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集美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粪肠球菌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77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粪肠球菌AT5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粪肠球菌具体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AT5,它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495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AT5CGMCCNo.24951能够有效提高黄姑鱼对红头病病原——哈维氏弧菌B0003的抗病力,增强感染哈维氏弧菌B0003后黄姑鱼的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因子产生,有效改善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黄姑鱼肝脏损伤,降低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枯草芽孢杆菌可制成菌剂用于预防或治疗黄姑鱼的红头病,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水产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添加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粪肠球菌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尤其涉及一株粪肠球菌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黄姑鱼(Nibea albiflora)俗称黄姑子、黄婆鸡,在福建沿海地区俗称春子鱼,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石首鱼科(Sciaenidae)、黄姑鱼属(Nibea),为近海中下层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日本南海,是我国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之一。黄姑鱼年产量达6.7万吨以上,年养殖产量超过3万吨,具有较高的经济和养殖价值。近年来,随着东海渔业资源的枯竭,人工养殖黄姑鱼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高密度的养殖环境加大了黄姑鱼疾病的风险。在黄姑鱼养殖中,红头病是黄姑鱼主要病害之一,患病鱼活性较弱、离群、游动缓慢,头部有明显红肿,感染后5~6天,死亡率可达50%以上,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实验室前期从患红头病的黄姑鱼病灶中分离出了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龙虾弧菌(V.panuliri)两种弧菌,经回归感染试验验证,哈维氏弧菌B0003(GenBank登录号:ON076875)是黄姑鱼红头病的主要病原菌。
[0003]虽然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应用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控制致病菌的侵害,但长期施用这些药物会造成细菌耐药性,同时会对养殖微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以及产生药物残留等严重的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寻求无残留无污染的抗生素及化学药物的有效替代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粪肠球菌及其培养物、及其在制备菌剂或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株粪肠球菌,该粪肠球菌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简称:CGMCC,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4951。
[0007]上述的粪肠球菌的培养物。
[0008]上述的粪肠球菌或粪肠球菌的培养物在制备菌剂或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0009]一种菌剂,其包括上述的粪肠球菌或其培养物。
[0010]一种饲料添加剂,其包括上述的粪肠球菌或其培养物。
[0011]术语“培养物”是指经人工接种和培养后,长有微生物群体的液体或固体产物(培养容器内的所有物质,发酵产物)的统称。即通过将微生物进行生长和/或扩增而获得的产物,其可以是微生物的生物学纯培养物,也可以含有一定量的培养基、代谢物或培养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成分。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比较易感和耐受哈维氏弧菌B0003黄姑鱼的肠道微生物,在耐受哈维氏弧菌的黄姑鱼肠道中筛选出了一株对哈维氏弧菌B0003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AT5 CGMCC No.24951,能能够有效
提高黄姑鱼对红头病病原——哈维氏弧菌B0003的抗病力,增强感染哈维氏弧菌B0003后黄姑鱼的免疫功能,减少炎性因子产生,有效改善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黄姑鱼肝脏损伤,降低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专利技术将粪肠球菌干燥得到的粪肠球菌菌剂,可以作为添加剂用于制备黄姑鱼饲料。该饲料可有效提高黄姑鱼对哈维氏弧菌B0003的抗病力,降低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0013]保藏说明
[001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0015]保藏日期:2022年05月23日
[0016]菌种名称:粪肠球菌
[0017]拉丁名:Enterococcus faecalis
[0018]菌株编号:AT5
[0019]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0020]保藏机构简称:CGMCC
[0021]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24951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黄姑鱼红头病症状图。
[0024]图2为哈维氏弧菌B0003的电镜图。
[0025]图3为粪肠球菌AT5对哈维氏弧菌B0003抑菌效果图。
[0026]图4哈维氏弧菌B0003攻毒后黄姑鱼肝脏组织形态(HE染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下述实施例不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任何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变和变化,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8]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9]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30]实施例1
[0031]本实施例提供粪肠球菌AT5的分离与鉴定
[0032]一、粪肠球菌AT5菌株来源
[0033]通过易感和耐受哈维氏弧菌B0003(黄姑鱼红头病症状如图1所示,哈维氏弧菌B0003的电镜图如图2所示)的黄姑鱼肠道差异微生物,发现粪肠球菌AT5(菌落形态:透明,圆形,极小菌落,表面光滑湿润)在易感哈维氏弧菌B0003的黄姑鱼肠道中大量存在,提示其可能有利于提高黄姑鱼对哈维氏弧菌B0003的抗病力。
[0034]二、粪肠球菌AT5的鉴定
[0035]S1.形态学鉴定
[0036]一方面,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菌落大小稳定,上述步骤一分离并筛选得到的菌株AT5进行单菌落状态描述,主要包括菌落的大小、颜色、透明度、湿润度、菌落表面状态(是否
平坦、突起、褶皱、凹陷等)、菌落边缘状态(是否整齐、不规则、放射状等)。另一方面,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所述菌株AT5,经涂片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
[0037]分离并筛选得到的单菌落为:透明,圆形,极小菌落,表面光滑湿润。
[0038]分离并筛选得到的菌株AT5的培养基为MRS琼脂培养基。
[0039]S2.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0040]挑取平板上的单菌落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16S序列与数据库中已知粪肠球菌序列相识度达99%(如SEQ ID NO:1所示):
[0041]ACTGCAGTCGAACGCTTCTTTCCTCCCGAGTGCTTGCACTCAATTGGAAAGAGGAGTGGCGGACGGGTGAGTAACACGTGGGTAACCTACCCATCAGAGGGGGATAACACTTGGAAACAGGTGCTAATACCGCATAACAGTTTATGCCGCATGGCATAAGAGTGAAAGGCGCTTTCGGGTGTCGCTGATGGATGGACCCGCGGTGCATTAGCTAGTTGGTGAGGTAACGGCTCACCAAGGCCACGAT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粪肠球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粪肠球菌为粪肠球菌AT5(Enterococcusfaecalis AT5),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49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肠球菌的培养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粪肠球菌或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章杨红玲魏成业韩芳汪攀
申请(专利权)人:集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