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742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震动机构,所述外壳顶端内侧安装有模胎,所述模胎底端相接有所述震动机构,所述模胎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漏斗,所述顶盖顶端支撑安装有锁紧机构,通过所述外壳顶端的锁紧机构对所述顶盖进行固定然后由震动机构对所述外壳内部安装的所述模胎底端震动进行天线反射面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严,同时能够防止顶盖在密封放置时产生偏移,操作方便,降低工人进行人工搬运所需要的成本,以及能够使模胎内放入的铝液中的气泡进行排出,同时增加铝液的紧密度,在进行静置后成型,使得天线反射面更加光滑的优点。滑的优点。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具体为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属于天线中重要的一种,卫星天线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
[0003]然而,现有的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在进行加工生产时,特别是液压成型加工模具生产出的天线反射面会出现粗糙,光滑面不光滑,有气泡孔的现象产生,同时因密封性不严而导致铝液流出,使得天线边缘还需做进一步处理,浪费大量的处理时间,以及人力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震动机构,所述外壳顶端内侧安装有模胎,所述模胎底端相接有所述震动机构,所述模胎顶端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漏斗,所述顶盖顶端支撑安装有锁紧机构;
[0006]通过所述外壳顶端的锁紧机构对所述顶盖进行固定然后由震动机构对所述外壳内部安装的所述模胎底端震动进行天线反射面加工成型。
[0007]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联轴器、丝杆、支撑盘以及支杆,所述第一电机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盘上,所述第一电机底端安装有所述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螺旋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支撑盘底端两侧安装有所述支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转筒、钢珠以及弹簧,所述第二电机顶端连接有所述转筒,所述转筒顶端均匀排列安装有所述钢珠,所述钢珠底端的所述转筒内部安装有所述弹簧。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底端呈球状与所述模胎呈平行,所述漏斗底端设置在所述顶盖底端与所述模胎形成的间隙里。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与所述顶盖呈滑动连接,所述支杆底端螺旋安装在所述外壳顶端,所述支杆底端螺旋安装在所述支撑盘底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转筒顶端内侧呈圆弧状并与所述模胎底端相切。
[0012]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中间安装有内旋轴承环,所述丝杆底端螺旋安装在所述内旋轴承环内。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通过锁紧机构的设置,对顶盖进行密封或抬升时,第一电机运行,在支撑盘内固定的联轴器的作用下,使得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后,通过顶盖内安装的内旋轴承环沿支杆进行同步上升或下降,密封性严,同时能够防止顶盖在密封放置时产生偏移,操作方便,降低工人进行人工搬运所需要的成本,实用性强。
[0015]通过震动机构的设置,在模胎内放置完铝液进行气泡排出,防止产品紧密度低时,第二电机启动使得转筒进行转动,转筒顶端的钢珠对模胎底端进行挤压,使得钢珠底端的弹簧受到压缩,弹簧反弹力给予钢珠,使得钢珠进行震动对模胎底端进行小幅度敲击,使得模胎内放入的铝液中的气泡进行排出,同时增加铝液的紧密度,在进行静置后成型,使得天线反射面更加光滑。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震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实施例中的弹簧缓冲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1、外壳;2、顶盖;3、漏斗;4、锁紧机构;401、第一电机;402、联轴器;403、丝杆;404、支撑盘;405、支杆;5、震动机构;501、第二电机;502、转筒;503、钢珠;504、弹簧;6、模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一并参阅图1

5,其中,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震动机构5,所述外壳1顶端内侧安装有模胎6,所述模胎6底端相接有所述震动机构5,所述模胎6顶端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漏斗3,所述顶盖2顶端支撑安装有锁紧机构4;
[0024]通过所述外壳1顶端的锁紧机构4对所述顶盖2进行固定然后由震动机构5对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的所述模胎6底端震动进行天线反射面加工成型,通过锁紧机构4将顶盖2密封压接在外壳1顶端内部安装的模胎6上,然后从漏斗3中倒入适量铝液后,再通过震动机构5对模胎6底端进行震动使得铝液进行轻微震荡排出滤液中残留的气泡,同时,使得铝液结合更加紧密,震荡一段时间后停止进行静置,静置成型后,在同构调节锁紧机构4将顶盖2进行抬升,露出天线后,进行取出,使得密封紧密,防止残留气泡对加工出的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使得产品质量更佳。
[0025]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01、联轴器402、丝杆403、支撑盘404以及支杆405,所述第一电机401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盘404上,所述第一电机401底端安装有所述联轴器402,所述联轴器402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丝杆403,所述丝杆403螺旋连接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支撑盘404底端两侧安装有所述支杆405,对顶盖2进行密封或抬升时,第一电机401运行,在支撑盘404内固定的联轴器402的作用下,使得丝杆403转动,丝杆403转动后,通过顶盖2内安装的内旋轴承环沿支杆405进行同步上升或下降,密封性严,同时能够防止顶盖2在密封放置时产生偏移,操作方便,降低工人进行人工搬运所需要的成本,实用性强。
[0026]所述震动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转筒502、钢珠503以及弹簧504,所述第二电机501顶端连接有所述转筒502,所述转筒502顶端均匀排列安装有所述钢珠503,所述钢珠503底端的所述转筒502内部安装有所述弹簧504,在模胎6内放置完铝液进行气泡排出,防止产品紧密度低时,第二电机501启动使得转筒502进行转动,转筒502顶端的钢珠503对模胎6底端进行挤压,使得钢珠503底端的弹簧504受到压缩,弹簧504反弹力给予钢珠503,使得钢珠503进行震动对模胎6底端进行小幅度敲击,使得模胎6内放入的铝液中的气泡进行排出,同时增加铝液的紧密度,在进行静置后成型,使得天线反射面更加光滑。
[0027]所述顶盖2底端呈球状与所述模胎6呈平行,所述漏斗3底端设置在所述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有震动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端内侧安装有模胎(6),所述模胎(6)底端相接有所述震动机构(5),所述模胎(6)顶端安装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漏斗(3),所述顶盖(2)顶端支撑安装有锁紧机构(4);通过所述外壳(1)顶端的锁紧机构(4)对所述顶盖(2)进行固定然后由震动机构(5)对所述外壳(1)内部安装的所述模胎(6)底端震动进行天线反射面加工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4)包括第一电机(401)、联轴器(402)、丝杆(403)、支撑盘(404)以及支杆(405),所述第一电机(401)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盘(404)上,所述第一电机(401)底端安装有所述联轴器(402),所述联轴器(402)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丝杆(403),所述丝杆(403)螺旋连接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支撑盘(404)底端两侧安装有所述支杆(4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线反射面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震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惠清李云策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瑞霖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