破端子的冷光片结构,包括:    一发光层,是以磷光物质[Phosphor]作为基底;    一绝缘介电层,用以着附发光层;    一透明电极,以ITO Mylar材质制成,覆夹于发光层之上;    一背面电极,是由铜箔与银胶构成,底夹于发光层及绝缘介电层之下;    PET护背胶膜,是将以上总组成予以包覆保护而一冷光片基始元件;    其特征在于:将该PET护背胶膜的电源接驳端部份予以空留一处,以使背面电极的铜箔得局部裸露于外,並于该铜箔裸露部施加焊锡以接驳电线而引接至主电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免刺破端子的冷光片结构,尤指一种可免用「刺破端子」以避免發生电极短路现象之冷光片改进结构,其主要是令冷光片结构中一背面电极的铜箔能裸露于包覆冷光片的PET保护胶膜外而得以直接与电源主线接驳。已有技术的电激发光(Electro Luminescent)简称EL,它是一种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但因其在运转的过程中不会发热,所以一般俗稱”冷光”。其基本冷光原理及一般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主要是以磷光物质〔Phosphor〕为基底作为一发光层1,将其附缘于一绝缘介电层2上,然后夹于两层导体电极间(透明电极3-ITO Mylar、背面电极4-铜箔4a+银胶4b),而后再以PET护背胶膜5将总组成包覆保护而为一冷光片基始元件;使用上,需再经过一「刺破型制程」手续,亦即最后需再于该冷光片上连结二刺破端子6,以作为与主电源接驳的输入端,当该冷光元件接通一交流电源后,即会产生偏压电埸,使发光中心(发光层1)电子受激发成为激态而发光。至于冷光片的冷光颜色,是由于不同的磷光层及掺杂物产生不同的能阶状态,也由于能阶高低的不同,因此当电子回到基态时所发出的能量也会不同,能量以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季范
申请(专利权)人:林季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