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勤丰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151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灯管,设置在灯管内的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丝由至少一股加捻后扭转而成的碳纤维束构成,灯丝悬设在灯管内,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设置在灯管两端的连接件上。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无需设置用于支撑碳纤维的支撑结构,不仅简化了结构,也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使散热更为均匀,延长使用寿命。2.采用加捻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将碳纤维进行加工和定型,简化了制作过程。3.连接部分设计合理,接触牢靠,并且装配工序简单,易于实施和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
技术介绍
碳纤维电热管在各种领域被广泛应用,为了使灯管的结构更为合理,人 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实施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远红外电热管(专利号CN03274892.2),其发热体采用碳纤 维长束丝缠绕在石英内管上,该结构可适应不同电压的石英发热管,并减缓 了挥发性气体的沉积作用,但是其生产成本高,结构复杂,石英外管和石英 内管的相互嵌套又加大了对生产技术和工艺的要求,石英内管的存在也影响 到碳纤维发热体的发热效率。还有人专利技术了一种碳纤维电热灯〔专利号CN200520066223.4〕,包括设 置在玻璃外壳内,由碳纤维束加工制成的碳纤维发热体,碳纤维发热体两端 设置有接头,接头用导线引出,碳纤维发热体复合有使其定形的含碳物质层。 碳纤维发热体经绕制形成螺旋状,设置在两接头之间。复合含碳物质层的碳 纤维发热体固化成形后,悬空设置在两接头之间。该专利先将长丝状的碳纤 维束制成螺旋状的碳纤维发热体,然后经一系列工艺处理后,于碳纤维发热 体复合有使其定形的含碳物质层,该碳纤维发热体经过含碳物质层的固化强 化处理后,碳纤维发热体得到充分定形,其几何形状及尺寸得到充分固定, 可直接悬空设置在两接头之间。通过这种结构,使碳纤维发热体可以不依靠 内管的支撑,克服了前一专利存在的缺陷,但是这种碳纤维发热体需要复合 一层使其定型的含碳物质层,加工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另一方面,用于 固定碳纤维发热体的接头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结构较为复杂,装配难度较大, 并且容易导致工作的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需要使用支撑结构对碳纤维进 行支撑,容易导致散热不均衡,工作稳定性不高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 结构新颖,无需支撑机构,工作时散热均匀,稳定性好的改进结构的碳纤维 电热管。本技术还有一 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连接部设计不够合理,使用寿命较短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 制作成本较低,连接部设计合理,并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的改进结构的碳纤 维电热管。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改进 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灯管,设置在灯管内的灯丝,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灯丝由至少一股加捻后扭转而成的碳纤维束构成,灯丝悬设在灯管内,其 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设置在灯管两端的连接件上。本技术的碳纤维束无需支撑管,因此,能够使散热更为均匀,有效 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加捻以后可以方便地使碳纤维束定型,结 构非常简单,易于实施,制造成本也较为低廉。作为优选,所述的灯丝由单股或多股的碳纤维束加捻后定型而成,且灯丝的整体呈螺旋状。在定型时,可以先将碳纤维绕制在一根管体上,然后抽 出管体即可。还有另一种方案,作为优选,所述的灯丝由单股或多股的碳纤维束加捻 后编织成网状。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通过一根连接杆与片状的压封片相连,所述的 压封片被压设在灯管的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一个连接槽,连接槽上的两个翼片翻转后可以将灯丝固定起来;上述的连接槽和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还有另一种方案,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具有一个连接槽,连接槽上的两个翼片翻转后可以将灯丝固定起来;上述的连接槽和连接杆为分体式结构,两者固定连接。灯管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计,作为优选,所述的灯管为U型、亘管型、C型、梨型、或者Q型中的任意一种。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件、连接杆、和压封片均由金属钼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灯管抽为真空,并在其内充有惰性气体,灯管由防爆玻璃管制成。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无需设置用于支撑碳纤维的支 撑结构,不仅简化了结构,也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稳定性,使散热更为均匀, 延长使用寿命。2.采用加捻的方式,可以方便地将碳纤维进行加工和定型, 简化了制作过程。3.连接部分设计合理,接触牢靠,并且装配工序简单,易 于实施和推广。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立体图; 附图2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附图3是实施例1中连接件和连接杆结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3中翼片未翻转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实施例1中连接件和连接杆结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2中连接件和连接杆结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灯管l、灯丝2、碳纤维束3、连接件4、连接槽4a、翼片4b、连 接杆5、压封片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灯管1,设置在灯管1内的 灯丝2。本实施例中灯管1为直管型,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灯管1也可以为U 型、C型、梨型、或者Q型等形状中的任意一种。灯管l抽为真空,并在其内 充有惰性气体,灯管1由防爆玻璃管制成。灯丝2由两股加捻后扭转而成的 碳纤维束3构成,且灯丝2的整体呈螺旋状。灯丝2悬设在灯管1内,其两 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设置在灯管1两端的连接件4上。当然,这里的灯丝2也 可以由单股或两股以上的碳纤维束3加捻后定型而成。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件4通过一根连接杆5与片状的压封片6相连, 所述的压封片6被压设在灯管1的端部。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连接件4 具有一个连接槽4a,连接槽4a上的两个翼片4b翻转后可以将灯丝2固定起 来;上述的连接槽4a和连接杆5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的连接件4、连接杆5、 和压封片6均由金属钼制成。制作过程中,先对碳纤维束3加捻,然后在一根管体上绕制碳纤维束3, 抽出管体后即可得到螺旋状的灯丝2。灯丝2放入灯管后,就可以和连接件4 相连。实施例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具有一个连接槽4a,连接槽4a上的 两个翼片4b翻转后可以将灯丝2固定起来;上述的连接槽4a和连接杆5为 分体式结构,两者固定连接。其他均与实施例l相同,在此本文不做赘述。实施例3:在本实施例中,灯丝2由单股或多股的碳纤维束3加捻后编织成网状。 其他均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2相同,在此本文不做赘述。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 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灯管1、灯丝2、碳纤维束3、连接件4、连接槽 4a、翼片4b、连接杆5、压封片6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 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 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灯管(1),设置在灯管(1)内的灯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丝(2)由至少一股加捻后扭转而成的碳纤 维束(3)构成,灯丝(2)悬设在灯管(1)内,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设置 在灯管(1)两端的连接件(4)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灯丝(2)由单股或多股的碳纤维束(3)加捻后定型而成,且灯丝(2)的整体呈螺旋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其特征在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碳纤维电热管,包括灯管(1),设置在灯管(1)内的灯丝(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丝(2)由至少一股加捻后扭转而成的碳纤维束(3)构成,灯丝(2)悬设在灯管(1)内,其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设置在灯管(1)两端的连接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勤丰
申请(专利权)人:吴勤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