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215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其包括用于承载驾驶室及底盘系统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前部设置有防撞杆,所述车架本体和防撞杆之间安装有多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机构,单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在受到碰撞时可溃缩变形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部连接机构和后部连接机构。所述吸能盒包括与防撞杆垂直的管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辅助吸能盒通过螺接方式直接安装于车架上,碰撞中起到辅助吸能作用,既能在碰撞中有效吸能,减少驾舱侵入量,同时通过螺接方式安装,拆装简单,不影响其它系统及零部件装配及维修。整个结构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制作成本低。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碰撞安全也是国家强制性法规要求。目前的一些短头车型因空间限制,其前部吸能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在碰撞中前部不能做到有效吸能,导致驾舱侵入量过大,驾驶员安全存在隐患。如何通过结构优化做到有效的吸能,减少碰撞能量对驾舱的侵入,从而确保驾驶员及乘员的安全是工程开发的重点。为此,我们需要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以解决整车碰撞中因前部吸能不足导致驾舱侵入量过大问题,取得了减少驾舱侵入量,有效保证驾驶员安全的技术效果。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
[0007]其包括用于承载驾驶室及底盘系统的车架本体,所述车架本体的前部设置有防撞杆,所述车架本体和防撞杆之间安装有多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机构,单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在受到碰撞时可溃缩变形的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部连接机构和后部连接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吸能盒包括与防撞杆垂直的管体,管体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溃缩孔,单组溃缩孔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部凹孔以及位于下方的下部凹孔。
[0009]优选的,所述前部连接机构包括焊接固定于管体端部的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上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安装的第二安装孔。
[0010]优选的,所述后部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管体远离第一连接耳一端的固定管,固定管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安装的第一安装孔。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管与管体垂直,且固定管与管体焊接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管体为方管型材,且管体上溃缩孔的数量为均为组。
[0013]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辅助吸能盒通过螺接方式直接安装于车架上,碰撞中起到辅助吸能作用,既能在碰撞中有效吸能,减少驾舱侵入量,同时通过螺接方式安装,能够独立安装,拆装简单,不影响其它系统及零部件装配及维修。整个结构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说明:1车架本体、2防撞杆、3缓冲机构、4吸能盒、41管体、42上部凹孔、43下部凹孔、5第一连接耳、6第二连接耳、7固定管、8第一安装孔、9第二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的描述本质上仅是示例性的而并非意图限制本公开、应用及用途。应当理解,在所有这些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或相似的零件及特征。各个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构思和原理,并不一定示出了本公开各个实施方式的具体尺寸及其比例。在特定的附图中的特定部分可能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图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相关细节或结构。
[0020]参照图1

2:
[0021]实施例一
[0022]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驾驶室及底盘系统的车架本体1,车架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防撞杆2,车架本体1和防撞杆2之间安装有多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机构3,单组缓冲机构3包括两个在受到碰撞时可溃缩变形的吸能盒4,吸能盒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部连接机构和后部连接机构。具体的,车架本体1是现有技术,本方案中未对其具体结构进行改进,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0023]需要说明的是,前部连接机构包括焊接固定于管体41端部的第一连接耳5和第二连接耳6,第一连接耳5和第二连接耳6上均设置有用于供螺栓安装的第二安装孔9。后部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管体41远离第一连接耳5一端的固定管7,固定管7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安装的第一安装孔8。具体的,使用时,可以将第一连接耳5和第二连接耳6通过螺栓与防撞杆2固定连接,将固定管7与车架本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4]作为优选的,吸能盒4包括与防撞杆2垂直的管体41,管体4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溃缩孔,单组溃缩孔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部凹孔42以及位于下方的下部凹孔43。固定管7与管体41垂直,且固定管7与管体41焊接固定。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管体41为方管型材,且管体41上溃缩孔的数量为均为7组,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数量,具体根据管体41的长度设置。
[0025]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吸能盒4通过螺栓安装在车架本体1上并与防撞杆2螺栓连接,在车辆受到碰撞时,管体41上的上部凹孔42和下部凹孔43会压溃变形,进而取到缓冲吸能作用,减少驾舱侵入量,进而对车辆人员进行保护,其次,吸能盒4的两端均是通过螺栓进行安装固定,拆装简单,不影响其它系统及零部件装配及维修,这个吸能结构取材简单,且制作成本低。
[0026]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公开所提出的方案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公开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公开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包括用于承载驾驶室及底盘系统的车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本体(1)的前部设置有防撞杆(2),所述车架本体(1)和防撞杆(2)之间安装有多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机构(3),单组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两个在受到碰撞时可溃缩变形的吸能盒(4),所述吸能盒(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部连接机构和后部连接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4)包括与防撞杆(2)垂直的管体(41),管体(4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组溃缩孔,单组溃缩孔包括位于上方的上部凹孔(42)以及位于下方的下部凹孔(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架的辅助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刚宁青黄正义张魁李耿彪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德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