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膜电致发光光电子器件。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电致发光技术和器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早出现的电致发光器件是粉末电致发光器件,即将某些可电致发光的粉末材料混杂在介质中并涂敷于导电玻璃上制成的电致发光器件。粉末电致发光器件由于其亮度低,寿命短而渐渐沉寂,代之而起的是采用真空淀积技术制成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特别是1974年Inoguchi采用了双绝缘层夹心结构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参考文献(1)),使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亮度和寿命一跃而达到实用水平。所谓双绝缘夹心结构薄膜电致发光器件,是将发光层淀积于两个绝缘层之间而形成的电容性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从那时至现在将近20年中,几乎所有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工作都是以这种双绝缘层夹心结构器件为基础而展开的,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A、绝缘层的改进除广泛采用各种绝缘材料(如Y2O3、HfO2、SiO2、Al2O3、Si3N4、Ta2O5以及铁电材料PbTiO3和a-BaTiO3等)外,还采用了复合绝缘层,以改进绝缘层的介电性及与ITO导电玻璃或背电极的附着性,并改善产生初电子的绝缘层与发光层的介面态。B、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电致发光器件,由淀积于ITO导电玻璃上的载流子加速层和发光层以及背电极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载流子加速层是由低场预热层和高场加速层构成的复合加速层或两步加速层,低场预热层采用半绝缘材料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高场加速层采用宽禁带半导体极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叙,雷刚,申猛燕,徐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汇力科技文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