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44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药器,包括减震装配框架,于所述减震装配框架上安装有动力气源调整器,动力气源调整器与操作手柄连接,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有针筒,针筒内置有无芯杆活塞;动力气源调整器包括汇流板本体,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结构布置合理、投入成本较小及运行稳定的目的,降低了配药器使用过程中的振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配药器的技术领域。配药器的技术领域。配药器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药器


[0001]本技术配药器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配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护人员配药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取药器(针筒)对药液进行抽吸,并将所抽吸而来的药液注入药袋或者粉末药瓶内,使药液混合或者将粉末状的药物溶解,尤其是在配药的高峰期,医护人员频繁作业,劳动强度大。为了降低劳动强度,采用配药器来完成,其主要是通过阀岛连接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的转换来实现溶药器对药液的抽送。然而,现有的阀岛底座设计的通道过多,且电磁阀的数量较多,结构布置不合理,并且噪声较大,进而影响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增大了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配药器,用以实现结构布置合理、投入成本较小及运行稳定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配药器,包括安装于主机内的减震装配框架,于所述减震装配框架上安装有动力气源调整器,所述动力气源调整器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有针筒,针筒内置有无芯杆活塞;所述动力气源调整器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汇流板本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且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在汇流板本体上。
[0006]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A,于第二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A,所述第二安装孔A与第三通道连通,于汇流板本体上且靠近第一安装孔A和第二安装孔A处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形成正压快插接口,第一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A、第二安装孔A及第一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正压快插接头经正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
[0007]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 B,于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B,于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B 和第二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B、第二安装孔B及第二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形成负压快插接口,所述负压快插接头经负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A和第一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第一过滤消音器经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安装于汇流板本体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配框架可拆卸安装于配药器的机壳内,减震装配框架包括相对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下端固连有底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构造有连接角,于两所述连接角之间形成装配口,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及两连接角围构成装配腔,双用压缩机安装于底板上并位于装配腔内,汇流板本体经两连接角与减震装配框架连接,且安装于汇流板本体下端的部件经装配口伸入装配腔内。
[0009]进一步的,各所述连接角包括两连接板条,两所述连接板条由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的上端端部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向第二侧板或第一侧板延伸,所述汇流板本体的四角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连接板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上的两连接板条相互平行。
[0010]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远离的一侧侧面的下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水平设置,且二者分别与机壳的内壁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安装有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所述双用压缩机经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与底板连接,且第一减震座和第二减震座分别位于双用压缩机的两端的下部处。
[0011]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手柄包括装配于外壳内的SMC直线过滤器,所述SMC直线过滤器的进口端经第一导管与主机连接接头连通,SMC直线过滤器的出口端经第二导管针筒连接头连接,所述主机连接接头固定于外壳的一端,针筒连接头固定于外壳的另一端,于外壳上装配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具有高速溶解键、后退吸气键及低速排气键,所述高速溶解键、后退吸气键及低速排气键构造于按键板上,所述按键板装配于控制电路板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配药器气动控制系统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用于固定控制单元的第一半壳,和与第一半壳相互扣合卡接的第二半壳,所述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扣合卡接构成完整的外壳;所述第二半壳包括相互拼接的壳体A和壳体B,所述壳体A和壳体B首尾拼接构成第二半壳。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外壳上开设有装配口,所述按键板安装于装配口处,且高速溶解键、后退吸气键及低速排气键经装配口伸出外壳;于所述外壳与主机连接接头连接的一端构造有装配凹槽,主机连接接头固定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安装于装配凹槽内,且安装板经多根紧固螺栓与外壳固连。
[001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动力气源调整器采用四个通道通过多个电磁阀,使得四个通道中至少两个的相互连通,进而实现溶药器对药液的抽送作业;当需要对药物推送并高速溶解药物时,正压气流由外界经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最后经出气快插接头排出,使得溶药器对其内的药液或气体进行高速推送,进而快速溶解药物;后退吸气时,负压气流从负压快插接头、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最后经出气快插接头排出;低速排气时,正压气流从正压快插接头、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最后到减压装置;这样有效降低控制器上的电气元件的布置,提高了整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生产难度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数量得到有效减少,投入成本降低;本技术的减震装配框架使得安装于配药器机壳内的各部件位置合理,降低配药器使用过程中的振幅,且便于机壳内各部件的拆装、维修。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动力气源调整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动力气源调整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汇流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配药器气动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减震装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减震装配框架与双用压缩机、安装有各部件的汇流板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主机内的减震装配框架,于所述减震装配框架上安装有动力气源调整器,所述动力气源调整器与操作手柄连接,所述操作手柄可拆卸连接有针筒,针筒内置有无芯杆活塞;所述动力气源调整器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汇流板本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且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在汇流板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A,于第二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A,所述第二安装孔A与第三通道连通,于汇流板本体上且靠近第一安装孔A和第二安装孔A处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形成正压快插接口,第一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A、第二安装孔A及第一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正压快插接头经正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B,于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B,于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B和第二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B、第二安装孔B及第二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形成负压快插接口,所述负压快插接头经负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A和第一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第一过滤消音器经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安装于汇流板本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装配框架可拆卸安装于配药器的机壳内,减震装配框架包括相对设置并且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的下端固连有底板,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端分别构造有连接角,于两所述连接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博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