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96682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包括:S1,当浇注机到达浇注工位时,挡烟板缩回,其上的触发件带动风量调节板转动,使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减小,增大了罩体的通风量,此时,浇注机进行浇注工作,罩体进行浇注烟气的捕集;S2,当浇注工作完成后,挡烟板伸出,其上的触发件逐渐脱离风量调节板,风量调节板在重力作用下转成竖直状态,其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变大,罩体进行较小风量的冷却烟气捕集;同时,浇注机向下一浇注工位移动。经测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率均大于90%。通风量降低20~30%,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约20%,节能量可以降低20~30%,运行成本降低30~40%,运行能耗降低20~30%。低20~30%。低20~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浇注烟气捕集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世界铸件生产大国,我国铸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约50%,其中汽车铸件产量占全部铸件产量的28.5%左右。汽车铸件的浇注普遍采用自动化浇注机。在自动化浇注生产线中,自动浇注机沿轨道移动,到达待浇注砂型时,浇注作业开始,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气通过位于砂型另一侧的烟气捕集罩捕集。之后,浇注后的砂箱在冷却过程中,不断散发高温烟气,仍需通过烟气捕集罩捕集,并送至净化系统净化后达标排放。相对于浇注烟气,冷却烟气的气量较小,然而,现有烟气捕集罩的排风量是按照浇注时的最大通风量设计,且各个烟气捕集罩的通风量不可调节。因此,整个捕集装置的通风量较大,系统投资较高、运行能耗高、运行费用高。在绿色低碳大环境下,这些问题将是制约铸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通过捕集装置实现,所述捕集装置包括若干个对应于浇注工位设置的捕集罩单元,所述捕集罩单元包括罩体,设置在浇注工位一侧,具有靠近浇注工位设置的进口端和远离浇注工位设置的出口端;阻火板,设置在所述罩体的进口端;风量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阻火板的前侧,所述风量调节板与罩体铰接相连,具有位于铰连点上方的触发段和位于铰连点下方的挡风段;挡烟板,滑动设置在罩体顶部,具有位于浇注工位上方用于挡烟的第一位置和缩回至罩体上方便于浇注作业的第二位置,所述挡烟板上还设置有与风量调节板触发段相适配的触发件;所述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包括:S1,当浇注机到达浇注工位时,挡烟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上的触发件带动风量调节板转动,使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减小,增大了罩体的通风量,此时,浇注机进行浇注工作,罩体进行浇注烟气的捕集;S2,当浇注工作完成后,挡烟板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其上的触发件逐渐脱离风量调节板,风量调节板在重力作用下转成竖直状态,其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变大,罩体进行较小风量的冷却烟气捕集;同时,浇注机向下一浇注工位移动。
[0004]优选地,所述罩体的出口端均通过排风支管与排风主管相连,所述排风支管上均
设置有防火阀,所述排风主管则连通至净化处理系统。上述防火阀可以有效防止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和火星进入罩体造成的管道着火。
[0005]优选地,所述自动浇注线的浇注机设置在浇注工位另一侧的纵向轨道上。
[0006]优选地,所述阻火板为“之”字形或波浪形结构,阻火板与罩体之间为卡扣式连接结构。上述阻火板为模块化产品,可以实现批量生产,且易于安装更换。
[0007]优选地,所述风量调节板为触发段和挡风段具有夹角的折弯板,所述触发段向浇注工位一侧斜向上延伸,所述挡风段的高度小于阻火板的高度,触发段和挡风段的连接处与罩体的顶板铰接相连。通过挡烟板和风量调节板之间的触发机构,可以实现风量调节板挡风量的机械性调节,其结构巧妙、成本低、且安全可靠。
[0008]优选地,所述挡烟板与罩体顶板通过滑动导轨相连,且罩体顶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挡烟板的驱动机构,浇注工位附近设置有用于检测浇注机位置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中心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的控制输入端电连接。可以实现浇注机、挡烟板和风量调节板的自动控制,反应灵敏、安全可靠。
[0009]优选地,所述触发件为设置在挡烟板底部的凸板,所述凸板的下沿低于风量调节板触发段的上沿。
[0010]优选地,所述罩体和挡烟板之间设置有弹性密封件,避免烟尘从罩体和挡烟板之间的缝隙逃逸。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通过在捕集罩的罩体顶部设置可伸缩的挡烟板,既不影响浇注工作的正常进行,又可以优化砂型冷却烟气捕集的气流组织,从而在保证烟气捕集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设备通风量,进而降低设备投资、运行能耗等;其次,在捕集罩的罩体进口端设置能够与挡烟板进行机械联动的风量调节板,使风量调节板能够随着挡烟板的伸缩自动调节捕集罩罩体的进风口面积,进一步优化了在捕集浇注烟气和砂型冷却烟气时存在气量差异造成的设备通风量富余现象,上述机械联动结构安全可靠,非常适合于浇注现场的超高温环境;再次,在捕集罩罩体的进口端设置阻火板,能够有效防止浇注火焰或火花进入通风管道内造成的管道着火的问题;进一步地,在每个排风支管上均设置有防火阀,通过管道内温度的变化控制防火阀的启闭,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
[0012]经测算,本专利技术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率均大于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通风量降低20~30%,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约20%,节能量可以降低20~30%,运行成本降低30~40%,运行能耗降低20~30%,从而有效改善了车间内的职业卫生环境,具有较好的绿色低碳、环保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自动浇注线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14]图2是图1中的A

