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73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属于轴瓦技术领域,针对了剖分式轴瓦在进行对接使用时稳定性能不佳以及其内径不易改变的问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剖分轴瓦,两个剖分轴瓦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接件,位于顶部的剖分轴瓦的顶面固定贯穿有注油管,两个剖分轴瓦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浸油棒对两个剖分轴瓦形成初步定位,对接件实现对两个剖分轴瓦的再一次对接定位,最后通过弧形安装块对两个弧形块a之间的贴合接触限位,从而使得两个剖分轴瓦在对接使用时更加稳定,通过选择不同内径大小的调节块,从而可实现对剖分轴瓦的内径进行拆卸式更换处理,完成对剖分轴瓦的内径调节。内径调节。内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


[0001]本技术属于轴瓦
,具体涉及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

技术介绍

[0002]轴瓦也称滑动轴承,轴瓦的作用是保持轴的旋转精度,还可以减少轴与支撑件的摩擦和磨损增加使用寿命,轴瓦形状为瓦状的半圆柱面,非常光滑,轴瓦有整体式和剖分式两种。
[0003]对于剖分式而言,其内部通常会设置有油槽,而剖分式轴瓦在与轴承座进行对接使用时,其通常是将剖分轴瓦放置于轴承座内,并通过两个剖分的轴承座进行对接紧固,从而完成轴瓦与轴承座之间的紧固安装,此时剖分式轴瓦则无需进行单独对接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剖分轴瓦在轴承座内的安装稳定性,其通常将剖分式轴瓦设置成相互配合的形状,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在对接使用的稳定性,并且目前的剖分式轴瓦其内表面通常不易发生改变。
[0004]因此,需要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剖分式轴瓦在进行对接使用时稳定性能不佳以及其内径不易改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剖分轴瓦,两个所述剖分轴瓦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接件,位于顶部的所述剖分轴瓦的顶面固定贯穿有注油管,两个所述剖分轴瓦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油槽,所述剖分轴瓦的内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与油槽相连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贯穿注油管的浸油棒,所述油槽的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弧形块a,位于同一油槽内的两个所述弧形块a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弧形块b,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块a与弧形块b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内径调节组件。
[0007]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内径调节组件包括与油槽内壁贴合设置的弧形安装块,多个所述弧形安装块分别与所述弧形块a和所述弧形块b的表面呈贴合设置,所述弧形安装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浸油棒相配合的导流槽,所述弧形安装块的内端面固定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导流槽相连通的分流槽,所述分流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呈均匀分布涂覆杆。
[0008]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多个所述涂覆杆的公切圆中心轴线与所述剖分轴瓦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直径、所述导流槽的内壁直径和所述浸油棒的直径大小均相等。
[0009]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浸油棒的表面开设有五个呈等角度分布的安装孔,位于中心的安装孔与所述注油管的中心轴线呈同轴分布,所述安装孔的内壁插接有立杆,
所述立杆的内端固定有连接棒。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棒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分流槽的内壁呈贴合设置,所述连接棒与所述立杆之间呈T形设置。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接件包括与剖分轴瓦外表面固定的对接块,位于下方的对接块的顶面开设有对接孔,位于上方的所述对接块的底面固定有对接柱。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3](1)通过浸油棒对两个剖分轴瓦形成初步定位,对接件实现对两个剖分轴瓦的再一次对接定位,最后通过弧形安装块对两个弧形块a之间的贴合接触限位,从而使得两个剖分轴瓦在对接使用时更加稳定,通过选择不同内径大小的调节块,从而可实现对剖分轴瓦的内径进行拆卸式更换处理,完成对剖分轴瓦的内径调节。
