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99759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除碳炉坩埚搅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二内的上部位置;搅拌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为底部弧形的方形状,V型通孔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V型通孔上下交错对称设置在搅拌桨叶本体左右两侧位置;搅拌进气管下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耐火衬的中心、支撑板一的中心孔、安装板的安装孔一和支撑板二的中心孔延伸到支撑板二的上部位置;柔性缓冲柱左右对称设置在安装板上部两侧位置。该实用新实有益效果:通过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的结构设置,使搅拌桨叶对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试样搅拌时,所产生的旋转搅拌振动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保护了坩埚免于被搅拌桨叶碰触划伤。保护了坩埚免于被搅拌桨叶碰触划伤。保护了坩埚免于被搅拌桨叶碰触划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除碳炉坩埚搅拌
,具体涉及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连铸保护渣中存在碳质材料,对连铸保护渣的粘度检测、表面张力检测的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使检测结果不准确。因此在对连铸保护渣性能指标检测前,需要对连铸保护渣进行除碳处理,才能保证连铸保护渣性能检测的准确度。除碳炉作为除去连铸保护渣中碳质材料的重要设备,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先将连铸保护渣(颗粒状)放入坩埚中,坩埚在除碳炉中边加热边向炉膛中通入空气(氧气),待坩埚中连铸保护渣试样加热至碳反应温度时,炉膛中充足的氧气与坩埚中连铸保护渣试样进行碳氧化反应,从而将连铸保护渣中的碳除去;整个连铸保护渣的除碳过程,需要充分的氧气,才能将连铸保护渣中的碳完全去除。
[0003]目前常用的除碳炉为马弗炉式结构,通过旋转机构使坩埚在除碳炉的炉膛中旋转,通过氧气与坩埚中连铸保护渣试样碳氧化反应,将连铸保护渣试样中碳质材料去除。上述除碳炉主要缺点是坩埚的夹取和清洗不方便,为了解决除碳炉的上述缺点,在原有除碳炉的基础上,将除碳炉的结构改进为上下分体式,除碳炉中炉膛不变,将坩埚和坩埚托架改进呈升降式,当连铸保护渣试样除碳完成后,只需将坩埚和坩埚托架下降,可以将坩埚方便、快捷地夹取或清洗。但是上述经过改进后的除碳炉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试样为颗粒状,当搅拌机构的搅拌桨叶对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试样搅拌时会产生旋转搅拌振动,此时搅拌桨叶会触碰到坩埚的底部,造成对坩埚的划伤。专利技术人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研发了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本技术能够解决因搅拌桨叶对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试样搅拌时会产生旋转搅拌振动,而造成对坩埚底部划伤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包括耐火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中心孔;耐火衬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一的底部位置,支撑板二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一的上部位置,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与除碳炉的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板二包括支撑板本体和方形槽,方形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本体靠近右侧位置;中心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中间位置,中心孔位于除碳炉的中心位置;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二内的上部位置;搅拌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为底部弧形的方形状,V型通孔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V型通孔上下交错对称设置在搅拌桨叶本体左右两侧位置;排气孔均匀设置在搅拌进气管的靠近底部表面上,排气孔与
所述搅拌桨叶的上部对应;所述搅拌进气管下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耐火衬的中心、支撑板一的中心孔、安装板的安装孔一和支撑板二的中心孔延伸到支撑板二的上部位置;柔性缓冲柱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部两侧位置,柔性缓冲柱包括底座,底座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表面,滑动光轴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直线轴承套装在滑动光轴上,所述滑动光轴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直线轴承穿过支撑板二与支撑板二本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右侧柔性缓冲柱的左侧位置,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驱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位于安装板的底部位置;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进气管靠近上部位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呈左右水平设置;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所述轴承座与安装板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进气管的上端安装在轴承座中,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紧固丝孔,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搅拌进气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套筒并通过螺杆与紧固丝孔的配合将搅拌进气管顶紧固定。