A剖面图。
[0015]图3是图2中挡烟板和风量调节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6]图4是图1中的B

B剖面图。
[0017]图5是图4中挡烟板和风量调节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8]图6是传统烟罩的烟气捕集模拟图。
[0019]图7是本专利技术烟罩的烟气捕集模拟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通过捕集装置实现,上述述捕集装置包括若干个对应于浇注工位设置的捕集罩单元1,且捕集罩单元1均位于浇注工位的同一侧。每个捕集罩单元1的出口端分别通过一排风支管2与排风主管3相连,排风主管3则与净化处理系统相连通,从而使进入捕集罩单元1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能够达标排放。浇注工位另一侧设置有纵向轨道4,纵向轨道4上滑动安装有自动浇注机5,自动浇注机5到达预设工位时,自动停止,完成浇注作业后向下一个工位转移。
[0022]如图2

5所示,上述每个捕集罩单元1均由罩体11、阻火板12、风量调节板13、挡烟板14等组成。罩体11位于浇注工位的侧上方,具有靠近浇注工位设置的进口端和远离浇注工位设置的出口端;阻火板12为模块化产品,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其阻火面选用“之”字形结构或波浪形结构,边缘采用卡扣与罩体11连接,安装更换方便快捷。优选地,在每个排风支管2上分别安装有一个280℃防火阀6,防火阀6根据管道内温度的变化自动启闭,有效防止浇注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和火星进入罩体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通过捕集装置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装置包括若干个对应于浇注工位设置的捕集罩单元,所述捕集罩单元包括罩体,设置在浇注工位一侧,具有靠近浇注工位设置的进口端和远离浇注工位设置的出口端;阻火板,设置在所述罩体的进口端;风量调节板,设置在所述阻火板的前侧,所述风量调节板与罩体铰接相连,具有位于铰连点上方的触发段和位于铰连点下方的挡风段;挡烟板,滑动设置在罩体顶部,具有位于浇注工位上方用于挡烟的第一位置和缩回至罩体上方便于浇注作业的第二位置,所述挡烟板上还设置有与风量调节板触发段相适配的触发件;所述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包括:S1,当浇注机到达浇注工位时,挡烟板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其上的触发件带动风量调节板转动,使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减小,增大了罩体的通风量,此时,浇注机进行浇注工作,罩体进行浇注烟气的捕集;S2,当浇注工作完成后,挡烟板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其上的触发件逐渐脱离风量调节板,风量调节板在重力作用下转成竖直状态,其挡风段与阻火板的叠置面积变大,罩体进行较小风量的冷却烟气捕集;同时,浇注机向下一浇注工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注线的浇注烟气和冷却烟气捕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出口端均通过排风支管与排风主管相连,所述排风支管上均设置有防火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高举苏见波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