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3698009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然后,根据所述拓扑列表和预设的约束规划求解器求解得到柜内所有货物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实现了一种更高效、更精准以及更稳定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案,以此减轻了装箱核验时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高了经营效益。高了经营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以及装箱
,尤其涉及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进行集装箱运输时,需要针对装箱货物进行严格且高效地审单,以此提高经营效益。例如,海运集装箱运送周期普遍较长,而若货物在装箱过程中出现数量或质量问题,则会导致巨大的损失,且难以及时补救。因此。在货物装箱过程中,普遍需要人工对整个集装箱和装载的货物进行严格的核验。
[0003]在现有的货物装箱方案中,大多数是采用人工对货物进行登记和计数,或者,对装箱货物进行二维码或条码等形式的扫码,并基于累积的扫码结果进行核对和审单。但是,上述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前者耗时耗力、准确性较差,后者操作繁琐、执行效率低下。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方案中,提出了基于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的识别方案,即对装箱货物进行拍照识别,从而确定货物的数据信息。但是,仅基于OCR技术的货物识别和审单方案,存在严重的环境适应性缺陷。例如,在针对装箱货物进行OCR识别的过程中,对环境条件存在极大地依赖,特别地,在环境光较暗的条件下,货物的物体表面反光会对识别结果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0005]因此,如何提升货物装箱审单的便捷性、稳定性以及准确性,以此减轻人力物力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7]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
[0008]根据所述拓扑列表和预设的约束规划求解器求解得到柜内所有货物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
[0009]可选地,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包括:
[0010]计算一张所述整排货物图像所产生的拓扑;
[0011]若计算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若计算成功,则确定为所述第一拓扑。
[0012]可选地,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
[0013]计算多张所述柜内遮挡图像所产生的多张拓扑;
[0014]若计算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若计算成功,则生成包含多个元素的第一拓扑列表。
[0015]可选地,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
[0016]将所述第一拓扑列表整合至所述第一拓扑;
[0017]若整合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并执行预设的切割策略,若整合成功,则生成包含多种所述第一拓扑的第二拓扑列表。
[0018]可选地,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
[0019]计算多张所述前后遮挡拍摄图像所产生的多张拓扑;
[0020]若计算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若计算成功,则生成包含货物信息、连接信息以及重叠信息的第三拓扑列表。
[0021]可选地,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
[0022]整合所述第二拓扑列表和所述第三拓扑列表;
[0023]若整合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并执行所述切割策略,若整合成功,则得到第四拓扑列表。
[0024]可选地,计算得到的所述拓扑包括所述货物信息、第一字典以及第二字典;其中:
[0025]所述第一字典记录所连接的两个所述货物的图片身份信息和货物身份信息;
[0026]所述第二字典记录两个所述货物从上往下视角下的重叠关系。
[0027]可选地,执行所述切割策略,包括:
[0028]在整合失败时,将所述柜内遮挡拍摄图像和/或所述前后遮挡拍摄图像中的隐藏拍摄的隐藏货物的拓扑切割出来;
[0029]打包切割出来的拓扑和所述第一拓扑。
[003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装箱结构还原设备,该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步骤。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装箱结构还原程序,装箱结构还原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步骤。
[0032]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然后,根据所述拓扑列表和预设的约束规划求解器求解得到柜内所有货物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实现了一种更高效、更精准以及更稳定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案,以此减轻了装箱核验时的人
力物力成本,提高了经营效益。
附图说明
[003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一的流程图;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0036]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0037]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四流程图;
[0038]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五流程图;
[0039]图6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六流程图;
[0040]图7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七流程图;
[0041]图8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的第八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3]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0044]图1是本专利技术装箱结构还原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该方法包括:
[0045]S1、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箱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根据所述拓扑列表和预设的约束规划求解器求解得到柜内所有货物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包括:计算一张所述整排货物图像所产生的拓扑;若计算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若计算成功,则确定为所述第一拓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计算多张所述柜内遮挡图像所产生的多张拓扑;若计算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若计算成功,则生成包含多个元素的第一拓扑列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拓扑,并将所述第一拓扑、所述第二拓扑以及所述第三拓扑整合为拓扑列表,还包括:将所述第一拓扑列表整合至所述第一拓扑;若整合失败,则生成异常结果,并执行预设的切割策略,若整合成功,则生成包含多种所述第一拓扑的第二拓扑列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箱结构还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根据整排货物拍摄图像、柜内遮挡拍摄图像以及前后遮挡拍摄图像建立第一拓扑、第二拓扑以及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笑雨杨键烽肖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蓝胖子机器智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