[0014](2)通过浸油棒与涂覆杆的配合使用,并且通过立杆和连接棒的设置,既可以对相邻的调节块进行加固处理,又可以使得分流槽内的注入油可通过连接棒进行传递处理,可有效提高注油管内注入油的利用率,从而使得传动轴的表面涂覆油膜,大大提高传动轴的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两个剖分轴瓦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内径调节组件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剖分轴瓦;2、对接件;21、对接块;22、对接孔;23、对接柱;3、注油管;4、油槽;5、安装槽;6、浸油棒;7、弧形块a;8、弧形块b;9、内径调节组件;91、弧形安装块;92、导流槽;93、调节块;94、分流槽;95、涂覆杆;10、安装孔;11、立杆;12、连接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剖分轴瓦1,两个剖分轴瓦1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接件2,位于顶部的剖分轴瓦1的顶面固定贯穿有注油管3,两个剖分轴瓦1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油槽4,剖分轴瓦1的内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与油槽4相连通的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贯穿注油管3的浸油棒6,油槽4的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弧形块a7,位于同一油槽4内的两个弧形块a7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弧形块b8,相邻的两个弧形块a7与弧形块b8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内径调节组件9。
[0022]进一步地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内径调节组件9包括与油槽4内壁贴合设置的弧形安装块91,多个弧形安装块91分别与弧形块a7和弧形块b8的表面呈贴合设置,弧形安装块9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浸油棒6相配合的导流槽92,弧形安装块91的内端面固定有调节块93,调节块93的外表面开设有与导流槽92相连通的分流槽94,分流槽9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呈均匀分布涂覆杆95。
[002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多个涂覆杆95的公切圆中心轴线与剖分
轴瓦1的中心轴线呈同轴设置,安装槽5的内表面直径、导流槽92的内壁直径和浸油棒6的直径大小均相等。
[0024]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对两个剖分轴瓦1进行对接安装时,首先将浸油棒6放置于位于下方的剖分轴瓦1内的安装槽5内,将浸油棒6进行弯折处理,从另一剖分轴瓦1的弧形块a7和弧形块b8内穿过,并使其插入至注油管3的内部,此时两个剖分轴瓦1形成贴合对接放置处理,并通过对接件2的再次对接处理,从而可进一步提高两个剖分轴瓦1的对接稳定性,通过弧形安装块91在油槽4内进行贴合放置处理,并且通过弧形安装上的导流槽92对浸油棒6进行转动塑形处理,从而使得进行折弯处理的浸油棒6恢复至初始状态,弧形安装块91对位于不同剖分轴瓦1上的弧形块a7的外表面进行贴合限位,从而可完成对单个调节块93的安装处理,重复上述对弧形安装块91的操作,即可完成六个调节块93的限位安装处理,通过调节块93外表面的涂覆杆95,从而可使得剖分轴瓦1的内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弧形安装块91对两个剖分轴瓦1进行对位安装的同时对剖分轴瓦1的内径进行改变处理,大大提高了其适应性;
[0025]两个剖分轴瓦1在对接安装完成后,通过浸油棒6对注油管3内注入的油进行传递,并通过导流槽92到达分流槽94处,通过分流槽94内设置的涂覆杆95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剖分轴瓦(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剖分轴瓦(1)的两端均设置有对接件(2),位于顶部的所述剖分轴瓦(1)的顶面固定贯穿有注油管(3),两个所述剖分轴瓦(1)的内表面均开设有油槽(4),所述剖分轴瓦(1)的内表面中心处设置有与油槽(4)相连通的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贯穿注油管(3)的浸油棒(6),所述油槽(4)的两端端面均设置有弧形块a(7),位于同一油槽(4)内的两个所述弧形块a(7)之间设置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弧形块b(8),相邻的两个所述弧形块a(7)与弧形块b(8)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内径调节组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径可调的轴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径调节组件(9)包括与油槽(4)内壁贴合设置的弧形安装块(91),多个所述弧形安装块(91)分别与所述弧形块a(7)和所述弧形块b(8)的表面呈贴合设置,所述弧形安装块(91)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浸油棒(6)相配合的导流槽(92),所述弧形安装块(91)的内端面固定有调节块(93),所述调节块(93)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导流槽(92)相连通的分流槽(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栋王绰咪王绰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威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