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081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0
一种工件支撑装置(1),具备:基座(2);导电性的工作台(3),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基座(2);马达(4);减速器(5),其使马达(4)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工作台(3);以及金属制的适配器,其夹在工作台(3)与减速器(5)之间以使工作台(3)与减速器(5)分离,工作台(3)与适配器利用通过表面处理形成于工作台(3)或适配器的表面的绝缘覆膜而电绝缘。的绝缘覆膜而电绝缘。的绝缘覆膜而电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工件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件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如下工件支撑装置:具备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由电弧焊机器人焊接的工件的工作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工作台由导电性的材质构成,用于对所搭载的工件进行电弧焊的电力经由集电刷供给到工作台。为了防止焊接电流经由减速器流向马达,工作台与驱动工作台的减速器之间夹着树脂制的绝缘环。
[0004]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使减速器的轴部与固定于轴部的工作台之间在整个面上电绝缘,绝缘环形成为具有与工作台大致相同大小的环板状。另外,为了防止焊接电流绕着绝缘环的板厚方向流动,绝缘环的板厚也设定得较厚。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483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工作台越大型,绝缘环也越大型。由刚性高且具有高绝缘性的树脂、例如酚醛树脂构成的绝缘环的制造越大型越困难,成本也越高。
[0010]因此,希望使工作台与马达低成本且更可靠地电绝缘。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工件支撑装置,所述工件支撑装置具备:基座;导电性的工作台,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该基座;马达;减速器,其使该马达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所述工作台;以及金属制的适配器,其夹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减速器之间以使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减速器分离,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适配器利用通过表面处理形成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适配器的表面的绝缘覆膜而电绝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工件支撑装置的侧视图。
[0014]图2是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A

A剖视图。
[0015]图3是局部地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构成部件的分解纵向剖视图。
[0016]图4是图2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17]图5是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变形例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18]图6是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19]图7是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0020]图8是表示图1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另一变形例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件支撑装置1进行说明。
[0022]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工件支撑装置1具备:基座2,其设置于地面;工作台3,其以能够围绕水平的旋转轴线X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基座2;马达4;以及减速器5,其使马达4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工作台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台3与减速器5之间配置有适配器6。
[0023]基座2具备向工作台3供给焊接用的电力的电力供给装置(省略图示)。基座2在包含有工作台3的旋转轴线X的区域设置有沿旋转轴线X方向贯穿的圆形的贯穿孔7。
[0024]工作台3由导电性的材质构成。
[0025]马达4固定于基座2,马达轴4a上固定有与减速器5的输入齿轮8啮合的小齿轮(齿轮)9。
[0026]减速器5具备固定于基座2的固定部10、以及以能够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固定部10的可动部11。
[0027]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10由配置于径向内侧的轴构成,在旋转轴线X方向的一个端面固定于基座2。固定部10在与基座2的贯穿孔7一致的位置设置有沿旋转轴线X贯穿的中空孔12。
[0028]另外,可动部11由相对于轴配置于径向外侧的圆环状的壳体构成,在表面侧设置有由与旋转轴线X正交的平面构成的圆环状的凸缘面13。在凸缘面13上沿周向隔开间隔地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4,螺纹孔14与旋转轴线X平行地延伸且用于固定工作台3。
[0029]工作台3构成为覆盖固定部10的旋转轴线X方向的另一个端面以及可动部11的圆板状。在工作台3设置有形成于与固定部10的中空孔12一致的位置的贯穿孔15。
[0030]由此,在包含有旋转轴线X的区域形成有从工作台3的表面贯穿到基座2的背面的空间。在工作台3固定有插入该空间内的圆筒状的管50。由于即使工作台3围绕旋转轴线X旋转,管50内的空间的位置也不会变化,因此能够使电缆等贯穿管50内并从工件支撑装置1的背面侧贯穿到工作台3的表面侧。
[0031]另外,工作台3在背面侧具备由与旋转轴线X正交的平面构成的圆环状的凸缘面16。工作台3在与可动部11的多个螺纹孔14一致的位置设置有从表面侧贯穿到背面的凸缘面16的多个螺栓贯穿孔(贯穿孔)17。在各螺栓贯穿孔17的工作台3的表面侧设置有容纳螺栓23的头部23a的沉孔18。
[0032]适配器6具有一定的厚度,形成为夹在减速器5的可动部11的凸缘面13与工作台3的凸缘面16之间的圆环状。
[0033]适配器6在与可动部11的多个螺纹孔14以及工作台3的多个螺栓贯穿孔17一致的位置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多个螺栓贯穿孔(贯穿孔)19。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适配器6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基材的整个表面,即整个外周面、整个内周面、厚度方向的整个两端面以及所有螺栓贯穿孔19的内表面具备通过表面处理形成的绝缘覆膜。绝缘覆膜例如通过公知的电化学反应析出绝缘性粒子而形成,具有高绝缘性能。
[0035]适配器6的内周面通过与设置于减速器5的可动部11的嵌合外表面20嵌合而在径向上定位。另外,相互嵌合的适配器6的内周面与可动部11的嵌合外表面20由配置于二者之间的O型圈21密封,适配器6的端面与可动部11的端面由配置于二者之间的O型圈25密封。适配器6的形状为了容易具备绝缘覆膜由简单形状构成,另外,为了确保绝缘距离,O型圈21的槽设置于可动部11。
[0036]适配器6的外周面通过与设置于工作台3的嵌合内表面22嵌合而在径向上定位。适配器6使外周面与工作台3的嵌合内表面22嵌合,使内周面与减速器5的可动部11的嵌合外表面20嵌合,使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与减速器5的凸缘面13以及工作台3的凸缘面16紧贴。
[0037]工作台3的嵌合内表面22的长度设定为比适配器6的厚度尺寸足够短,例如短5mm以上。由此,在使适配器6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与减速器5的凸缘面13以及工作台3的凸缘面16紧贴的状态下,工作台3与减速器5的可动部11配置为远离5mm以上。
[0038]并且,通过将从工作台3的表面侧插入工作台3以及适配器6的螺栓贯穿孔17、19的螺栓23紧固至减速器5的可动部11的螺纹孔14,工作台3相对于减速器5的可动部11以在径向以及旋转轴线X方向上定位的状态被固定。
[0039]如图3以及图4所示,设置于工作台3的螺栓贯穿孔17的沉孔18的支承面18a与螺栓23的头部23a之间夹着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的绝缘垫圈24。图3中,粗虚线表示涂层。
[0040]另外,螺栓23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工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基座;导电性的工作台,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该基座;马达;减速器,其使该马达的旋转减速并传递至所述工作台;以及金属制的适配器,其夹在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减速器之间以使所述工作台与所述减速器分离,所述工作台与所述适配器利用通过表面处理形成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适配器的表面的绝缘覆膜而电绝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形成为夹在所述减速器的圆环状的凸缘面与所述工作台的圆环状的凸缘面之间的环状,所述适配器的与所述工作台的接触面上形成有所述绝缘覆膜,所述适配器具备供多个螺栓贯穿的多个贯穿孔,所述螺栓紧固所述工作台和所述减速器,利用插入有具有电绝缘性的绝缘垫圈的所述螺栓,共同紧固所述工作台以及所述减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赤岭宏哲井上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