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915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焊接夹具平台,还包括滑台上料机构,上料机器人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Y轴正方向的一侧,焊接机器人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X轴负方向的一侧,滑台上料机构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X轴正方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艺布局的优势在于上料机器人上料的同时人工也可以同步上料,相互不占用各自时间,同时也规避机器人与人工之间的交互,避免产生安全风险。避免产生安全风险。避免产生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焊接生产线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产能也在不断的提高,这就带来了生产线节拍的提高,节拍越高,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也越快,通过高速的生产来满足产能提升的需求。在生产线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人机交互工位,如人工上下料或其他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的工作,与此同时机器人也同时进行操作(如焊接、冲孔等),两者之间产生交互,往往这种工位在节拍紧张情况的下,会产生超节拍的问题,因为为了确保人员操作安全,人与机器人通过相关工艺隔开操作,或者人先操作机器人再操作。为此如何在考虑成本、场地空间等因素的同时又能保证节拍满足和人员操作安全,本次优化工艺将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3]现有技术的布局设置如图1,包括上料机器人1、转台2、焊接机器人3和焊接夹具平台4,在转台2沿着X轴负方向的一侧为人工上料位置,在人工上料位置沿着Y轴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上料机器人1,在转台2沿着X轴正方向的一侧设置有焊接机器人3,在焊接机器人3的一侧设置有进行焊接操作的焊接夹具平台4。其中转台2可以设计成2面或者4面转台,图1示为2面转台,以 2面转台为例,焊装夹具A和B分别安装在转台2沿着X轴方向的两侧,工艺要求为:人工在焊装夹具上上料,上料后焊接机器人3进行焊接加工,加工完毕后由下一工位的上料机器人1从夹具上取走加工件。
[0004]具体操作如下:操作工先在A面上料,之后上料机器人1进行二次上料,上料全部完毕后转台2旋转180<br/>°
,转台的A面转至焊接机器人3侧,B面转至人工侧,焊接机器人3开始对上料完毕的A面进行焊接,与此同时人工在B面处进行上料,两者是同步的,当A面焊接完后,下一工位的上料机器人1会将焊接完成的A面料取走,取走后转台再次旋转180
°
,A面转回至人工侧,之前上料完毕的B面转回至上料机器人1侧,此时操作工和上料机器人1再次对A面上料,焊接机器人3对B面已上完的料进行焊接加工,焊接完成后再由下一工位上料机器人1取走,转台再次旋转180
°
,如此反复。
[0005]经过上述可以了解到,通过转台2的旋转,让操作人员和焊接机器人3同步进行工作,用机器人焊接的时间覆盖掉了人工上料时间,无需相互等待,从而节省整个上料工位的工艺时间,即节省节拍。此种工艺是一般情况下使用的人机交互工艺,但存在着以下缺点:
[0006]1、上料侧存在人工与上料机器人二次上料的情况,两者产生交互易产生安全风险,需要做好安全设备防护,而且上料机器人二次上料需要人工上料完毕后再去上料,产生等待时间,时间利用率不高,存在超节拍的风险。
[0007]2、转台设备占地面积大,考虑到转台的旋转轨迹,会更加的占用车间的场地,无疑在小场地小空间的工况下此方案无法执行。
[0008]3、成本较大,除了需要添置转台设备外,还需要制造两套焊装夹具A和B 来保证两边同时工作。
[0009]4、维护成本较高,在长时间高节拍的工作条件下,转台和两面焊装夹具均需要定期的检查与维修,既耗费人力也耗费时间。
[0010]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3]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料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焊接夹具平台,还包括滑台上料机构,上料机器人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Y轴正方向的一侧,焊接机器人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X轴负方向的一侧,滑台上料机构位于焊接夹具平台沿着X轴正方向的一侧;
[0014]滑台上料机构包括滑台机构、上料顶升机构和上料夹紧机构,滑台机构上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顶升机构,滑台机构可驱动上料顶升机构沿着X轴方向移动,上料夹紧机构设置在滑台机构沿着X轴负方向一侧,上料夹紧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台机构沿着Y轴方向两侧的焊接夹具平台上;
