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30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汇流板本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且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在汇流板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结构布置合理、投入成本较小及运行稳定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配药器零部件的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


[0001]本技术属于配药器零部件的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护人员配药的过程中,一般采用取药器(针筒)对药液进行抽吸,并将所抽吸而来的药液注入药袋或者粉末药瓶内,使药液混合或者将粉末状的药物溶解,尤其是在配药的高峰期,医护人员频繁作业,劳动强度大。为了降低劳动强度,采用配药器来完成,其主要是通过阀岛连接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的转换来实现溶药器对药液的抽送。然而,现有的阀岛底座设计的通道过多,且电磁阀的数量较多,结构布置不合理,并且噪声较大,进而影响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增大了投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用以实现结构布置合理、投入成本较小及运行稳定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汇流板本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且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在汇流板本体上。
[0006]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A,于第二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A,所述第二安装孔A与第三通道连通,于汇流板本体上且靠近第一安装孔A和第二安装孔A处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形成正压快插接口,第一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A、第二安装孔A及第一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正压快插接头经正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
[0007]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B,于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B,于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B和第二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B、第二安装孔B及第二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形成负压快插接口,所述负压快插接头经负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
[0008]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A和第一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第一过滤消音器经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安装于汇流板本体上。
[0009]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三通道上连通有第三安装孔A,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靠近第三安装孔A处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安装孔B,于第四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四安装孔A,所述第三电磁阀经第三安装孔A、第三安装孔B及第四安装孔A与汇流板本体连接,且第四安装孔A的一端形成压力开关连接接口,所述压力开关经压力开关连接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
[0010]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四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四安装孔B,于所述第四安装孔B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一端形成出气快插接口,所述出气快插接头经出气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四通孔的一端形成减压设备连接接口,减压装置经减压设备连接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安装孔B与外界连通的一端形成第二过滤消音器接口,第二过滤消音器经第二过滤消音器接口安装于汇流板本体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及第四电磁阀安装于汇流板本体的同端端面上;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于汇流板本体的另一同端端面上。
[0013]进一步的,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汇流板本体经与安装孔配合的螺栓固定于目标物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汇流板本体为一体成型的金属材质制件。
[0015]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技术采用四个通道通过多个电磁阀,使得四个通道中至少两个的相互连通,进而实现溶药器对药液的抽送作业;当需要对药物推送并高速溶解药物时,正压气流由外界经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最后经出气快插接头排出,使得溶药器对其内的药液或气体进行高速推送,进而快速溶解药物;后退吸气时,负压气流从负压快插接头、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最后经出气快插接头排出;低速排气时,正压气流从正压快插接头、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最后到减压装置;这样有效降低控制器上的电气元件的布置,提高了整体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生产难度大大降低,电磁阀的数量得到有效减少,投入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汇流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0022]标注部件:100

汇流板本体,101

第一通道,102

第二通道,103

第三通道,104

第四通道,105

第一通孔,106

第二安装孔A,107

第一安装孔A,108

正压快插接口,109

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110

第二通孔,111

第二安装孔B,112

第一安装孔B,113

负压快插接口,114

第四安装孔A,115

第三安装孔A,116

第三安装孔B,117

压力开关连接接口,118

第二
过滤消音器接口,119

第四安装孔B,120

第三通孔,121

第四通孔,122

出气快插接口,123

减压设备连接接口,201

第一电磁阀,202

第二电磁阀,203

第三电磁阀,204

第四电磁阀,205

正压快插接头,206

负压快插接头,207

减压阀,208

出气快插接头,20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及第四通道的汇流板本体,所述第二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同侧两个相对应端部,第三电磁阀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四电磁阀连通第四通道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且第一电磁阀与正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二电磁阀与负压快插接头连通,第三电磁阀与压力开关连接,第四电磁阀还分别连通减压装置和出气快插接头;且正压快插接头、负压快插接头、压力开关、减压装置及出气快插接头均安装在汇流板本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A,于第二通道的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A,所述第二安装孔A与第三通道连通,于汇流板本体上且靠近第一安装孔A和第二安装孔A处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形成正压快插接口,第一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A、第二安装孔A及第一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正压快插接头经正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一安装孔B,于第二通道的另一端处连通有第二安装孔B,于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B和第二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贯穿汇流板本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电磁阀经第一安装孔B、第二安装孔B及第二通孔与汇流板本体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形成负压快插接口,所述负压快插接头经负压快插接口与汇流板本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配药器专用动力气源调整器,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汇流板本体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孔A和第一安装孔B之间开设有与第一通道连通的第一过滤消音器接口,第一过滤消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博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