[0006]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设置有间距,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呈向上平行设置;支撑板一为前后两侧带折边的平板,支撑板二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
[0007]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安装板本体为开口向下的U型结构,安装孔一开设在安装板本体的上部靠近左侧位置,安装孔二开设在安装孔一的右侧位置,安装孔一与安装孔二之间等距设置。
[0008]所述安装孔一与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上的中心孔呈向下水平对应;方形槽与安装孔二呈上下对应设置,方形槽的开口大于驱动电机本体尺寸。
[0009]所述搅拌进气管为中空的圆管,搅拌进气管的上端通过气管与送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
[0010]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二上,驱动电机的上部穿过支撑板二延伸至支撑板二的上部;轴承座固定安装在安装孔一上。
[0011]所述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传动;从动齿轮位于安装孔一的下部位置。
[0012]这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升降式坩埚托架和坩埚升起,将坩埚升至除碳炉炉膛中,开启炉膛中加热装置;通过搅拌进气管不断向炉膛通入除碳所用的空气。然后启动驱动电机,以驱动电机为驱动动力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的转动动力通过传动链条将转动动力传输给从动齿轮,在从动齿轮的带动下使搅拌进气管和搅拌桨叶的转动,在搅拌桨叶的转动过程中,V型通孔将连铸保护渣试样分层混合,同时搅拌桨叶实现对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边搅拌边加热,当连铸保护渣加热到碳反应温度时,通过氧气与碳的氧化反应将连铸保护渣中的碳材质除去。当搅拌桨叶搅拌连铸保护渣试样时产生旋转摆动振动时,在振动的作用下,此时支撑板二在直线轴承与滑动光轴的滑动配合作用下,实现安装板上的搅拌进气管、搅拌桨叶、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和从动齿轮通过直线轴承沿着滑动光轴上下移动,从而起到了柔性缓冲的作用。
[0013]所述搅拌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为底部弧形的方形状,V型通孔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V型通孔上下交错对称设置在搅拌桨叶本体左右两侧位置。上述设置的主要目的是:利用V型通孔,一方面,减小了搅拌桨叶搅拌过程中搅拌扭矩,对驱动电机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搅拌桨叶搅拌连铸保护渣时,连铸保护渣试样通
过上下交错设置V型通孔流过,起到分层混合连铸保护渣试样的作用。
[0014]所述排气孔均匀设置在搅拌进气管的靠近底部表面上,排气孔与所述搅拌桨叶的上部对应;搅拌进气管为中空的圆管,搅拌进气管的上端通过气管与送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上述通过搅拌进气管和排气孔设置,一方面,搅拌进气管利用向炉膛中输送空气,保证了炉膛中充足的碳氧化反应所需的氧气,提高了连铸保护渣中碳质材料的去除效果;另一方面,以搅拌进气管为搅拌轴,带动搅拌桨叶旋转,从而起到对连铸保护渣的搅拌作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的结构设置,使搅拌桨叶对坩埚中的连铸保护渣试样搅拌时,所产生的旋转搅拌振动起到柔性缓冲的作用,保护了坩埚免于被搅拌桨叶碰触划伤。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碳炉用柔性缓冲搅拌装置,包括耐火衬、支撑板一、支撑板二、中心孔;耐火衬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一的底部位置,支撑板二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一的上部位置,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与除碳炉的壳体两侧固定连接;支撑板二包括支撑板本体和方形槽,方形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板本体靠近右侧位置;中心孔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一和支撑板二的中间位置,中心孔位于除碳炉的中心位置;其特征在于: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二内的上部位置;搅拌进气管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为底部弧形的方形状,V型通孔设置有四个,两个为一组,V型通孔上下交错对称设置在搅拌桨叶本体左右两侧位置;所述搅拌进气管下端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所述耐火衬的中心、支撑板一的中心孔、安装板的安装孔一和支撑板二的中心孔延伸到支撑板二的上部位置;柔性缓冲柱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部两侧位置,柔性缓冲柱包括底座,底座固定设置在安装板的上部表面,滑动光轴竖直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直线轴承套装在滑动光轴上,所述滑动光轴的上端设置有限位盘,所述直线轴承穿过支撑板二与支撑板二本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板右侧柔性缓冲柱的左侧位置,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驱动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所述驱动齿轮位于安装板的底部位置;从动齿轮固定安装在所述搅拌进气管靠近上部位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轮呈左右水平设置;轴承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所述轴承座与安装板上部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进气管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冰罗宇坤薛心信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泰纳克高温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