[0015]滑台机构包括滑台机架、驱动电机和齿轮条,滑台机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垫,驱动电机沿着X轴方向安装在滑板上,滑板的底部通过导轨滑块机构与下方的滑台机架相连接,驱动电机底部的驱动齿轮与滑台机架上沿着X 轴方向设置的齿轮条相连接,两个上料顶升机构分别安装在滑板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滑板通过坦克链与滑台机架相连接,滑台机架上沿着X轴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滑板进行限位处理的第一限位挡块。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靠近滑台机架沿着X轴负方向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气缸,两个限位气缸分别位于滑台机架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限位气缸顶部的驱动端通过铰接臂连接设置有用于对滑板进行限位处理的第二限位挡块。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料夹紧机构包括上料夹紧支架、夹紧气缸、夹紧摇臂和夹紧块,上料夹紧支架设置在滑台机构沿着Y轴方向两侧的焊接夹具平台上,上料夹紧支架上远离滑台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夹紧气缸,夹紧气缸顶部的驱动端与铰接在上料夹紧支架上的夹紧摇臂的第一端相连接,夹紧摇臂的第二端设置沿着X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夹紧块。
[001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料夹紧支架远离夹紧气缸一侧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夹紧摇臂进行限位处理的第三限位挡块。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料顶升机构包括上料顶架支架、上料顶升气缸和上料座,上料顶架支架设置在滑板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上料顶架支架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沿着Z轴方向设置有上料顶升气缸,上料顶升气缸顶部的驱动端与上方的顶升板驱动连接设置,顶升板上沿着X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转接架,转接架上设置有上料座。
[002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顶升板上远离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顶升板进行限位处理的第四限位挡块,远离上料夹紧机构一侧的焊接夹具平台上设置有与第四限位挡块相配合的限位座。
[0022]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技术的工艺布局的优势在于上料机器人上料的同时人工也可以同步上料,相互不占用各自时间,同时也规避机器人与人工之间的交互,避免产生安全风险。
[0024]2、本技术的机器人在焊接区域工作时不会打扰到人工操作,操作人员可以安全放心的在上料处上下料即可,极大的提高操作安全性。
[0025]3、本技术在上料机构沿滑台返回至上料区域时,人工继续上料,同时下一工位机器人抓走加工完成的料,时间又相互重叠,节省了这一工位的节拍。
[0026]4、本技术利用最短的工作时间来满足工艺需求,且所需设备简单,只需要一套焊接夹具平台,且占地远远小于转台设备所需空间,且后期维护便捷,节约成本的同时,又提高生产效率。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包括上料机器人(1)、焊接机器人(3)和焊接夹具平台(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台上料机构(5),所述上料机器人(1)位于焊接夹具平台(4)沿着Y轴正方向的一侧,所述焊接机器人(3)位于焊接夹具平台(4)沿着X轴负方向的一侧,所述滑台上料机构(5)位于焊接夹具平台(4)沿着X轴正方向的一侧;所述滑台上料机构(5)包括滑台机构(6)、上料顶升机构(7)和上料夹紧机构(8),所述滑台机构(6)上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上料顶升机构(7),所述滑台机构(6)可驱动上料顶升机构(7)沿着X轴方向移动,所述上料夹紧机构(8)设置在滑台机构(6)沿着X轴负方向一侧,所述上料夹紧机构(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滑台机构(6)沿着Y轴方向两侧的焊接夹具平台(4)上;所述滑台机构(6)包括滑台机架(9)、驱动电机(11)和齿轮条(13),所述滑台机架(9)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脚垫(10),所述驱动电机(11)沿着X轴方向安装在滑板(14)上,所述滑板(14)的底部通过导轨滑块机构(16)与下方的滑台机架(9)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底部的驱动齿轮与滑台机架(9)上沿着X轴方向设置的齿轮条(13)相连接,两个所述上料顶升机构(7)分别安装在滑板(14)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4)通过坦克链(15)与滑台机架(9)相连接,所述滑台机架(9)上沿着X轴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滑板(14)进行限位处理的第一限位挡块(1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台上料式焊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滑台机架(9)沿着X轴负方向一侧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限位气缸(17),两个所述限位气缸(17)分别位于滑台机架(9)沿着Y轴方向的两侧,所述限位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林文徐潇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丹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